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读对话漾童趣 巧借问答讲故事
——《大象的耳朵》教学纪实

2021-01-14哈尔滨市继红小学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兔子自然段大象

哈尔滨市继红小学 王 妍

教学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

单元语文要素:借助提示讲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随文、字理识字、借助插图等方法认识“耷、咦”等7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扇、遇”等8 个生字,会写“耳朵、扇子”等11 个词语。

2.运用自由读、指名读、合作读、分角色表演读等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关注语气词、疑问词和问号,读好问句,并能借助问句和大象说的话,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和其他小动物的心理活动,把故事讲清楚。

3.能结合生活实际,发表对大象做法的看法,思考“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蕴含的道理,正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

教学重点:关注语气词、疑问词和问号,读好问句,并能借助问句和大象说的话,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和其他小动物的心理活动,把故事讲清楚。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思考“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蕴含的道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激趣,生字初识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猜耳朵”的游戏。看看这些耳朵,你能猜出它们分别属于谁吗?

生:大象、山羊、小鹿、小猫和人!

师:这些耳朵里谁的耳朵最大呀?

生:大象!

师:(板书课题)再仔细看看,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1:大象的耳朵趴在头顶,又大又圆。

生2:大象的耳朵动起来呼扇呼扇的。

师:那你知道大象的耳朵不动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吗?(出示课文第1 自然段)谁愿意来读读?

(生读文。)

师:看来,像你们说的又大又圆、趴在头顶,顺着脸颊这样松弛的下垂,就是“耷拉”(板贴词语)。你能用小手做耳朵,学一学大象耳朵耷拉的样子吗?生活中你还知道什么是“耷拉”着的?

生1:我不开心,耷拉着脑袋。

生2:困的时候,我耷拉着眼皮。

生3:我写字累了,耷拉着手。

师:能在生活中找到词语的使用例子,了不起!刚才还有同学说大象的耳朵又大又圆,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生: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师:“扇”和“似”是多音字,你都读准确了,大家自己再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练读。)

师:你们知道“扇”字什么时候读shān,什么时候读shàn 吗?

生:夏天我们用扇子,手一摇,就扇风,表示动作的时候读一声。

师:你真了不起!看看我们的教室里,哪里还藏着这个字?(手做指示动作)

生1:两扇窗户!

生2:一扇门!

师:门和窗,开开关关,就像鸟的翅膀一样,呼扇呼扇着开开合合,难怪“扇”这个字下面是个羽毛的“羽”啊!(出示汉字字源。)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童话故事,看看围绕大象的耳朵,究竟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边听边标好自然段。

(师范读课文。)

师:下面请你和同桌互相检查朗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听到小伙伴读错了,请你纠正他;如果遇到不会读的字了,也可以请教他,开始吧!

(生互相读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示范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这个童话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请你在自己的书上圈出来。

生:童话中出现了大象、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几个小动物。

师:找得真准确!你一定是养成了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圈画的好习惯。这些小动物都是大象的好朋友。刚才我们说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的,(出示课文插图)你看看这些小动物的耳朵是什么样的?

生:它们的耳朵是立着的。

师:是啊,像这样立着,就是“竖着”(板贴词语)。老师喜欢你们现在“竖着”耳朵听课的样子,我还要为你们的聪明机智……(做动作。)

生:竖起大拇指!

师:真棒!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的,小动物们的耳朵却是“竖着”的,刚才已经读了几遍课文了,你能借助黑板上的图片和词语提示,讲一讲这个童话故事吗?

生1:大象的耳朵原来是耷拉着的,可它遇到小动物们后,看到它们的耳朵是竖着的,就让自己的耳朵也竖起来。

生2:最后大象又把耳朵耷拉下来了。

师:你们已经会借助词语和图片提示讲故事了,真了不起!相信你们还能把故事讲得更好!

三、关注问句,读中品趣

师:请你读一读课文的2~7 自然段,看看小动物们问了大象什么问题。

(生读文。)

生:小兔子问大象:“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师:你要是小兔子,发现只有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你会怎么想呢?

生1:我会好奇。

生2:我心里会充满疑问。

师:是啊,快变成这只小兔子,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句话吧!

(生读文。)

师:你关注到“怎么”和句尾的问号了,我听出了你的好奇。老师也读一读,听听我这只大兔子读得怎么样吧!

(师范读。)

生1:老师你读“咦”的时候,语调是扬起来的,特别好听!

生2:老师的头还歪了一下,我看到眉头都皱起来了,好奇都写在脸上了!

师:你们真是耳聪目明!“咦”是我说话时的语气,读的时候声调上扬是为了表现小兔子的好奇和疑问,要是再加上头的动作和脸上的表情,就能把这个问句读得更好,谁还想再读读?

(生读文。)

师:咦,你们还记得在课文的2~7 自然段,有另一只小动物也发出了疑问吗?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出示小羊说的话。)

(生读文。)

师:课文里虽然没写,你能想象一下其他3 个小动物遇到大象会说什么呢?你可以用上语气词,比如“啊、嗯”,或者换上不同的问法,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情都可以,快试试吧!

生1:小鹿说:“啊,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呢?和我们都不一样啊!你看我的耳朵多好看!”

生2:小马说:“嗯,大象啊,你的耳朵为什么是耷拉的呢?你的耳朵是不是生病了?”

生3:小老鼠说:“哎呀,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的呢?我带你去看医生吧!”

师:真是活泼有趣,童话太有意思了!现在快和你前后的小伙伴合作,读读这一部分。分配好角色,谁是大象、小兔子和小羊,还可以有一个人读旁白。

(生分角色练读、表演读。)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师:大象到底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现在调皮的词语朋友从课文里跑出来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请大家借助拼音,大声一起认读。

生:似的、耷拉、咦、竖起来、竹竿、跳舞、头痛、心烦、扇子。

师:现在拼音宝宝藏起来了,你还能读准这些词语吗?小火车哪里开?

(生开火车认读。)

师:快拿出你手中的字卡,和小伙伴一起摆长龙吧!

(生玩字卡、有序收字卡。)

师:请把你手中的两个多音字字卡举起来,谁来做小老师,为我们讲解怎么区分它们呢?

生1:刚才课上,同学说了用扇子扇风,做动作时读shān。

生 2:似有两个读音,一个是 sì,一个是 shì。“……似的”是“像……一样”的意思,就像“扇子似的耳朵”中读shì。

师:字卡也是小老师,你们真是太会学习了!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能读准这些句子吗?(出示多音字辨析练习。)

(生练读。)

师:这些新认识的生字宝宝藏在一首小儿歌里了,快来读一读吧!

生:大象耳朵像扇子,每天总是耷拉着,出门遇到小伙伴,劝告快去把医看。心里不安想办法,两根竹竿竖耳朵,小虫跳舞心真烦,放下耳朵笑开颜。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书写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观察字形结构,“扇”是左上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半藏半露,上面的“户”不要完全遮挡住下面的“羽”,“羽”字中的两个“习”字,顶部都要写在横中线上。“遇”是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书写的时候要注意格中找位,第六笔的横折钩要写在横中线上,第七笔竖写在竖中线的右侧,第八笔是提。请大家注意写字姿势,开始描红、书写。

(生书写,师巡视点评。)

第二课时

一、关注答语,感受心理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童话故事——《大象的耳朵》(板书课题),老师要把故事中的小动物们都请来,表演课文的1~7 自然段,大家先想想小动物是怎么问大象问题的,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小动物提问时有“咦、啊”这样的语气词,要把问题问清楚,用疑问、好奇的语气,比如:你的耳朵怎么耷拉着呢?语调上扬。

生2: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换种问法。

师:现在就请小动物们上场吧!

(生分角色表演。)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看来抓住小动物们的提问,就可以把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再现出来了!那么,面对大家的疑问,大象又是怎么说的呢?下面请你找一找,在书上用横线画出大象说的话。

生:第4 自然段,小兔子问大象后,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的啊。”

师:(板书:生来就是这样!)这时候大象特别自信,一点都没怀疑过,你能试着把这种感受送进文字读一读吗?

(生读文。)

师:我听出来了,你把“生来”读得很重,语调还上扬了,真是一头自信的大象!还有谁也找到大象说的话了?

生:我找到小动物们都问完大象后,大象开始怀疑自己了,它自言自语地说:“它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师:(板书:真的有毛病?)大象这时可是“自言自语”啊,什么是自言自语?

生:就是自己和自己说话,小声嘀咕。

师:大象这时心情又有什么变化了?

生1:大象一开始不把它们说的话当回事,现在也怀疑了。

生2:它变得“不安”了,就是不像开始那么自信了,不能肯定自己的耳朵是不是有问题,所以连说话声音都变小了,小声嘀咕,自言自语。

师:对了,那你快来试着小声嘀咕着读一读这句话吧!

(生读文。)

二、追因溯源,探寻主旨

师:大象不仅心里的想法发生了改变,行动也跟着变了呢!请同学读读9~12 自然段,看看大象是怎么做的。

(生读文。)

师:读完了这部分,你明白大象为什么又把耳朵耷拉下来了吗?

生:因为竖着耳朵,总有小虫子飞进去跳舞,吵得它头痛又心烦。

师:同学们看看“舞”这个字,像不像一个人在跳舞。可跳舞明明是很开心的一件事啊,怎么会心烦呢?仔细看看“烦”这个字,都火烧脑袋啦!

生:小虫子跳舞当然开心了,嗡嗡嗡,大象可不开心,它耳朵里是小虫子跳舞的场地,它当然心烦了!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看来同一件事,对不同的人来说,意义可不一样!就像耳朵到底是耷拉着,还是竖起来,对每个小动物的作用也不同。大象说的最后一句话,又是什么呢?

生:它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师:(板书: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理解起来好像有点难度,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生1:我觉得每个人都不一样,就像我和弟弟,虽然长得很像,但是我很安静,喜欢看书,而弟弟很活泼,喜欢跑步。如果我因为羡慕弟弟,天天去跑步,就失去读书的快乐了!

生2:我想起来刚读的一个绘本故事,叫《小猪变形记》。里面的小猪总是羡慕别的小动物,结果它也让自己变得和别的动物一样,闹出了不少笑话,小猪和这里的大象一样,应该明白其实做自己才是最快乐的!

生3:和同学相处的时候,要多一些包容,不要因为两个人性格、爱好不同,就因为一点儿小事嘲笑别人,这是我从其他小动物身上学到的。

师:你们不仅读出了童话的趣味,还读懂了童话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就像课文里的大象一样,耳朵生来就是耷拉的,那你们想想,课文里出现的其他小动物,是不是也有自己的特点呢?

生1:小兔子的耳朵是长长的,眼睛是红红的。

生2:老鼠的体形最小,尾巴长长的。

生3:小羊的叫声是“咩咩”的,头上还长着一对角。

师:是啊,童话里的主角可能是每一个小动物,也可能是生活中的你。刚才你们找到了不同小动物的特点,其实也能写出《小白兔的眼睛》《小羊的叫声》《老鼠的小身材》这样有趣又充满道理的童话故事!每个人都独一无二,就是这个世界最美的样子!我们再来一起读读大象说的最后一句话吧!

(生读文。)

师:你能借助黑板上大象的回答,和之前表演的小动物的提问,再讲讲这个童话吗?先讲给你的小伙伴听听!

(生互讲童话。)

师:今天回家,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家人听一听,借助小动物的提问和大象说的话,比比谁能把故事讲得最清楚、最精彩!

三、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师:快看看哪只淘气的小动物跑进我们的田字格里了?

生:兔子的“兔”。

师:看看“兔”的古代文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个字像一只站起来的兔子,还能看到兔子的长耳朵和小尾巴呢!

师:“兔”字斜刀头居上居中。下面的“口”要写得扁一点儿,第六笔长撇从“口”字中穿出,第七笔竖弯钩的竖段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点不能漏掉,就像小兔子圆球一样的小尾巴(出示兔子图片)。

师:我们再来学写一个“最”字。这个字笔画比较多,写的时候要注意上窄下宽。日字头居上居中,中间一笔横要写长,做到主笔突出。下面“耳”的第一笔长横在横中线上侧,盖住“又”,最后一笔横变提,“又”写在右下格。请大家注意写字姿势,开始描红、书写。

(生书写,师巡视点评。)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习字时间我们再来一起完成书写练习。同学们再见!

猜你喜欢

小兔子自然段大象
秋天
大象无形
认真的大象
美丽的秋天
大象
小兔子的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