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程落实革命文化教育途径研究

2021-01-18李素姣

红豆教育 2021年30期
关键词:途径

李素姣

【摘要】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和思想发育日趋成熟,是培养其责任意识和能力担当的重要时期。革命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其落实到高中语文课程具体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革命文化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影响革命文化的传承以及其对高中生的教育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闡述了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分析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教学革命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高中语文课程落实革命文化教育的具体途径,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理论参考,促进高中语文课程革命文化教育的落实。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革命文化教育;途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有助有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由此可见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而关于革命文化教育中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具体落实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创新,学生学习革命文化兴趣不高,教师对革命文化教育研究不够深入。本文对高中语文课程革命文化教育进行研究,旨在提升学生对革命文化学习的兴趣,增强革命文化教育的有效性。

一、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革命文化诞生于战争年代,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不畏艰险带领中国人民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见证,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铭记于心。在高中语文课程中落实革命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有利于引导高中生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在遇到问题时的精神抉择和在逆境中为了梦想坚持不懈的动力源泉,对人的行为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繁重的课业负担以及较大的升学压力,高中时期是学生人生中十分重要的时期,不仅对其未来发展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也有一定影响,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实现心中理想而不断努力。因此,对高中生进行革命文化教育对其坚定理想信念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有利于引导高中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塑造。高中阶段学生思维敏捷,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想法逐渐趋于成熟,但是同时又缺乏足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高中繁重的课业压力和升学压力很容易造成很多学生被不良思潮影响,价值观念产生偏移。革命文化教育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含有的大量红色故事、红色经典是真实形象的历史事迹,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这对高中生品德修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最后,有利于革命传统的传承。当代学生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从小物质生活富足,衣食无忧,造成不少学生对外界认知产生了偏差,甚至产生“何不食肉糜”的错误观念,很难设身处地想象革命先烈为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所作出的牺牲,对于艰苦岁月的历史经历缺少情感共鸣,对其进行革命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承担历史使命和责任。

二、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革命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存在一些不足,影响着革命文化教育的育人作用,主要由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情感指向不足,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高中语文课程中革命文化内容教学目的是为了将革命精神进行传承发扬,渗透到高中学生思想中,引导高中学生健康成长,思想及心理产生共鸣,实现育人作用。但是当前,高中语文课程中关于革命文化教学,教师自身对革命文化内容挖掘不够深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文章结构、写作特点以及主题思想的分析和讲解,而忽略了革命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其中涉及到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价值观引领有所欠缺。学生在接受革命文化教育时缺乏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人物特点的了解,对英雄的理解仅仅停留于表面,难以深刻感同身受。

(二)课外实践不足,实践形式单一

课外实践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在实践中学生体验感更加强烈,更容易产生浸入感。当前高中革命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以参观当地博物馆、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等为主,但是在不少学校周围并没有这些革命文化资源,学校组织学生到这些红色革命基地参观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不少学校鲜少组织此类活动。另外,虽然学校日常有相关活动安排,但是由于高中课程的压力,这些活动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很少真正开展,学生总体课外实践不足,革命文化教育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高中语文课程落实革命文化教育的具体途径

高中语文课程中含有大量革命文化内容,在教学时,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充分挖掘,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重视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并结合课外实践,提升革命文化教育的育人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革命文化相关文本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含有丰富的革命文化,教师需要意识到革命文化教学对学生的育人作用,从育人角度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挖掘。例如,在“领袖毛泽东”这一主题教学时,语文教材中关于毛泽东的文章有《沁园春.长沙》《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等。在这些文章中,不能简单地强调背诵和默写,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中蕴含的不怕困难、坚持奋斗的革命精神以及毛泽东积极乐观的人格,从而对毛泽东这一领袖人物有更为全面的认知,感受其革命情怀。毛泽东文章大多与战争有关,虽然在艰难的战争岁月,文章生动再现了革命年代峥嵘岁月,学生们在进行文章学习时需要将其置于到时代背景下来分析了解,学习领袖毛泽东在战争年代的豪迈气概,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进行《长征胜利万岁》这一节课程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出示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书法作品,一同欣赏书法作品,并齐声朗读这首诗。这首诗创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红军战士们历经艰险,胜利在望,毛泽东心潮澎湃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由此引出接下来要讲的课程--《长征胜利万岁》,这篇文章中讲述的是长征最终取得胜利的情景。通过对教材革命文化相关文本的深入挖掘,梳理不同革命文化文章诗歌之间存在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架构,对革命历史有更为清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展开《长征胜利万岁》的具体讲述,引导学生了解长征的根本目的、长征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最终取得胜利的喜悦之情,体会红军不畏艰险、不言放弃的革命精神。除此之外,在高中选修课本中也有大量含有革命文化的文章,并且与必修教材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对选修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进行必修教材的教学时可以将二者统一起来,增强革命文化教育的效果。

(二)课中优化革命文化教学模式

革命文化教学模式的优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一方面,革命诗词教学的优化。革命年代涌现出了大量的英雄人物,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经典的作品。但是当前高中生对于这类诗歌作品理解不够深入,更多的是对英雄的崇拜,对其中的革命精神内涵理解较为浅显,因此需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引导学生对革命诗词作品中的革命精神有正确深入的理解。例如,在进行《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教学时,教学可以让学生们先对这首词进行整体分析,在学习之前,利用课下时间查阅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毛泽东生平事迹等,在对这些内容了解的基础上在进行整篇诗词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站着历史角度来理解这首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并组织学生饱含深情地进行诗词诵读,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对这首词进行阐释,结合实际生活,谈一谈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引发学生对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视片段、图片等,这些影视资料及照片能够真实还原历史,虽然涉及到血腥与恐怖,但是真实的历史更能够带给学生震撼,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使学生对革命年代的事迹有更为生动形象的认知,明白战争的残酷,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对革命文化有更為深入的理解,将学生带入历史背景中,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意境,随着影视资料的播放、真实照片的呈现,学生内心的愤怒、愤慨等一系列情感也被激发出来,学生思想与情感受到直接影响,从而达到育人作用,提升教学效果。

(三)重视革命文化教育课外实践活动

革命文化教育不仅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教育,同时还需要通过课外实践来进行升华。革命文化教育课文实践活动可以从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举办革命文化主题活动,进行课堂教学延伸。在关于革命文化的教学结束后,可以举办诗歌朗诵大赛、“我心目中的英雄”演讲比赛等活动来进行课堂教学的延伸,既深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情感得到升华;其次,深入红色革命基地,进行实地教育。在我国各个地区都有大量的革命文化遗址、革命基地等,在进行完革命文化相关教学活动后,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到革命基地,通过实地参观,切实加强学生对革命精神的理解;最后,将革命文化融入校园建设,构建良好学习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挖掘教材中革命文化及革命精神,进行革命文化建设,例如,在建党节、国庆节来临之际,悬挂相关标语条幅,增强教育效果。日常宣传栏开辟革命文化专栏,进行文章更新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接受革命文化教育。

结语

综上所述,革命文化教育对高中学生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革命文化相关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教材,通过挖掘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增强课外实践,将革命文化教育真正落实到语文课程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陈尔杰.语文学科推进新时代革命传统教育浅谈——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为例[J].语文建设,2021(17):55-58+75.

[2]袁林涛.浅议语文教学中的革命史观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J].天津教育,2020(23):124-126.

[3]林志芳,潘庆玉.中小学语文课程中革命文化教育的价值澄清与实践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5):99-105.

猜你喜欢

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提高初一学生有理数运算能力的途径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几个途径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素养形成的主要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树的谱矩研究
解决圆锥曲线中存在、探索性问题的途径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