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广东省顺德区河湖治理现状及举措

2021-01-16

水利技术监督 2021年11期
关键词:顺德区河湖管网

石 然

(佛山市顺德区水利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300)

1 顺德区河湖治理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珠江三角洲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受到极大挑战,工业化发展,使入河湖污染物显著增加,城市化推进,缩窄原有水网河道,降低了引排能力。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国各地区积极响应,努力践行新时期治水方针,积极投身新时期河湖治理事业中[1- 9]。2020年河湖治理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兴水方针。

佛山市位于我国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核心区域,被誉为家电之都,佛山市顺德区是佛山市与广州市联系的重要区域,境内河流纵横,水网交织。由于经济高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有限的水环境承载力正面临着挑战。为进一步改善区内水环境质量,结合本区当前实际情况,制定了顺德区新时期治水方案,并探讨了全面推进河湖治理,实现万里碧道的有效途径。

2 顺德区新时期治水方针

2.1 顺德区治水目标

以顺德区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编制治水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科学建立治水工程推进计划表,实施挂图作战,全面动员,全力推进治水工程,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让市民感受到水环境的明显提质,努力打造岭南水乡,美丽中国的标杆。

2.2 总体治水思路

总体治水思路可由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法制水利及人文水利来概括。一是安全水利。采取措施对各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更加有效的预防、治理自然洪涝灾害,并将其控制在人类可接受水平内。二是资源水利。把国民经济建设与水资源联系起来,科学开发、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三是生态水利。遵循水体本身的自然状态和自然规律,减少不必要的人为扰动,积极预防监督水土流失和开展生态脆弱区水环境修复治理工作。四是法治水利。以法律利器来规范人们对自然界水体的调配和控制,实行最为严格的河湖管理、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治理。五是人文水利。发扬人类水利文化中的先进部分,从思想意识、道德规范、精神意志的层面影响和培育人文水利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时期治水方针。

为打赢打好污水防治攻坚战,从总体治水思路为切入点,制定了5个治水举措。一是污水不入河。新(扩)建一批城镇污水处理厂、农村分散污水站点,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实现精准截污,渠箱清污分流,基本实现全面截污,污水进入城镇污水厂(分散站点)处理,基本杜绝污水入河。二是雨(河)水不入厂。加快现有管网的排查和修复,解决河水倒灌进入污水管网问题。推进雨污分流,逐步解决雨水进入污水处理厂问题。三是消除黑臭河涌。以河涌水质改善为核心,消除建成区污水直排口,巩固全区69条城乡黑臭河涌治理成效,实现黑臭不反弹;基本消除全区148条农村黑臭水体,逐步达成19个市考断面及划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体稳定消除劣V类水质目标。四是坚持节水优先,对破损严重的渠道进行防渗改造。以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为着手点,以节水防渗为中心,合理调整工程布局,保证建筑物的完整和配套,同时采用先进适宜的工程技术。五是强化水利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树立良好的依法行政观念,坚持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健全区级水执法机构,周期性地开展系统性执法检查活动。

3 全面深入推进河湖治理的举措

3.1 坚持依法治水

践行新时期治水方针,应在坚持依法治水的基础上,以法律武器来保护水生态环境。保持流域本身的自然状态和自然规律,减少不必要的人为扰动,积极预防监督水土流失和开展已建项目管护工作。加大水保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水保违法案件。以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审批、实施为抓手,将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列入全区重要工作事项,有效推动生态河湖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尽管顺德区河湖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要求、与先进县市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应全面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治理步伐,努力开创水土保持工作的新局面,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3.2 统筹综合治水

一是实施区级统筹建设管理模式。全面落实治水工程建设管理由区级统筹。治水费用从区、镇按项目内容分担,调整为按8∶2比例分担。区、镇(街)两级共同加大投入、加大专项债券申请等,解决治水费用。二是实施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以联围、独立排水分区为标准,确定以10个镇街为单元,划分三大水环境组团(东片区、北片区、西片区),统筹考虑“厂、网、河”以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等全要素,实施综合治理。三是实施大兵团作战建设模式。三大组团内所有治水项目统筹打包,采用EPC模式,引入国内大型国企,统筹推进治水项目。认真系统地总结试点地区取得的经验,积极探索新的方向。立足顺德区当前水土流失现状,深刻领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从规划山区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明确建设途径,突出重点,着力打造生态景观型和生态清洁型两种模式的生态文明区。

3.3 “谁投资、谁受益、谁管护”的管护体制

通过统一施策,协调推进,努力治出产业转型、结构升级的新局面;治出环境改善、水清岸美的新成效;治出干部担当、全民共治的新面貌。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建立起所有权与使用权明晰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落实工程管护责任主体和维护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工程效益的发挥。

3.4 加强污水管网建设

一方面,加紧完成1000km污水管网建设,大力推进污水管网建设,补齐历史欠账,实现污水管网全面延伸覆盖全区所有村社,基本消除污水直排现象。另一方面,1年内完成全区4000km现状排水管网摸查,3年内全面完成修复改造,发挥污水管网成效,保障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处理。

3.5 创新资金投入机制

不仅要主动争取上级水土保持专项资金,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发挥顺德区资源丰富的生态优势,对招商引资加大力度扶持,不断为河湖治理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加大资金投入,5年内总投入资金约200亿元,全面实施截污管网、管网修复、拍门改造、雨污分流改造、污水处理厂扩建,河涌清淤、调水活水、沿岸景观改造等工程。力争3年内,各项治水工程基本完成,5年内完成治水收尾阶段的工程,全区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加大财政投入,近年来,除中央和省、市专项资金外,顺德区财政每年再列支专项资金以上用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认真做好水土保持规划,精心策划项目,加强协调对接。将资源开发治理纳入全区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统一规划,重点治理。

4 结语

(1)广东省顺德区位于我国珠三角核心区域,河湖污染严重。新时期河湖治理坚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统筹兼顾,制定科学合理措施,针对治理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引导群众参与和监督河湖长制。

(2)强化落实新时期治水方针,从突击治水向科学治水转变,通过持续不断努力,久久为功,使河湖成为维护良好生态系统的重要纽带,不断增强人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3)顺德区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以安全、资源、生态、法制、人文水利的治水思路,将进一步探索扎实有效的治理模式和高质量发展策略,为河湖治理提供新的可行路径。

猜你喜欢

顺德区河湖管网
在公园观昆虫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君兰中学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河湖长制
3KC佛山市顺德区展翼家具有限公司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谈高中数学抽象教学*
——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为例
“国家管网公司”的家底
管网独立是妥协还是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