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镇压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2021-01-18张荣亭麻常妍马建海刘佳

农业与技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墒情冬小麦秸秆

张荣亭麻常妍马建海刘佳

(1.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316;2.山东省龙口市兰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龙口 265709;3.潍坊悍马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1000;4.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100)

山东地区的粮食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轮作为主要模式,长期进行玉米秸秆还田,在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也使土壤表层比较疏松。很多农户秸秆还田后常年采用旋耕整地作业,致使土地耕层变浅,旋耕土层悬而不实,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大幅下降,又因水资源短缺,导致整个小麦生育期干旱频发,小麦根系下扎困难,后期早衰情况严重[1]。传统耕作方式在秸秆还田后,进行深翻或旋耕整地施肥后,进行小麦播种,播种后镇压1次,播种前不镇压。有研究表明,播前镇压有助于小麦增产,其增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播前镇压提高了土壤的紧实度,增多了土壤表层的水分,避免了土壤下沉,尤其在黏重的土壤上进行播前镇压,更有压碎土、有利保墒、有利出苗的作用[2]。另外,播后镇压也可以使土壤紧实,减少水分蒸发,保水提墒,有利于实现苗全苗壮[3]。

项目组认为,传统播种模式主要存在3个弊病:土壤表层大空隙较多,播前不镇压,播种后小麦种子与土壤不能充分接触,影响水分养分吸收,不利于种子发芽;土壤过于疏松,不利于把握播种深度,播种过深,出苗过程消耗养分过多,容易形成深度弱苗,致使小麦抗旱、抗寒能力降低;种子播在过松的土壤表层,镇压或浇水后,因土壤表层下沉,种子在土壤中流动,造成种子分布不均匀,出苗后,出现“疙瘩苗”、缺苗断垄现象。俗话说“小麦七分种三分管”,传统方式因播种质量不好,严重影响了小麦增产增收。

为通过简便易行的镇压方式提高小麦播种质量、减少小麦冻害、避免麦田春旱,项目组在济南市章丘区进行了不同镇压方式小麦产量影响的试验,旨在找到适合冬小麦生产的最佳的镇压时期和镇压次数,为冬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济麦23”,10月10日播种,基本苗15万株·667m-2左右。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8—2019年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刁镇办事处小辛村进行,试验地小麦产量水平在550kg·667m-2以上的高肥水地块,总面积7337m2。玉米秸秆还田后,旋耕2遍,施纯氮20kg·667m-2,P2O57kg·667m-2,K2O8kg·667m-2。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分2次浇水。

1.3 试验处理

1.3.1 试验设计

确定4种镇压组合模式处理:处理1,播后加冬季2次镇压模式;处理2,播后加春季2次镇压模式;处理3,播前加播后加冬季3次镇压模式;处理4,播前加播后加春季3次镇压模式。每个处理模式设置3个重复。

1.3.2 小区设置

采用完全随机组合设置,4个处理水平,3次重复,设置12个小区,每小区面积480.24m2,每小区种植2畦,畦宽3m、长80m,小区随机排列。

1.3.3 镇压工具选择

1.3.3.1 播前播后2次镇压

采用潍坊悍马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的HM-220型二次镇压播种机,2次镇压、播种一次性完成。

1.3.3.2 播后1次镇压

采用山东菏泽郓城工力农机公司生产的BMYF系列免耕播种施肥一体机,播种播后镇压一次性完成。

1.3.3.3 春季、冬季单次镇压

用国产镇压滚轮,配备12马力拖拉机动力牵引,分别进行冬季、春季单次镇压。

1.3.4 镇压时期

播前、播后镇压在10月10日冬小麦播种时进行;冬前镇压在12月2日,冬小麦达到3叶1心、土壤上冻前进行;春季镇压在土壤化冻后、小麦返青前后进行。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1 测定相关数据

小麦成熟期,对每个小区随机选取3点取样,脱粒称重,测水分,求产量平均值,再按国标水分含量13%折算小麦产量。

表1 试验小区3点取样产量调查数据

表2 不同处理各重复产量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经过对4种处理3个重复的产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得到表3。

表3 5%显著水平下不同镇压方式对产量影响的显著性分析

图1 不同镇压方式对产量影响方差分析

通过表3及图1可以看出,在5%显著水平下,S3处理(播前加播后加冬季3次镇压)产量最高,与S4处理差异显著,与S2、S1处理差异极显著;S4与S2、S1差异显著;S2与S1差异不显著。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播前、播后2次镇压播种的前提下,再进行冬前第3次镇压,小麦产量最高;2次镇压播种前提下,在春季返青期进行第3次镇压,也有利于产量提高;与播后加冬前2次镇压处理的小麦产量相比较,播前、播后2次镇压配合冬前第3次镇压处理的小麦增产25.36%;播前、播后2次镇压配合春季第3次镇压的小麦产量比只进行播后和春季2次镇压的产量增产7.31%;这说明增加镇压处理增产较为显著,尤其在播后加冬季2次镇压的条件下,增设播前镇压,产量有较大幅度提高。

3 讨论

本试验经过采集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镇压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极为明显,但不同镇压模式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同;采用播前播后2次镇压播种,小麦增产效果显著。据李笃仁等人的研究表明,播前镇压可以紧实土壤,冬季不透风,避免冻苗死苗,由此可以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4];另据党红凯等人研究报道,小麦播后镇压也有显著紧实土壤和保墒的作用[5]。2018—2020年,项目组进行了3a的2次镇压播种技术试验示范,经专家测产,采用播前播后2次镇压播种技术,分别比传统播种技术增产15.47%、13.10%、16.87%;其中,2020年5月27日在济南市章丘区200100m2试验示范田测产,试验品种为“济麦22”,平均产量为742.34kg·667m-2。经试验表明,小麦2次镇压播种技术可在黄淮海冬麦区大面积推广。在2次镇压播种前提下,在冬小麦越冬前进行镇压,可培育壮苗、防治麦苗徒长,可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冬前镇压比春季镇压提高产量显著。在小麦返青期前,进行小麦春季镇压,可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墒情,同时也能增强麦田抗冻性。综上所述,在黄淮海冬麦区秸秆还田条件下,采用小麦2次镇压播种,再配合冬前、春季镇压,可有效增加小麦抗逆性,提高产量。由于镇压效果与小麦群体、土壤墒情、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苗情、墒情、气候条件等情况采取相应的镇压措施;另外,本试验仅对小麦产量做了方差分析,对基本苗、最高总茎数、667m2穗数、千粒重等其它指标未作调查分析,尚缺乏镇压技术对冬小麦增产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墒情冬小麦秸秆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甘肃冬小麦田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冬小麦和春小麦
开封市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建设研究
额尔古纳市2013年春季土壤墒情分析
冬小麦——新冬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