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智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逻辑与实现路径

2021-01-14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张静萍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数智人工智能政治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张静萍

所谓数智,突出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所形成的数智技术体系与应用,实际上,它涵盖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思维和信息技术应用。所谓教育赋能就是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能量,既涉及到教育者的思想引领、受教育者知识水平和能力提升,通过数智技术赋能,目标就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不足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育主体的单一性,教育内容的抽象性和学理性,面对学生多元的价值观,教育方式局限于理论灌输与经验说教,在学生心中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枯燥乏味、难以适应互联网共享性和开放性的刻板印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在不同学期单独授课,容易造成学生碎片化的知识理解。即使在互联网成为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和消息平台的当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仍旧存在着非常多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新媒体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并没有完全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普及。思政课教师尚普遍存在缺乏大数据和智能化治理理念,学校缺乏相关的智能化数据平台建设,教育者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能力有限,严重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变革的实现。

数智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逻辑

政策引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2019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从国家政策引导来看,无论是学科专业课教育还是思想政治课教育,都应当重复利用网络的高效性和便利性,积极依托QQ、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工具,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

现实挑战。网络与自媒体时代,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及时把握师生的思想、心理表达是做好思想政治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保障。目前,作为国家安全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学生中存在思想偏激现象的人数比例在增大,教育和转化工作难度也在加大。例如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个别学生将焦虑心理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消极信息,形成负面舆情,而我们依旧采用传统监控手段来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导致思想政治与意识形态工作面对某些情形常常处于被动状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1 年2 月发布的第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 年12 月,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占比为21.0%,学生已经成为网民的主力军,青年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都会受到网络的影响。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青年学生每天都接受着纷繁复杂的网络媒体信息,因为其无法有效进行辨别,导致信息中难免会掺杂不良信息,影响着学生的价值立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难度不断增大,尤其是全球化浪潮、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西方和平演变和文化渗透战略等问题的现实存在,危害国家安全的意识形态演变、宗教渗透风险不断加大。

面对这些从信息主体的脆弱性、信息源的多元化到信息发布与传播方式的多样化的现实局面,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掌握并利用现代数智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和教育能力。

数智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环境,要求我们积极构建数智赋能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大数据时代促使教育教学活动发生着理念与模式的重建和变革,人工智能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发展注入了智能化因素。

数智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涉及专业知识网站、专业知识数据库、专业知识教学平台等,无论是教学模态的多样化、大规模教学资源的内容采集和选择,还是智能化质量管理,都可以通过构建并充分利用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为依托的智慧教育教学资源库来实现,即以资源共享为目的,以创建精品资源和优质数据库为核心而形成的一种将知识资源合理积累,集资源存储、资源管理、资源评价、资源使用效果评估为一体的知识资源管理教学平台。如何基于深度学习和大数据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知识图谱,发挥知识图谱的知识推理功能,利用知识库构建更加智能的人工智能,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新生长点。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建,有助于打破课程知识体系碎片化、分散化、片面化,增强相关思想政治课程的融合度。

数智赋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效果评价。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质是通过有目的的教育影响,把一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教授知识的效率,一定程度地培育知识里的价值观,尤其是内含价值观的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可以分担一部分立德树人的任务,起到引领学生思想和精神发展的价值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包括对教师的知识传授教学成效评价,对学生知识学习、价值观及意识形态转变效果的评价,通过大数据的挖掘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评价体系,动态监测和客观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数智赋能能力体系构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运用,不仅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宣传力和实战力,而且能通过教育教学机制提升受教育者的数智素养能力和信息辨识能力。

宣传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要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筑牢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在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大数据分析方法的引入有利于提升宣传的精细程度和效率,通过大数据分析使得宣传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由人工智能、社交媒体平台、自动化机器人和大数据算法的集合体演变出现的计算宣传,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从人工日益转向自动化、智能化的宣传方式和手段,有待于善治和善用。

实战力:大数据技术是智慧教育的基础技术力量,依托校园网、校园卡、监控设施等可以建设记录学生生活轨迹的大数据平台,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进行“画像”。尤其是大数据可以收集大学生思想状况、心理特点、学习风格等信息以及社会思潮、舆论舆情、网上意识形态等数据,可以在海量数据中发现相关性,诸如当代大学生行为特点、心理特征、上网习惯、舆论导向等等,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人工智能是智慧教育的核心技术力量,通过对动态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人工智能能够实时追踪和研判青年学生的思想动向、行为方向和价值取向,进而绘制出某一个体或特定群体的思想理论知识图谱,为精准个性化、分众式、差异化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决策依据。

数智素养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者首先应提高自身的新媒体素养。在人工智能时代,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协助学习,也成为智能化时代衡量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因素。当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趋向融合,在“数智融合”驱动下的智能时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仅要具备人工智能素养和数据素养,数据素养是指个人实施基于数据的决策能力,人工智能素养关注的则是个体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所需的能力;更为关键的是要能够将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即数智素养。这种新型数智素养将进一步提升信息时代受教育者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及思辨能力,尤其是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发布渠道、信息传播路径、智能推荐机制等的信息辨识能力。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依据伦理、法律、政治等主流价值规则确立基本算法,否则人工智能会使人陷入认识偏执、隐私泄露、信息茧房、低俗内容涌现、对象分析不准确等问题。从计算机素养、网络素养、信息素养、媒介素养到算法素养、数智素养等,已经构成了一条不断纵深延展的能力链。

猜你喜欢

数智人工智能政治
大数据+智能时代的教师数智胜任力模型研究*
数智时代教练员的数字素养:概念内涵、价值意蕴与发展路径
网安天下担使命数智引领向未来"双引擎"驱动现代警务创新人才培养(计信系摄影报道)
乡乡镇镇通5G”建设助力山西“数智”转型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