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龄枣树高接换优新技术

2021-01-20薛晓芳赵爱玲王永康任海燕李登科

果树资源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粗度枣园树体

薛晓芳,赵爱玲,王永康,任海燕,李登科,李 毅

(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果树种质创制和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 太原 030031)

枣树(ZiziphusjujubaMill.)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是我国第一大干果和重要的经济林树种[1~2]。枣树适栽区广,由于其适应性和抗逆性强而被称为“铁杆庄稼”,枣果富含多种一般营养成分和功能性营养成分,是传统的“药食同源”滋补佳品,深受人们青睐。枣树一直以来都是枣主产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生产中大多数枣园为粗放式经营模式,树形结构紊乱,品种老化退化,树势变弱,单产低,残次果率较高,果实品质差。另外,越来越多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的新品种被选育出来。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保证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亟待进行品种改良。重新建园栽植新品种耗时长、损失大、树体成形慢。高接换优是实现枣树良种化的有效途径,对枣园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高接重新培养树形,充分利用空间,迅速扩大树冠,通过摘心、拉枝固定等管理措施促进结果枝生长,可促使枣树早产,尽早恢复树冠和产量。

然而,传统的高接换优技术在大树上截干,当年直接在主干上嫁接,接口部位粗度与接穗粗度差异大,嫁接后接口愈合慢,嫁接新枝条后角度不易开张,枝量少,导致树冠成形慢,短期形不成产量,枝条易风折,管理复杂等[3~4],使高接换优技术未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为了克服传统改接换优技术的不足,经过多年的试验实践,本研究探索了一种可促进枣树快速成形、尽早恢复产量的成龄枣树高接换优新技术。

1 嫁接前准备

1.1 品种选择

高接换优选择品种应同时考虑以下几方面条件:一是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的优良品种;二是选择具有丰产、质优、抗性等优异特性的品种;三是根据市场需求及用途选择不同类型的品种。总体来说,土壤状况好、水肥供应充足、交通便利的枣园宜选择鲜食品种进行高接换优;反之,土壤贫瘠、水肥缺乏、交通不发达的枣园应优先选择制干品种;用于生态采摘观光的枣园需注重品种多样化,鲜食、制干、兼用、观赏等不同类型品种应进行合理搭配。

1.2 高接树的选择及肥水管理

应选择主干粗度为10~20 cm、树龄10~30年且生长发育正常的成龄枣树进行高接换优。截干当年需施足有机肥,常用的有机肥主要有农家肥(即厩肥)和生物有机肥[5-6]。一般采用穴施、沟施或撒施的方式进行[7-8]。施肥应在秋季且伴随着浇水进行,无浇水条件的地区需选择雨季施肥。嫁接前半个月要对高接树灌足水。

1.3 截干促发新枝

在萌芽期,将待高接换优的枣树从距地面1.5~2.0 m处进行截干处理,并在剪锯口处涂抹伤口愈合保护剂等药剂,当年不进行嫁接处理,促其萌发新枝。萌芽期要注意防治绿盲蝽、食芽象甲等虫害。枣头生长期,要进行选枝、定位、抹芽处理,即在整形带选留不同方位、不同高度、相互错落的枝条;将不在整形带或叠生的枝、芽及时抹除。选枝定位坚持适当多留的原则,一般留10~12个枣头枝。当年的夏季修剪工作主要是枣头摘心,新长出的枣头枝在其萌发8~10个二次枝时进行摘心处理,以保证枝条生长健壮。

1.4 接穗采集

接穗采集一般在枣树休眠期进行。最适宜时期为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应选择品种纯正、树体生长健壮、枝条充实、无病虫害的1年生枣头枝。选留粗度为0.5~1.0 cm的1年生枣头枝,剪成5~7 cm长的接穗,100 ℃左右的蜡液中蘸蜡处理1 s后,迅速捞出晾干。将蘸蜡后的接穗装入编织袋,置于冷凉处保存备用。

2 嫁接

2.1 嫁接时期

在山西省太谷地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此时高接树处于离皮展叶期,即可进行嫁接,嫁接时期可持续1个月左右。

2.2 嫁接方法

从第1年萌发的新枣头枝中选取方位合适、生长健壮的枝条,在距离枣头枝基部5 cm左右的光滑部位进行嫁接。可采用劈接法或插皮接法。

3 接后管理

3.1 嫁接当年

嫁接后接口立即涂抹伤口愈合剂再绑缚;之后每隔两周涂1次杀虫剂,防止食皮螟为害。8月初,及时去除嫁接绑缚条。生长季节,及时对嫁接树主干进行抹芽处理。嫁接后萌发的新枣头枝基部颜色变深、处于半木质化状态时,及时进行拉枝固定。枣头枝上的二次枝数量达6个以上时,即可进行枣头枝摘心,二次枝留7~8节摘心。以保证枣头枝和二次枝健壮生长,树体快速成形。嫁接后,从萌芽开始每隔半个月左右浇水1次,连续浇2~3次。另外,要注意防治绿盲蝽、食芽象甲等虫害。

3.2 嫁接第2年

树体上一年已基本成形,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嫁接后第2年应进一步扩大树冠,培养结果枝组。使上一年留下的枣头枝继续加长生长,盛花期再对其进行摘心处理,以使二次枝健壮、增强结果能力;及时抹除树体其他部位的芽与枣头枝。可结合防治病虫害喷施叶面肥或微肥[9]2~3次。

4 与传统高接技术对比

4.1 接口愈合状况

传统的高接换优方法对于干径4 cm以上的改接树,只能采用插皮接法,尖削度小,砧木和接穗接触面积小,且砧木较粗而接穗较细,嫁接时伤口大,易被甲口虫为害,接口愈合慢,多年也难以完全抱合,稳定性差,嫁接枝易被大风折断,接口劈裂,直接影响树冠和产量。本研究采用的新型高接换优方法,当年截干促发新枝,翌年采用劈接法嫁接于新萌发的枝条,缩小了接穗与嫁接枝条间的粗度差异,嫁接速度快,尖削度大,砧木与接穗接触面积大,亲和力较高,接口愈合快且好,并且由于枝条年龄小而使成活率大大较高。

4.2 枝条生长状况

传统高接换优方法可嫁接部位较少,嫁接后新生枝条较直立,不易开张角度,不易拉枝整形,为防风折、劈裂,嫁接当年枣头枝不宜过长,一般待其生长至4~5个二次枝时必须进行摘心处理。新型高接换优方法可嫁接部位较多,可在主枝或骨干枝新萌发的枣头枝上嫁接,接口稳固,枝条角度尤其是基角较开张,易于拉枝整形,嫁接当年枣头枝可留长度较长,一般为6~7个二次枝时进行摘心处理。由于枝量多,枝条生长均衡,可形成合理的主枝结构,快速恢复树冠。选择冷白玉和伏脆蜜2个枣品种,对比了传统高接方法与新方法在枝条数量、枝条长度、开张角度、二次枝数量、冠幅、树体生长量共6个指标方面的差异(表1),可看出,新型嫁接方法由于嫁接的枝条数量多,所以较传统嫁接方法嫁接后树体生长量大。

表1 两种不同方法嫁接当年枝条生长情况对比

4.3 嫁接后产量对比

传统高接换优方法嫁接后枣头枝生长不宜过长,不仅拉枝易造成二次伤害,结果量多负荷重时枝条也易被折断,当年几乎无产量,第2年延长枣头仍需控制长度,结果枝组较少,但有一定的产量。新型高接换优方法嫁接当年即有一定产量,嫁接第2年的结果枝均为2年生枝条,即可进入盛果期,可早日恢复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真正达到品种改良的目的。对比了冷白玉和伏脆蜜2个枣品种传统高接方法和新接法嫁接前4年的产量(表2),可看出,新型嫁接方法的早期丰产性好且产量恢复快。

表2 两种不同方法嫁接后产量对比/(kg/株)

5 小结

高接换优是实现枣树良种化的有效途径,对于枣园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当年截干促发新枝、第2年在新萌发枝条上进行嫁接的一种高接换优新技术,并从接口生长状况、枝条生长状况、早期产量等方面对比了传统高接方法与新型高接方法的差异,得出新高接换优技术具有接口愈合好、枝条生长量大、树冠成型快、产量高等方面的明显优势,为低产劣质枣园的成龄枣树改造提供了一种可高效利用的新技术。

猜你喜欢

粗度枣园树体
新梢粗度与葡萄生产的关系
基于TRU 系统对南山植物园川山茶根系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延安
葡萄定植当年冬季修剪技术
蓝莓栽培过程中的简易修剪方法
苹果发生冻害怎样补救
我总想起枣园巷(外一首)
澳洲坚果树体生物量的数学估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