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智慧养老”发展不足原因分析

2021-01-15刘佳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智慧养老养老群体

□文/刘佳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北京)

[提要]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在不断严峻,“智慧养老”已成为解决我国日渐严重老龄化问题的一种新途径。当前,我国智慧养老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应用设计不够完善、发展不够平衡以及行业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从“智慧养老”的设计应用角度以及未来发展角度指出现行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以促进我国“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发展。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到2018年末,60周岁及以上的人数为2.4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的人数为1.6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1.9%。可见,我国在还未实现现代化的情况下却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养老相关的问题也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2015年,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下发通知,提出在养老领域推进“互联网+”行动。2017年,工信部、民政部等多部门正式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因此,“智慧养老”迅速成为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智慧养老”的概念

“智慧养老”这一概念起源于16世纪的英国,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提出,“智慧养老”也被称为“全智能化老年系统”,是指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电脑技术、无线传感网络,将老人、社区、医护人员、医疗机构、政府、服务机构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在日常生活中,老年群体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束缚,享受高质量的老年生活。

相对于国外,国内“智慧养老”研究起步较晚,正式进入学术界视野是在乌镇“互联网大会”召开以后,在2010年学术界开始使用“信息化养老”这一概念,2012年提出“网络化养老概念”,进而发展成“智慧养老”、“智能养老”。席恒等(2014)认为,“智慧养老”的原理是利用物联网、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各类传感器终端和计算机网络的无缝连接,如通过便捷呼叫器、心电监测仪等设备实时监测老年人的血压、心率、血氧等生理指标状况,并将所监测到的数据直接传递到所属医疗服务中心,一旦出现异常,智能系统将立即启动远程医疗程序,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杨武(2019)认为,“智慧养老”就是通过把现代科技手段和养老产业中的创新应用结合起来,为老年人面临的诸多不便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把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手段结合起来为老年人提供服务,通过资源整合,促进养老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和智能。左美云(2014)认为,“智慧养老”是指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技术,围绕老人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医疗卫生、保健康复、娱乐休闲、学习分享等各方面支持老年人的生活服务和管理,对涉老信息自动监测、预警甚至主动处置,从而实现这些技术与老年人的友好、自主式、个性化智能交互。因此,综合学者们的观点可以得出,智慧养老主要是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依托,将社会养老资源和养老信息充分整合,调动社会资源,从而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质的养老服务。

二、我国“智慧养老”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初步智能化养老基地的建设与国外的“老年社区”十分相似,吃、住、行全部实现自动化无障碍。如武汉市的乔西社区智能养老,是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和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打造以E-脉手表、智能健康养老服务站为终端和服务平台的社区智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北京市的“智慧养老”基地落户北新桥街道,为辖区内的老年人搭建智能化、信息化的综合服务平台,包括家庭服务、紧急求助、医疗保健、安全监控、精神慰藉五大内容;杭州市、区两级政府自启动“智慧养老”建设以来,累计安装“呼叫器”或派发“关爱手机”13万台,其通过移动互联网与社会养老服务提供商相连,为老年人提供安防急救、主动关怀、亲情通话和生活服务等智慧养老服务;吉林省长春市启动实施养老综合PPP建设项目,共建设9个托老服务中心、9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及一个大型养老机构,为长春市社区养老中心提供老人日间活动室以及为通过家庭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上门配送行动。

三、我国“智慧养老”存在的问题

(一)从“智慧养老”设计应用角度

首先,“智慧养老”的产品设计方面不能完全切合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由于我国“智慧养老”信息技术处理和智能化程度水平还不够高,前沿科技在智能设备上的发展以及应用还处于刚刚入门阶段,因此在处理、集成和应用与老年人有关的信息数据时,暂时不能做到充分有效地收集并分析信息。并且部分产品的设计没有考虑到老年群体的使用环境与个人习惯,当产品操作使用复杂且学习繁琐时,便会导致老年人产生抵触情绪,以至于放弃对相关产品的学习和使用,这样不仅无法达到“智慧养老”的目的,反而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其次,“智慧养老”的设计应用缺失统一的信息化标准。“智慧养老”体系的开发和建设是一个关系多方面设计的系统,而标准的缺乏以及相关管理的滞后就会造成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的参差不齐、资源使用率低下等问题。目前,我国没有正式的规定或者指导文件,各个城市甚至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地区采取的发展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发展若没有前期的总体规划,划定核心以及其他相辅的政策,有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此外,“智慧养老”的服务产品不够成熟,推广力度不足。在目前阶段,我国参与“智慧养老”的老年群体中,目标客体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失能老人或失智老人中。而在国外,超过60岁以上老人,98%以上都是“智慧养老”产品使用的活跃群体。而我国的“智慧养老”只有一少部分人使用,甚至只有一少部分人知晓。并且,成本也是“智慧养老”应用上的一大问题。目前,老年人保守的消费理念是养老服务的一大阻力,多数老年人不愿意把自己毕生的积蓄花在养老方面,所以目前养老产业多是叫好不叫座。

(二)从“智慧养老”未来发展角度

一是我国的养老产业发展还不够成熟。服务覆盖人群少且使用率低,很多老人并不了解现有“智慧养老”产品的种类和功用,也不清楚相关的补贴政策与申请流程,或是对养老信息平台的安全性有所担忧而抵触信息搜集等,这就抑制了潜在的老年需求群体。刘泉圣等(2019)认为,国内养老产业还没由分散转为集约,养老服务利用的资源不够节约,管理模式不够科学,人员储备不够充足,服务效能太低,因此其永续发展的能力太弱。“智慧养老”的发展需要在全社会中建立起一个智能并且完整的数据生态系统和相关资源的智能调配系统。

二是缺乏对老年群体养老需求层次的划分。“智慧养老”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很多资源的整合和配套设施的完善,需要有针对性的目标需求,而养老市场的服务是具有不同需求层次的,只有这些需求层次非常明确或者相对明确,那么养老资源的整合和配套的应用才能有所放矢,不管是国家政策的倾斜还是企业战略的调整,其有效性的验证都离不开这些前期需求规划和调研的完善。但目前,我国的老人群体中的相关信息相对匮乏,而“智慧养老”需要大数据的资料完善,才能将智慧养老的生态系统搭建起来。

三是养老服务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目前,针对我国养老服务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只有六项,就设置标准的类型而言,多数是以机构设置、设备设施、辅助仪器等建筑设施方面为标准,而真正意义的针对性、可测评的软服务标准还较为缺乏,造成目前各种模式自成一派,老年服务质量偏低。

四是“智慧养老”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老年服务在法律制度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一个完善的可供参考的老年服务的法律法规。智能化养老虽然可以大大提高老年人的安全,但是也不能完全避免老人自身造成的意外,如老人在养老院意外跌倒,造成人身伤害或死亡,这个权责界定不清晰,会带来较多麻烦,特别是对现在的养老社区和机构。因此,要根据老龄群体的特殊性,规范其发展,养老产业的发展应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三)我国“智慧养老”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1、总体架构需要时间进行规划。我国“智慧养老”的发展是在近几年才兴起,属于智慧城市的智慧生活领域,目前智慧城市的发展也正在起步,从而决定了“智慧养老”在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不可逾越的阶段。国外的智慧养老发展的比较早,例如英国、瑞典、日本等国家,而我国的国情却大不相同,我们经济水平与西方国家存在差距,社会配套不齐全且社区服务不完善,公共医疗的信息化也处于正在萌芽阶段,因此仍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规划。

2、受社会传统观念影响与制约。中国的国情以及社会观念适合传统的养老,“养儿防老”式的养老方式目前仍普遍存在,这种观念意识不止在老年群体中占主流,在家属中的年轻人群体中依然占据主要地位。何圆圆(2019)表示,在有两家“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的片区两公里范围内随机寻访的老人中,有六成老人表示不知道社区的养老中心提供“智慧养老”服务,他们认为自己非失智非失能,没必要被特殊对待,平时也很少关注社区养老的信息。可见,“智慧养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与制约较大。

3、“智慧养老”缺乏专业人才。“智慧养老”是一种信息化理念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对专业人员的要求和传统的养老产业人员不同,需要的不仅是具有护理能力的养护人员,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设施、管理信息的能力。在当前的“智慧养老”服务项目中,专业团队的空缺仍然存在,这样使得更加难以解决“智慧养老”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尤其是专业知识和涉及相关技术经验,更加需要专业的服务人员去妥善处理。“智慧养老”作为养老领域的新兴产业,其发展需要更多的复合型养老人才,例如既具备一定的医疗护理、心理疏导等专业技能,又拥有处理养老信息汇总数据的能力,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从事养老产业的人员大多是非专业性人员,年龄大、报酬低、职业素质低。人才的缺失限制“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智慧养老”服务品质无法保证,就会影响到老年群体对这一新兴领域的认可,影响“智慧养老”产业市场的开发。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智慧养老”将是养老产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要全方面促进“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就要制定和完善“智慧养老”的标准体系。然而,由于年龄增长以及科技发展,老年群体可能会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加大“智慧养老”的宣传力度,激发老年群体对智能技术的参与兴趣,并加大人才引进以及专业团队的建设,以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主要依托,从而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使老年人能够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此外,引入政府扶持,加大推行力度,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企业优惠与倾斜,从而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并在宣传“智慧养老”等推广信息时起主导作用,以促进我国“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

猜你喜欢

智慧养老养老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养生不是养老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智慧养老的信息服务终端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养老之要在于“安”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