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识教育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1-01-14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董思卓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育教师学生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董思卓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与欣赏,尤其对于小学,正是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初级阶段。赏识教育是给予学生关爱,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的重要的教育方法,是激励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理念。赏识教育的切入点就是让学生建立自信心,从心理和内在精神上唤起一种自我认可,让学生建立起能够引导自己前行的自信和动力。所以,赏识教育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育人观念,摒弃抱怨、批评、指责的教育模式,探索新的育人方式,对学生施以信任、尊重、激励、宽容、欣赏,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赏识。

一、用心倾听——走进学生的内心

传统的教育模式之中,教师经常扮演说教者的角色,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学生扮演被说教、被要求、被训斥的角色,说教和训斥对学生来说改变的可能只是行为规范,但学生们并不是积极主动自觉地去改变。

叶澜教授曾说过:“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赏识教育就是要让教师由说教变为倾听,让教师转变立场和态度,不再是绝对意义上的言说者。学生发表意见、提出问题、质疑反驳的机会越来越多,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话语权。我们倾听学生就是对学生话语权的尊重。学会倾听应该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种责任,一种追求。教师要静下心来,做一个专注、耐心的倾听者,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才能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疑虑,发现和创意等。

教师要以欣赏的角度去面对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学会在真诚的倾听中赢得学生的信任,捕捉学生思维“闪光点”,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倾听中发现了自己思维价值,得到了认可和确认,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倾听”成为教师和学生互相尊重的纽带,“倾听”成为教师和学生走进彼此内心世界的桥梁。我们不仅仅给了学生一次一次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点燃了学生们的思维和生命的火花。

二、语言艺术——构筑自信基底

小学课堂是实现赏识教育的最主要的渠道。赞赏学生对教师来说也不容易,要想适当不浮夸并且切合实际的赞赏,需要教师对学生脾气秉性、思维逻辑有一定的了解。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教学形式单一化,教学方法统一化,教学内容模式化这样就会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学生本可以多元、多方位发展的可能性变得单一化。教师要想办法在单调的教学中加入一味调味剂,让课堂变得丰富有趣,而赏识就是最好的方法。比如,同样面对一个答案不对的学生时,一位教师说“你答得不正确,怎么听课和学习的?”而另一位教师却说“你再仔细想想?有没有更恰当的答案?”比如,面对一个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很全面时,一位教师说:“答得不全,坐下,其他同学来补充。”而另一位教师却说:“你要是再好好思考一下,一定会答得更好,你再试试看。”两种评价的语言背后是两种评价方式的根本不同,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注定了两种效果,也注定了学生会生发出两种不同的心里底气,逐渐构筑起学生自信的基底。

在第二位教师的估计和激励之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会积极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性点评、指导并启发学生思维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赏识教育在其中起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学习涉及历史或者地理的课文中,挖掘历史背景、地理位置的内容,更清晰地理解了当时的背景及形势。让历史、地理学得较好的学生进行描述,课堂参与感增强,学生通过这较好的回答和参与收获较好的评价,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讲解诗词歌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由填词,对于积极阳光的思想内容适当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恰当抓住学生有不同意见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指导,导向积极阳光的方向,激发他们探索新知识的热情,激发他们不断构筑自信的过程,从中得到成长。

三、度面结合——抓住赏识教育时机

讲究语言艺术,做好评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掌握好评价的度。合理科学地评价学生是赏识教育最重要的方面,赏识教育方法的运用应该注意弹性,尤其注意批评、表扬的度,以及课后的安抚、激励。

应该重表扬,轻批评。批评应该掌握“度”,批评的语言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易导致学生自暴自弃。但其实批评却是赏识教育的一部分,因为每一个批评的时机利用好了都是非常好的教育时机,批评可以成为赏识教育的一部分促进学生的成长,批评更应该讲究语言艺术,批评教育要适当得当,用词不可激烈,要既委婉又有态度,既起到警示的作用,又有激励的效果。同样,表扬也是如此,小学阶段要抓住一切可以表扬的时机,多做激励和赏识教育,小小的优点、成绩、每一点小的进步都应该得到赏识,但表扬也同样要掌握好“度”,表扬不意味着都要泛泛的表扬,不可让学生获得一种沾沾自喜,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了,要默默收下这份赞赏,化作更加努力奋进的动力,所以赏识教育的“度”的把握尤为重要。

批评、表扬应该注意“面”。赏识教育除了要在课堂中进行,课下和课后都是赏识教育的良好时机,对于部分学生的表扬和批评,要注意表扬的时间和场合。过重的批评要完成在相对独立的单独的空间,进行单独个别谈话与批评,不要总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这种公开式的批评会使得学生的自尊心受损,以至于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对于个别学困生的一点点进步的表扬也尽量不要在全班大肆宣扬,而是应该课后单独给与表扬和肯定,以防止他们太过沾沾自喜而没有起到真正的赏识教育的效果。

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度”与“面”的结合,尊重个性、尊重差异,不夸大的表扬,亦不激进的批评,才能让他们有更大的进步。教师只有灵活掌握好时机和场合,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变化,才能抓住一切时机,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手段,运用赏识教育和奖惩分明的方式,促进学生自发自觉进步,将优秀灌注到心里和骨子里。

四、开展活动——搭建激励的平台

每个学生都是多面手,有一方面表现可能不尽如人意,但在另一方面表现会让你叹为观止。学校组织开展的一些活动,给每位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平台,这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另一扇窗口,教师可以在活动中看到学生的另一面,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你会发现学生的许多闪光点,这些可以作为日后鼓励和赏识学生的良好素材。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鼓励学生,以长补短,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

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式的学习形式,合理搭配好学优生和学困生的组合,尽量做到以好带差。这是分组讨论的关键之处。分组时除依照各科学习成绩优劣搭配开展学习以外,还要考虑学生的情趣、性格等特点,如果将兴趣爱好不同,性格完全迥异的学生分在一组,很难引起共鸣,反而都是争端。所以教师要仔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活动之前做好搭配,这样在分组讨论式的教学中,大家可以互相启发,互相带动,甚至于曾经是学困生的同学的很多闪光的观点,都可以成为老师及时鼓励和赏识的契机,也可以成为同伴之间互相赏识的闪光点,能够以此促进赏识教育的实现。

可以借助校内各类丰富的课内外活动的平台,在活动中做好赏识教育。比如读书小达人、科技小达人等这些活动中,均可以采用分组进行、分组竞争、分组竞技的形式开展。读书小达人上交所读的作品,分享读后感受,然后优秀的作品在班级内传阅并认真阅读。这就是一种无形中的最大的赏识教育,在被传阅的过程中,学生增加了交流,获得了认可,也激励自己写出更好的作品,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写作的欲望。科技小达人中给予有此特长的学生以鼓励,也许他们不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但这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活动等都是发现他们亮点的契机,让他们在自己的兴趣中展现自己的长处,从而获得教师和同学的赞誉和认可,在他人的认可之中,获得了一种无形的赏识教育,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我的认可程度。

总之,在小学阶段,赏识教育尤为重要,教师的每一次赞美与期待,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鼓励和激励。工作中,不妨让我们换一种视角来关注学生,相信学生有更多可能,给与学生更多的肯定,每一个不经意间的赞美,都将成为他们未来人生中一种无形的力量。当然,赏识教育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一味地唱赞歌,一味地迁就顺从学生。在赏识与批评之间,要掌握一个恰当的合适的度,做到恩威并施,严慈并济,要角度多元,灵活变通,实现点石成金。相信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学生身上创造出更多美好的奇迹。

猜你喜欢

教育教师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