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脑萎缩伴随精神障碍患者的颅脑CT检查影像学分析

2021-01-18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市重症疾病体外生命支持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肝胆疾病研究所天津30017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24期
关键词:脑萎缩精神障碍脑室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市重症疾病体外生命支持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肝胆疾病研究所 (天津 300170)

内容提要:目的:讨论颅脑CT检查老年脑萎缩伴随精神障碍疾病的价值意义。方法:将本院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老年脑萎缩患者103例当作观察对象,将伴有精神障碍患者46例当作研究组,将未伴有精神障碍患者57例当作对照组;两组均行颅脑CT检查,比较两组影像学征象特征。结果:对照组的脑白质CT值、脑沟宽度、侧裂池宽度、侧脑室宽度等线性测量影像学指标均值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脑室扩张与颅内脑梗死病灶及脑白质脱髓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脑萎缩合并精神障碍的46例患者中,有65.22%脑皮质型脑萎缩、28.26%脑白质型脑萎缩、32.61%局部脑萎缩、13.04%小脑与脑干萎缩,一侧大脑半球萎缩47.83%。结论:颅脑CT检查能够明确辨别出老年脑萎缩患者并发随精神障碍疾病的危险因素,能够为临床方案治疗与预后评估提供价值依据。

脑萎缩是指脑组织体积较正常缩小,与衰老或脑部创伤、感染等原因有关,疾病治愈率低,通常以控制原发病与疾病发展的治疗原则为主。尤其是体质较差的老年患者,受多病共存与多重用药等危险因素影响,易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等病症,生活质量与治疗难度有直接影响。为尽早诊断脑萎缩伴精神障碍病症,确保治疗方案针对性与有效性,通常采用头颅CT检查方式确诊。在头颅CT检查中,通过观察侧裂池宽度与脑沟宽度指标水平,能够直观了解疾病发展程度,是老年脑萎缩患者的福音。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老年脑萎缩患者103例当作观察对象,患者均符合脑萎缩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合并终末期疾病、预后生存时间不足3个月、临床资料不全者。将伴有精神障碍患者46例当作研究组;其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8.3±4.2)岁。将未伴有精神障碍患者57例当作对照组;其中男性27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69.3±4.6)岁。两组基线资料相匹配,P>0.05,可比。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头颅CT平扫检查,将螺旋CT机设置成听眦线扫描基线,设置120kv自动管电流的参数管电压,5~8mm层厚与重建层间距,从颅底扫描至颅顶,采取目测法与线性测量法综合诊断。

1.3 观察标准

测量脑白质CT值、脑沟宽度、侧裂池宽度、侧脑室宽度等线性测量影像学指标,取三次测量均值。由两名有经验的医师用双盲法进行阅片分析,观察是否出现脑室扩张与颅内脑梗死病灶及脑白质脱髓鞘情况。脑白质 CT 值测量时,应注意避开陈旧性病变部位,如钙化灶与脑池等。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计量、计数资料方面,分别用(±s)、%表示,分别用t、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线性测量结果

对照组的脑白质CT值、脑沟宽度、侧裂池宽度、侧脑室宽度等线性测量影像学指标均值优于研究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线性测量结果比对(±s)

表1.线性测量结果比对(±s)

指标 对照组 研究组 t P脑白质CT值(Hu) 34.33±3.25 29.74±2.52 16.352 0.000脑沟宽度(mm) 6.33±2.07 8.38±1.58 18.924 0.000侧裂池宽度(mm) 21.36±3.28 24.62±3.85 16.395 0.000侧脑室宽度(mm) 15.33±2.36 17.62±3.41 17.264 0.000

2.2 双盲法分析结果

研究组脑室扩张与颅内脑梗死病灶及脑白质脱髓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双盲法分析结果比对[n(%)]

2.3 CT表现

脑萎缩类型分为广泛型与局限型,从广泛型入手分析,脑萎缩合并精神障碍的46例患者中,有30例脑皮质型脑萎缩,占比65.22%,有脑沟可见增宽或呈囊状增宽、第三脑室可见、脑室明显扩大、脑裂可见增宽等CT表现;有13例脑白质型脑萎缩,占比28.26%,有脑沟脑池增宽或加深、脑室明显扩大等CT表现。

从局限型入手分析,其中局部脑萎缩15例,占比32.61%,有局部脑沟与脑池明显增大的CT表现;小脑与脑干萎缩6例,占比13.04%,有小脑沟、四脑室桥小脑角池、桥脑前池等明显增大的CT表现;一侧大脑半球萎缩22例,占比47.83%,有一侧脑沟、脑池、脑室显著扩张,以及中线向并侧位移等CT表现。

3.讨论

身体器官功能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退化,尤其是脑血管出现缺血缺氧的濡养缺失症状时,脑细胞数目与脑组织体积会逐渐减少,动脉硬化严重程度随之加剧[1]。临床大部分的脑萎缩患者都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精神障碍症状体现在记忆力与思维能力、智力机能下降等方面随着病程延长精神与行为异常表现更加明显,生活质量直线下降。老年性痴呆患者都有大脑皮质萎缩的症状,尤其是超过50岁的患者,大脑皮质萎缩病程甚至会超过十余年;对此,应当早期接受有效诊疗,以改善预后质量,降低风险系数[2]。

临床诊断老年脑萎缩伴精神意识障碍的方法多样,其中头颅CT平扫是常用检查手段,通过观察侧脑室与脑沟等影像学指标的异常变化,能够直观了解颅内病变情况[3]。头颅CT能够直观了解颅脑各横断面解剖关系与脑组织结构等,直观清晰的展示病灶位置、形状、大小等生理病变情况。头颅CT的优势明显,凭借检查便捷、无创与准确度高等特征优势实现了临床广泛运用[4]。大部分脑萎缩伴有精神障碍患者,都有脑白质脱髓鞘的表现,CT下可见脑室及半卵圆中心的脑白质密度降低表现,而脱髓鞘症状用磁共振检查更敏感[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脑萎缩伴有精神障碍老年患者的脑池与脑沟扩张幅度更大,脑白质CT值更低。研究组患者脑白质脱髓鞘与脑梗死的合并率更高,合并症也会促使脑白质CT值降低;对此,不能单将脑白质CT值作为是否合并精神障碍的决定性指标[6]。随着病程延长,精神障碍症状表现越发明显,动脉粥样硬化继发脑梗死的风险系数越高,对此可见研究组合并脑梗死的发生率更高。同时脑梗死发生部位不同,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也存在差异。部分脑萎缩病变能够扩张脑室系统,对此可见研究组脑室扩张率更高[7]。但脑室扩张也与其他危险因素影响有关,通常属于继发性症状,不能排除其他因素导致的精神障碍作用,故不能作为精神障碍的敏感性指标。研究组合并脑白质脱髓鞘的发生率更高,可见脑白质异常变化,能够引起显著的精神状态改变[8]。

影响颅脑CT检查结果准确度的因素较多,首先在检查前应当充分了解患者病史等基本资料,加强风险因素评估,有效排除其他因素导致的精神障碍症状表现。其次影像学医师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操作水平与阅片能力,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灵活设置检查参数,排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影像学征象清晰显示的影响。最后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等贯穿检查全程,提高患者认知度与配合度,减少不良情绪引起的基础疾病,从而影响影像学检查结果[9]。虽然脑室系统扩张与脑白质退行性病变等不能作为脑萎缩合并精神障碍的决定性指标,但与脑萎缩疾病有着一定的关系,还需综合各种指标异常变化精确诊断疾病类型,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与预后质量评估提供价值依据。除此之外,脑萎缩合并精神障碍在年龄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超过70岁的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的几率更高,与器官生理功能渐行性退化有直接关系,也是不良生活习惯所导致的,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当下人口渐趋老龄化,应当加强健康生活方式重要性与定期体检等医疗知识的普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切实降低中老年人发生动脉硬化等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随着颅脑CT技术水平的提升,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逐步提高,但脑萎缩合并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类型多样,为进一步确诊,还需结合磁共振等临床影像学技术,以降低误诊率与漏诊率,实现医疗资源优化与高效利用[10]。

综上所述,脑萎缩患者多存在脑白质脱髓鞘与脑梗死等症状表现,提高了发生精神障碍的风险几率,接受颅脑CT检查,能够及时确定合并精神障碍的危险程度。但颅脑CT检查方法临床应用的局限性不能忽视,如影像学征象笼统描述等问题;对此,还需展开脑萎缩部位与范围等病理的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脑萎缩精神障碍脑室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如何预防脑萎缩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脑萎缩会变老年痴呆吗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脑萎缩预示老年性痴呆吗?
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策略分析
孤立性第四脑室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