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兰溪南北洋河道运行调度与管理刍议

2021-01-17

山西水利 2021年12期
关键词:延寿兰溪水闸

张 伟

(莆田市木兰溪水利管理处,福建 莆田 351111)

1 工程概况

1.1 木兰溪流域

木兰溪发源于泉州市德化县戴云山脉余支的笔架山,经泉州市永春县和莆田市仙游县汇聚360多条溪涧,自西向东横贯莆田市城区中部,最终由三江口流入兴化湾,全长168km。木兰陂(拦河蓄水建筑物)建于北宋时期,为福建省唯一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具有向内拦河蓄水,向外排水、挡潮的综合功能,上游为河道型水库,经南北节制闸引淡水进南北洋河道。木兰陂至三江口为感潮河段,长25.8km,控制流域面积1224km2。木兰溪干流贯穿兴化平原,把兴化平原分成南、北两部,南面称南洋,面积为165km2,北面称北洋,面积为260km2,俗称南北洋,总面积约425km2。

1.2 南北洋平原河系分布

北洋平原内有木兰溪的最大支流延寿溪流入,在延寿溪中游建有东圳水库,平原内河网纵横交错,水系发达,区内来水由沟渠汇集后,通过沿溪涵闸排入木兰陂下游或直接入海,河沟总长约654km,水域面积约15.6 km2。北洋平原主要河道有北渠、下磨溪、延寿溪、企溪、后卓溪、溪口河、梧梓河、塘头河等;南洋平原主要河道,有南渠(渠桥河)、东郊河及和平河等。

1.2.1 北洋平原水系

(1)北渠原为人工灌溉、排水渠道,现为灌溉和城区行洪渠道。北渠自木兰陂北渠进水闸入口开始,最终经张镇水闸排入木兰陂下游,全长6.4km,流域面积为30.2km2,河道比降为12.6‰。北渠河道中上游的现状河道宽度仍较大,下游流经城区的河段缩窄比较严重。

(2)下磨溪起源于城区西北郊的石官山,自西北向东贯穿城区,进入北洋水网,最终在荔浦村与延寿溪汇合。下磨溪流域面积为7.8km2,河道长度为5.2km,河道比降为25.9‰。下磨溪流域地形为西北高、东南低,上游段为丘陵,下游为城区和平原农田。

(3)延寿溪及支流企溪。延寿溪是木兰溪最大支流,发源于仙游县东北部钟山镇新莲村的莲花山,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经仙游县,最后经南箕水闸和涵坝水闸排入木兰陂下游,流域面积386km2,河长51km,河道比降9.4‰。延寿溪上游为山区,中游建有一座大型水库(东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21km2;下游为城区和农田,在延寿古桥处分为两支,一支为延寿溪,另一支为企溪。

延寿溪为规划的城区内河,主要承接区间来水,流经荔城区畅林、南郊、东郊和荔浦等村后,经张镇水闸和南箕水闸排入木兰陂下游。延寿溪整治工程按规划宽,按不小于30m控制,河宽大于或等于30m的河段保持现有河道宽度。

企溪为规划的东圳水库泄洪主要通道,从延寿村分流口开始,流经企溪村、大坝村,最后在陈桥村经涵坝水闸排入木兰陂下游。企溪整治工程的规划宽度,按不小于60m控制,河宽大于或等于60m的河段保持现有河道宽度。

(4)后卓溪发源于西天尾镇的象峰村,由北向南流经后卓村,最终在郊下汇入延寿溪。后卓溪流域面积31.1km2,河道总长11.2km,河道平均坡降26.9‰。后卓溪整治工程位于后卓溪下游,自后卓溪与延寿溪汇合口起,总长3.2km,整治河宽按30~40m控制。

(5)溪口河发源于涵江区西天尾镇的林山,从北向南由梧塘镇沁后村流经漏头村、溪游村至白塘镇安仁村,从安仁桥横穿福厦路到达新港与梧梓河汇合,汇合后通过红旗闸流入涵江港,排入木兰陂下游。溪口河流域面积为40.8km2,河道长度为15.3km,河道比降为16.6‰。溪口河整治工程按规划宽度按不小于50m控制,河宽大于或等于50m的河段保持现有宽度。

(6)梧梓河承接国欢镇、梧塘镇及涵江城区部分涝水,由梧梓村从北向南流经霞楼村、新丰村、都邠村、新港村,汇入溪口河。梧梓河流域面积20.9km2,河道总长11.1km,河道平均坡降1.0‰。梧梓河整治工程,按规划宽度按不小于50m控制,河宽大于或等于50m的河段保持现有宽度。

(7)塘头河源自戴云山之支脉囊山,从东珠进入北洋,经田厝水闸排入涵江港。塘头河流域面积30.1km2,河道总长9.4km,河道平均坡降2.6‰。塘头河整治工程的规划宽度,按不小于50m控制,河宽大于或等于50m的河段保持现有宽度。

1.2.2 南洋平原水系

(1)南渠自木兰陂南渠进水闸入口开始,从西向东流经木兰村、铁岭村,最终由港利水闸排入木兰陂下游。南渠流域面积34.9km2,河道总长9.8km,河道平均坡降0.2‰。

(2)东郊河发源于壶公山,在大坂处分汊成两条河流,于沟尾村又汇合成一条河道,流经2450m后,在东郊村下宋又分汊成两条河道(东郊河和洋埕河),其中东郊河流向桥兜、江东水闸,洋埕河流向洋埕水闸。东郊河总流域面积45.4km2(下宋分流口以上为27.1km2),河道总长17.5km,河道比降8.9‰。

(3)和平河承接北埔、顶社、坝津、西徐、沙堤、风山、和平、井后、等自然村区间涝水,从南向北转经遮浪、东山水闸排入木兰陂下游。和平河总集雨面积67.5km2,河道全长14.2km,平均河道比降为0.2‰。

2 河道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河道淤积严重

木兰溪属山地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流程短。上下游河床差别大,上游水流急,造成水土流失,下游河道地势平坦,且河道两岸居户密集,周边建筑垃圾和生活废弃物直接倒入河道,导致河床被逐步抬高、河道缩窄变浅,造成水流不畅,洪水漫滩,河床淤积行洪受阻。

2.2 河网水面面积减少

近年来,城镇化的建设迅猛,各类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大型企业等的规划落户,使动迁区内的河道、湿地、水田被大面积填占,或以涵管代替;同时未规划新河道或新开河道面积不足,对自然河网水系造成破坏,降低了河道蓄排水能力;大量的涉河工程,侵占水域,缩窄河床,部分施工围堰及桥梁施工后,围堰拆除不彻底,在河底形成屏障,降低了排洪的流量、流速,削弱了河道泄洪能力。

2.3 管理上的不及时不到位

因为河道流经范围长、面积广,涉及利益复杂,常常出现流域部门多主体共存,且责任范围、职能交叉,各部门相互之间不能很好地协调配合,遇到问题推诿扯皮,涉及利益交叉管理,严重影响正常河道运行管理。

3 措施与建议

河道运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需要各部门充分认识到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规划、技术和管理三者相结合,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3.1 疏浚河道

通过统筹规划,拓宽、清淤、疏浚河道等工程措施,实现河湖水系互通,有效恢复蓄水量,增强水体流动性和纳污能力,改善南北洋河道的生态功能。南洋片需疏浚的河道主要有:锦墩河(连接南渠)、沟口河(连接南渠、洋埕河和东郊河)、东郊河下游福泉高速公路和福厦铁路至和平河连接通道及东山河的卡口河段。北洋片主要有长丰河(连接玉湖、延寿溪、东阳湖和企溪),陈桥河(连接企溪与白塘湖),城涵河(连接企溪与溪口河),梧梓河、宫口河和塘头河的卡口河段等。

3.2 依法管理、规范审批

要实现人与河流的和谐发展,就必须依靠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多利用互联网、报纸和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水法》《防洪法》等河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对河道的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

河道涉河工程的审批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涉河项目建设直接涉及河势稳定、上游排洪、下游灌溉及防洪安全等,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除审批程序合法外,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加强监管,施工单位应当在服从防洪,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编制工程度汛方案,上报有指挥调度权的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备案,并接受其监督。充分利用河湖长制平台,积极建立联合河长制,通过联合巡河,强化交界河段长效管理等措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河道运行安全。

3.3 加快信息化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河道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要实现河流精细化管理,必须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三防和水资源的实时监控,优化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手段,建设智能监控调度平台;实现水情可读、场景可视、水量可测、设施可遥控、环境可监控,实现安全分析、洪水预报、调度方案优化等的实时化、自动化。以信息化的手段,解决人员紧缺、系统功能分散、基础信息系统部分缺失和管理模式不足等问题。

4 提高运行效率科学调度

4.1 区域洪水成因

木兰溪干流总长105km,上游山区丘陵最高海拔在1267m,下游南北洋平原海拔只有6~7m,这个河流突出的特点是流程短、落差大,一有台风暴雨,洪水就会迅速汇集到仙游的东西乡平原,形成洪峰,洪峰到木兰陂仅需6h,如果碰到天文大潮,海水沿溪上溯,再加上强降雨带来的区间涝水,就形成了洪、涝、潮碰头,在这种情况下,洪水就难以下泄,在两岸形成漫溢,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

南北洋平原地势比较平坦,区间集雨面积697km2(其中南洋165km2,北洋532km2),本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海洋气团影响,年平均降雨量900~1800mm,降雨时段分布不均,4~9月的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0%,主要是梅雨和台风雨,梅雨4~6月下旬结束,台风雨都在7~9月,时间短、雨量集中、强度大,台风登陆时风力可达10~11级,最大达12级以上。木兰溪下游为感潮河道,潮流属正规半日潮,呈往复流形式,每个潮周期为12.4h,其中涨潮时间为5.9h,平均流速0.58m/s,退潮时间为6.5h,平均流速为0.68m/s,每年4~6月,潮水位较低,不影响水闸启闭,防洪排涝比较顺利。但农历7~9月间,多因台风暴雨天,上游来水量大,还受东圳水库、石盘水库、外度引水渠等泄洪制约,防洪决策和调度更为困难。排洪往往要受海水顶托,常常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4.2 全方位掌握水情科学调度

木兰溪上游水位、水库泄洪量、片区流域雨量及木兰陂下游的感潮段潮水位等水情,都直接影响河道水位。水闸的科学调度与运行,是解决洪涝灾害的关键环节。

(1)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通信联络,密切关注水情、雨情、风情、潮情的变化,收集各项水文信息,气象等数据,综合分析预报情况,做好洪水分析预报工作,及时上报相关信息,服从上级防汛总调度。根据预测的来水量及潮汐水位,提前开启沿溪水闸泄水,腾空河道库容,做到未涝先排。

(2)木兰陂以下为南北洋,沟渠纵横,河网密布。南洋河网,河道长199.8km,进水口设流量11.0m3/s,河道蓄水1700万m3;北洋河网沟道长109.7km,进水口设计流量5.5m3/s,沟道蓄水1400万m3。针对南北洋平原易涝、易旱的特点,在枯水期雨量偏少时,要关好水闸、涵闸,做好抗旱蓄水保水工作。关闭木兰陂28孔溢流堰闸,蓄高水位,科学调控木兰陂南北进水闸,对南北洋河道进行水量补充,尽可能确保工农业生产用水及水质更换需要,为农业丰收和生态提供保障。

(3)根据木兰溪地形地貌,河流总体流向由西向东,水位西高东低的特点,排涝时要先从上游水闸开闸排水,挡潮时要从下游水闸闭闸挡水。在启闭过程中,要细心观测外江潮位,当潮水位高于内河水位时,要及时关闭水闸,待潮水位退至低于内河水位时再开闸泄水,严防潮水倒灌造成农田盐碱化。

若遇台风、暴雨、天文大潮等灾害性天气,提前关闭木兰陂南、北进水闸,开启木兰陂28孔溢流堰闸及沿堤水闸,排空木兰陂和南北洋平原积水,使洪水归槽;空库迎接灾害性天气,避免形成洪、涝、潮碰头,减轻南北洋平原洪峰流量,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猜你喜欢

延寿兰溪水闸
装备延寿整修区域化联合保障模式研究
畅游“水乡古镇”
湖南省水闸工程维修养护等级划分分析
浅析现代化技术在水闸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研究
身残承载情无限——记延寿镇永安村会计、村医景玉珠同志
兰溪模式 从“云里雾里”到“胸有成竹”
有关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设计的探讨
新时代的治水实践——福建莆田木兰溪建造“生命共同体”
“国际空间站”延寿2024,还有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