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同视域下红河哈尼族《四季生产调》口述文化传承研究

2021-01-15王敬婧

红河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哈尼族族群记忆

王敬婧

(云南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昆明 650500)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文化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90年代云南文山州档案局着手对壮族土支系口述档案收集整理工作,2002年“26个民族口承文化工程”开展,对包括汉族在内的云南26个民族的无文字口述文化进行全面记录。截至目前,已出版云南少数民族口述史诗244部,涉及哈尼族口述史诗的《云南少数民族古典史诗全集》(2009年出版)中的《窝果策尼果》《奥色密色》《雅尼雅嘎赞嘎》等7部,以及《云南少数民族叙事长诗全集》(2012年出版)中的《不愿出嫁的姑娘》《妥底玛依传歌》《妲耶与央才》等7余部。总体而言,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随着社会的变迁,外来强势文化、主流文化大量涌入,大批青壮年群体离乡务工加速社会流动,口述文化传承后继无人,面临断层与衰败的境地。在“非遗热”、文化强国战略以及十九大中关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的世界话语权与影响力”的发展战略下,口述文化愈加被专家学者所关注,并广泛运用于文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各个领域中。

一 口述文化传承的记忆复现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依靠口传心授的活态传承方式延续至今,其内容不仅是哈尼梯田文化的全面总结,更是哈尼族社会历史记忆的再现与延续,是对哈尼族书面文献缺失的弥补与重构。

(一)农耕——梯田记忆

勤劳的哈尼族亦在世代累积的生活实践中总结经验,《四季生产调》中生产生活场景的记载无疑是哈尼族农耕文化的结晶与缩影。纵观冬、春、夏、秋四季轮回的记述,《四季生产调》详细记载了哈尼族农耕的技巧及程序过程。“秋天知了不叫,大田黄谷不会熟,秋天知了叫,谷穗掐得了”,其反映了对哈尼族而言,“知了”出现是黄谷成熟的心理预示;“我在田里来来去去地耙田,牛耙不直,凿出了九个洞,但是会耙田的黄牛不需要用三根绳拴住,田边地角它全都耙到,往上会把野慈姑的杆耙死,往下会把热义草的杆耙死”[1],是对农耕技巧的回忆,不仅反映了哈尼族通常用黄牛耙田的生产习惯,还表明哈尼族对耙田技术的关注,体现了耙田深浅程度的重要性;农历五月,是雨季来临之前梯田干旱的月份,因此哈尼族先民注重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要祭祀田神、雨神、水神等。可以说,哈尼族农耕文化孕育下的《四季生产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哈尼族先民的智慧与经验记忆。

(二)仪式——宗教记忆

宗教仪式是“行为在神圣对象面前的形式化”的集中表达,通过对象、过程、内容等象征符号拟构出一个想象空间中的有意味的仪式情境,哈尼族在仪式活动的参与中获得心理慰藉和精神需求。《四季生产调》中在“二月”中唱到“我们今天来祭树,祭来大山样的福气,祭来大水样的吉祥……哈尼寨头的神树,是一天离不开的神树”[2]。哈尼族以“万物有灵论”为其原始宗教的思想基础,因而寨神林在哈尼族心中具有庄严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受到世代哈尼族的保护。根据习俗,哈尼族每年都要在寨神树下进行祭寨神仪式,哈尼族通过祭寨神表达祈求寨神保护山寨安宁、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

仪式的显然功能是加强信徒对于他的神的联结[3],《四季生产调》中宗教仪式的回忆与复现,不仅是对哈尼族个体精神观念的建构,还涉及哈尼族等级秩序的建构。制度化的仪式以及模式化的仪式过程、唱词内容,通过行为重复与演练不断加强哈尼族族群的认同与团结。宗教仪式使得哈尼族共同记忆得以传承,相同的期盼与恐惧使得哈尼族个体之间感知到人与神、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信念联结,仪式行为的规范强化了敬畏之心,维持哈尼族稳定的社会秩序。

(三)节庆——节日记忆

《四季生产调》中记载的节日种类包括十月年、昂玛突、仰阿娜、矻扎扎、新米节等。以十月年为例,古歌介绍了哈尼族十月年的整体流程,其中包括叫魂、杀猪、祭祖、舂糍粑、做汤圆等活动,内容详细具体,语言生动优美、通俗易懂。哈尼族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其节庆艺术的建构内核、物件准备、活动流程以及表现方式使得节日文化本身成为哈尼族文化核心的交汇与融合地带,是哈尼族文化的集中展现。哈尼族民俗节日既是艺术活动与宗教仪式的统一,又蕴含着哈尼族独特的地方性审美特征。当前传承性与变异性、民族性与地方性、审美性与艺术性等二元对立的少数民族节庆艺术境况下,《四季生产调》中节日文化记忆的复现无疑为哈尼族文化的研究提供原生样本,以此反观传统节日文化样态在当今全球化发展中的变迁,是传承和强化哈尼族精神与文化基因的极佳途径。

二 口述文化的传承主体

据调查,红河哈尼族《四季生产调》的传承主体主要由哈尼族传统村寨中具有双重身份的“莫批”和本土民间歌手两部分组成。

(一)“莫批”:双重身份传承者

哈尼族叙事长诗《十二奴局》中说社会有三种能人:“咀、其、克”,即“官人、贝玛、工匠”。贝玛即“莫批”,以给世人驱鬼治病为主要职能。同时,“莫批”也是哈尼族一致认可的《四季生产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因而具有双重身份特性。以红河县大羊街乡妥垤村“莫批”涂老先生为例,其居所被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哈尼族《四季生产调》的传承点称号。涂老先生作为“莫批”传承人,在各种宗教仪式和节日庆典的开展中充当着知识分子的角色,是哈尼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宣扬的中坚力量。基于长期对哈尼族历史文化习俗信仰等方面的知识学习,“莫批”能够更为准确、直接地找到《四季生产调》中地方性知识及历史记忆的“基因”所在,加之其崇高的社会地位使得对于哈尼族传统文化知识和记忆的传播更具权威性与信服力度。

又《四季生产调》代表性传承人朱小和从小生长在哈尼族“莫批”世家。据资料记载,朱小和从记事起就跟随祖父出入演唱场所,并很快精熟了哈尼族主要的古典诗歌,后成为元阳、红河、绿春等县的著名歌手,于2006年5月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地方文化精英作为记忆的主体和承载者,将知识理论、生活习俗、文化信仰等各个方面以口述的方式记录在《四季生产调》中,代代相传,融入哈尼族日常生产生活,通过自身体化的实践不断重复加深,往复循环成为哈尼族集体记忆中不可泯灭的一部分,肩负着维系哈尼族社会关系的使命,在促进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文化的传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本土民间歌手:展演空间建构者

旅游文化展演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担任重要的作用,哈尼族本土民间歌手作为旅游展演的文化传播媒介、文化传播的载体,同样具有重要地位。他们作为土生土长的本民族文化的持有者,对于本民族文化的掌握与认识更为深刻准确,是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力量。

2019年3月《四季生产调》在元阳县哈尼历史博物馆首次公演,通过景观化和舞台化的展演方式,对哈尼族文化进行全面的艺术化展演,是对传统文化发生场景及记忆的现代化再现。对于民族文化“主位”的哈尼族而言,通过观看《四季生产调》的文化展演,完成一次拉康所言的镜像演绎,开始自我审视,并重新认识和评价族群文化的价值。同时,《四季生产调》中蕴含的族群历史文化信仰等的地方性知识与社会记忆,具有教育性、审美性等叙事功能,在培育和增强族群成员的自我意识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土民间歌手不断的文化展演活动,对哈尼族传统文化进行反复勾勒与强调,在这一过程中,哈尼族族群认同得到强化,文化自觉被唤醒,并逐步走向文化自信。对于首演的文化“客位”的受众而言,《四季生产调》体现了哈尼族世界观、价值观、宗教观等,折射着哈尼族的社会心态、农业结构、思维模式等方面,为人们提供了凝视和想象的文化空间,逐步形成人们对哈尼族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认知。

三 口述文化传承的多重价值

任何事物都不能从人类文化中彻底消除记忆存储和口传传统,除非人类丧失听说能力,否则,书写文本或印刷文本不可能取代口传传统[4],哈尼族口述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古老与鲜活这一二元对立的文化特性,是对哈尼族历史记忆的重构表达。

(一)弥补记忆断层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使得红河哈尼族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人们不再砍柴、烧柴;糯米糍粑的制作从传统手舂到机器全自动化生产;传统村寨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摩托车、电视、音响等现代化设备冲击着传统村寨的发展,哈尼族集体记忆日渐呈现出弱化和断层的趋势。

1925年,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了“集体记忆”这一概念。他提出,记忆不仅是个人的,更是一种集体的社会行为,而且记忆的建构深受权力关系的影响[5]。《四季生产调》产生之初即是为了避免本民族集体性失忆,因此民间文学与社会历史记忆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四季生产调》作为红河哈尼族史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反映红河哈尼族共同历史记忆的功能,通过吟唱唤起哈尼族脑海中共同的集体记忆,维护保存独具哈尼族特色的社会记忆。

(二)凝聚族群认同

当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趋势,一方面不可否认,全球化加剧着民族文化与族群的同质化,从另一方面而言,这也是激发少数民族文化多元性和文化认同、文化自觉的推动剂。《四季生产调》蕴含了哈尼族相关的传统知识、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社会记忆,哈尼族想要准确辨识自己的所属族群,必然要以本民族的历史记忆为基础。《四季生产调》中承载的社会历史记忆提醒了哈尼族从哪里来,文化传统有哪些,宗教观念是什么,并以此为哈尼族族群区分的文化符号标识与评判标准。在聆听的过程中,他们共同缅怀自己的祖先与故土,作为族群根基性情感表达的历史记忆被激活,从而激发哈尼族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感,找到一份心理归属。

(三)普及地方性知识

红河哈尼族因地制宜,经过漫长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宜民族农耕文化发展的《四季生产调》,其中涉及哈尼族“天时地利人和”的农学思想、农耕种植技术以及审美观、宗教观等多方面的地方性知识,因而后人将《四季生产调》称为哈尼族的“百科全书”,其教化传承功能不言而喻。以《四季生产调》为传承载体,红河哈尼族地方性知识通过“莫批”面向村寨众人的吟唱、哈尼族耕作劳动时节的吟唱以及现代化旅游展演的形式得以全方位,多层次的广泛普及与传播,科学性的农耕技术与思想观念进而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化进程中得以保留与借鉴,于哈尼族和文化“他者”的受众而言,无疑是进行地方性文化知识普及教化的极佳途径。

(四)构建和谐社会

《四季生产调》作为对哈尼族集体智慧和民族精神的赞颂,蕴含着人与人之间相处规范以及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价值观,人与家庭道德伦理规范等方面通过古歌吟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世代哈尼族。《四季生产调》的吟唱解答了哈尼族日常生活中的困惑与挫折,为哈尼族生产生活提供技术与理论依据,并借以哈尼族自身信仰观念、道德伦理等凝聚、维系社会的稳定,最终达到凝聚人心、促进民族认同、创建和谐社会的效果。

四 总结

哈尼族《四季生产调》是哈尼族先民在自身文化生境中建构的地方性知识总结,凭借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至今。然而在现代化同质性力量冲击下,少数民族渐渐被“汉化”,其集体记忆变得日渐弱化,古歌濒临失传。《四季生产调》是他们农耕文化、宗教文化和节日文化的记忆复现,具有弥补记忆断层、凝聚族群认同、普及地方性知识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多重价值。同时,依托新媒体多样化、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以“莫批”为首的多重身份传播主体以及现代化的传播途径,为同质性力量冲击下面临失真、消亡的哈尼族历史记忆及口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哈尼族口述文化正借助现代的科技手段日渐焕发出无限的生命与活力。

猜你喜欢

哈尼族族群记忆
ABCG2、SLC2A9、SLC17A3和PRKG2基因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与哈尼族人群痛风的关系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长街古宴 宴宴热闹 哈尼族长街宴
维生素D辅助治疗云南哈尼族儿童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新兴族群的自白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