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朗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2021-01-14哈尔滨市公园小学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语感班级课文

哈尔滨市公园小学 李 烨

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读是基础、是先导。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语感,朗读训练是有效途径,因此我把朗读训练作为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教学任务。学生如果要达到“语感丰富”最高的水平,必须经历大声朗读。

一、朗读训练起于自信表达

入学之初我就开始注重对学生的朗读培养。从走进课堂开始,我首先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大声说话。于是,课堂上,在学生每一次回答问题或读课文时,我都告诉他们怎么调整自己的音调。为了让学生能在朗读中有所进步,我不仅在语文课上进行训练,平时学生在班级说话,我都随时随地地来指导学生的发音和声调。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都能做到声音洪亮地回答问题了,他们更自信了。这也就完成了朗读训练的第一步。

班级有一个女孩叫小钰,从一年级第一个学期开始,她没有和任何人说过话,没有交流。看到这样情况,我和别的家长了解了她的情况,她是胆子小,没有自信。为此,我给她更多的关注和鼓励,每当小钰坐得端正、书写工整时,我都及时表扬她。渐渐地,小钰的学习成绩提高了,有了自信。我再鼓励她课堂上多发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现在这个学生不仅敢发言了,也敢于在众人面前朗读了,更喜欢阅读了。每当看到学生那洋溢着自信的脸庞时,我都感觉无比幸福。

课堂上,大声读可以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热情。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比较短,又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而分心。朗读,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看书,同时也能听见自己读得怎么样,相当于多了一个感觉管家参与其中,大声朗读也让学生慢慢地注意力集中起来。

二、朗读训练重于示范模仿

学生已经能熟练读文,这时候他们需要再提高一个档次,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这时教师的示范就非常重要了。教师出示范读的内容一定不要太多,让学生可以细致地模仿。

教学《三峡之秋》时,我出示课文描写三峡之秋早晨的片段。教师读这段文字语调平缓,速度适中,声音柔和,重音拉长。范读后,学生能够更好地判断句子的停顿节奏,教师运用示范性朗读来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也慢慢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示范性朗读是教师以自身作为范本,引导学生进行合适的朗读模仿,打开学生对课文的初步体验,让情感教学不知不觉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教师朗读中的声音、语气、节奏也都成为了学生所要学习模仿的内容,朗读时教师是情感的引导者,学生便是巧妙的模仿者。

教师的榜样固然重要,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带动和竞争也同样重要。在这方面,学生不仅要去模仿教师,他们还要去模仿自己喜欢的人,尤其是小伙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朗读优秀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去朗诵,效果非常好。

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多种朗读形式,如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导读,男女生对读等等。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是学生最喜欢的朗读方式。在教学《陶罐和铁罐》时,我让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经过几次的练习,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使他们朗读能力得到提高。

三、朗读训练需要鼓励与坚持

朗读的提高需要时时处处的鼓励,在课堂上学生的每一次表现,每一个完整有序的解答都可用口头赞美、点头、微笑和掌声来鼓励。精神奖励与玩具和食物相比,更被学生所看重。

朗诵是一种“读”的艺术,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表达方式,是一种外显的行为。既然是艺术,就需要观众。如果能让学生在大庭广众面前朗诵,这不仅是对学生的锻炼,更是让学生热爱朗读、自主提升朗读能力的好方法。于是,我寻找与把握每一次参与公益性读书活动的机会。每次参加活动我们都是把文稿背诵下来。为了鼓励学生能坚持朗读,只要有读书活动,我都要陪着他们参与。学生变得更加自信了,有几个学生还当上了主持人,他们的朗读能力也得到了质的飞跃。很多学生在省、市甚至国家级的朗读比赛中获奖。学生在朗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在提升,班级的语文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朗读是一种力量,带领着学生徜徉在祖国优秀文化的浩海中,它像丝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灵,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优秀道德品质的自然形成,增强了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作为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去朗读,是不可推卸的职责。

猜你喜欢

语感班级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背课文的小偷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