APP下载

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观察和睡眠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2021-01-20强睿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致残率监护室重症

强睿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233000)

心力衰竭作为心血管重症疾病,若未能及时治疗会使延误心力衰竭患者抢救时机,知识患者死亡[1]。心力衰竭主要由心脏发生病变,致使心排出量急剧降低,丧失排血功能,致使器官瘀血和灌注不足等病症。有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睡眠质量越差,对患者身心损害较大,严重影响预后[2]。因此,对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同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重症监护室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实行整体护理操作及配合过程实行标准化护理程序取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标准化护理程序。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51.3±7.2)岁。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2.3±7.5)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年龄18~75岁;心力衰竭诊断明确,均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患者或主要家属知情同意,能够配合研究工作,依从性良好。

1.3 排除标准 年龄<18岁或者>75岁;合并急性外伤、感染、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因故需终止研究者。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时告知患者记录并发症情况、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手术注意事项等常规护理,向患者积极进行健康宣教,密切监测患者呼吸状况,指导患者临床用药[3]。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标准化护理程序。1)抢救护理。由于重症监护室患者大多具有病情变化迅速、病情重、起病急等特征,因此,医护人员需积极主动评估并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使患者更好的配合临床医师的各项检查及操作,密切监测患者皮肤颜色、精神、体温。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提前准备好抢救类药品及设备,实行心电监护,包括各项抢救护理操作。医护人员需熟悉有关抗心力衰竭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包含用量、用法、适应证等,适时清理患者口腔内异物,防止出现感染。2)心理护理。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期间始终保持语气温和,防止产生较大波动,由于患者本人对具体病情并不了解,易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心理,医护人员需及时对其实施心理疏导,消除其不安情绪,可适度给予焦躁者镇定剂,保持病房舒适,叮嘱患者家属多对其进行鼓励,使其进一步配合治疗,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3)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实行健康教育能强化患者对疾病类知识的认知,面对突发情况时,能较好的做出应对,医护人员需适当展开各项临床抢救操作。

1.5 观察指标 比较2组在重症监护室内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实行抢救期间院内反应时长、急救反应时长、致残率、死亡率、致死率、临床疗效等。其中,急救反应时长多指发生疾病后患者接受专业治疗的时长。院内反应时长为患者到达医院后,相关科室对患者实行进一不救治的时长。睡眠质量评定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分数0~21分,其中包含5个睡眠同伴评定问题和19个自我评定问题,即分数与患者睡眠情况成反比。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比较 观察组患者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比较

2.2 2组患者护理后院内反应及急救反应时长、致残率、死亡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致残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院内反应时长及急救反应时长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后院内反应及急救反应时长、致残率、死亡率比较

2.3 2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PSQ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PSQI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心力衰竭主要由心脏发生病变,致使心排出量急剧降低,丧失排血功能,致使器官瘀血和灌注不足等病症。针对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实行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于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对患者预后及生存具有巨大影响[4-5]。标准化护理程序主要使护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及规范化,促进整个抢救过程有序顺利进行,提高抢救成功率[6-8]。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护理前,观察组患者致残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院内反应时长及急救反应时长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QI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实行标准化程序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保证了临床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有效降低患者致残率及死亡率,并缩短了院内反应及急救反应时长,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心力衰竭患者在重症监护室病情观察期间强化了患者家属、病友对其心理上的正向激励作用,对其睡眠质量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9]。

综上所述,给予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以标准化护理程序,能降低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提高睡眠质量及护理质量,保证了患者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致残率监护室重症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重症监护室中合并肥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基于MIMIC-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