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致胜法宝

2021-01-14黄显中黄菲菲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利益革命中国共产党

黄显中,黄菲菲

(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百年奋进,实现了中华民族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从不断衰落向繁荣富强的两大飞跃。总结其历史经验和规律,其中最为根本的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和基本方略,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思想原则和价值立场,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优良传统和致胜法宝,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必须永远铭记、坚定不移和创新发展。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梦想什么和追求什么,就指向和指引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动力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的梦想和追求构成党的一切行动的方向标。这意味着人民群众梦想什么和追求什么,中国共产党就应指向和指引什么。人民群众的共同梦想和追求,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和进步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使命担当,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根本法宝。

人民群众的梦想和追求规定着现实的中国人,构成党的正确领导的第一个前提,也是党在每个阶段必须弄清楚的第一个问题。近代中国备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中国共产党深切体悟现实的中国人的生活,他们最渴望摆脱三座大山支配而自主生存。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转化,现实的中国人站起来之后有了新的梦想,即“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2]168。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使人民过上小康生活之后,现实的中国人普遍产生了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使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的转化,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现实的中国人是有生命的肉体性存在,又是追求美好生活的超越性存在,他们正是在不断追求新的可能生活中,不断丰富发达自身感官而实现全面发展。而中国共产党作为先锋队的领导核心作用,首先即在于准确把握每个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

现实的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不只是单个中国人的主观愿望,更是每个中国人共同的价值理想,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根本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团结凝聚全体中国人民的最大公约数;不可设想离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有每个中国人梦想和追求的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3]36,也指引着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全部历史主题,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道路百年探索,开辟中国特色民主主义道路跨越资本主义腐朽性“峡谷”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跨越初级阶段落差性“峡谷”迈向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前所未有地接近,现实的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正不断化为新时代中国人的现实的共同富裕生活。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进,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日益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既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断实现伟大复兴的宏观历史,又是现实的中国人不断改善生活状况的微观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历史。这就必须立足时代方位、总结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引领时代变迁,从而根据时代主要矛盾及其变化科学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领人民群众一代接一代不断奔向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彼岸。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支持什么和创造什么,就把握和发展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支撑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为人民的支持和创造构成党的一切行动的推进剂。这意味着人民群众支持什么和创造什么,中国共产党就应把握和发展什么。如果说科技自立自强是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那么人民群众则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整个世界不过是通过人民群众支持和创造而诞生的结果。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4]1031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和践行人民创造历史的群众史观,把人民的支持和创造作为最大底气,不断开创科学社会主义和人类历史新境界。

人民的支持和创造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力量,就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具体实践活动。群众的支持是最大的支持,群众的创造是最实际的创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构成不断夺取胜利的铜墙铁壁。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着力组织全国工农革命运动,着力发展壮大各革命阶级的联合力量,最终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新中国成立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在各个领域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彰显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其“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5]502,更换了资本主义的旧唯物主义立脚点,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根本实践精神,引领中国人民从价值观念上实现了深刻变革。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历史,就是由于人民积极参与和支持,不断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人民的支持和创造具有无穷的伟力,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最根本的致胜法宝,就在于党的领导力量与人民主体力量相结合,从而形成翻山倒海、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为鲜明特征,又是人民支持和创造力量的最佳生成机制。青年毛泽东虽然在1919年就提出了“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6]42的论断,但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能创造出民众联合的最强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为其奠定统一思想基础和坚强组织保障。离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要想推翻敌人的压迫和剥削,要想夺取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要想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完全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之所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就在于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紧紧依靠人民推动事业发展,又好又快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制度优势。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成就于人民的支持和创造,人民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力量。党的执政根基在人民,依靠力量在人民,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是由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世界中心位置、创造主体位置,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胜利而提供强力支撑。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关心什么和期盼什么,就抓住什么和落实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方法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的关心和期盼构成党的一切行动的出发点。这意味着人民群众关心什么和期盼什么,中国共产党就应抓住什么和落实什么。人民群众的共同关心和期盼,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和行动;紧紧抓住并全力落实人民的关心和期盼,则是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方法。毛泽东指出:“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7]467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切植根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必须始终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这是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的责任担当,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优良传统,成为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法宝。

人民的关心和期盼在根本上就是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人民在生产生活创兴和历史创造过程中的永恒真理。人民群众总是关心自身的利益是否和能否得到合理实现,期盼有更丰富、更公平、更高质、更持续的利益实现。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进的历史过程中,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作为出发点,制定人民群众期望的路线方针政策办法。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之初毛泽东即深刻意识到,“中国之国民革命,质言之即为农民革命”[6]153,并始终坚持把土地问题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性问题加以解决,从而迎得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如果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人民群众利益的公平实现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那么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则为人民群众利益的充分发展提供了有效制度驱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则将人民利益实现的重心转移到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上来,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将随之取得更加实质性进展。

人民利益的实现不仅依赖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创造,在根本上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都是通过政策领导而实现的,而党的政策就是要为人民的利益创造更合理的预期。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制定并非头脑中主观想象的、办公室里杜撰的,而应该是走群众路线、通过调查研究而形成的。1943年毛泽东谈党的领导方法时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8]899人民群众的关心和期盼,人民群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领导干部唯有深入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生存,深入细致了解其困难、需求、愿望,向人民群众学习经验、智慧、办法,党的政策制定才有基础、根据和方向。离开党的群众路线、缺乏调查研究的政策指导和工作方法,只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机会主义和盲动主义,给人民群众的利益与事业带来严重损害和无可估量后果。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从正反两面充分证明了的,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必须真正扎牢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奋进的过程,就是向着长远利益满足人民目前利益的过程。目前利益的实现促进长远利益的发展,但是依赖于集体利益的规模和分配。集体利益增加了,个人利益才能随着改善;公共利益增加了,个人福利才能随着增进。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合理分配好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妥善处理私人、公共、全体之间的利益,统筹安排生存、发展、享受之间的利益,关键在于国民经济高质高效持续安全发展,核心在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根本在于党的政策领导英明正确和集中统一。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反对什么和痛恨什么,就防范和纠正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的反对和痛恨构成党的一切行动的警戒线。这意味着人民群众反对什么和痛恨什么,中国共产党就应“防范和纠正什么”[1]。人民群众所反对和痛恨的东西,也就是损害和破坏人民利益实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先进性、纯洁性、高效能为本质规定,能否坚定不移防范和纠正损害与破坏人民利益的现象,不仅影响着人民利益实现的合理预期,而且影响党的形象和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始终着力防范和纠正党内存在的问题,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构成百年奋进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

人民群众所反对和痛恨的,勿庸置疑是人民的对立面,必然妨碍人民利益的合理实现,既需要人民起来批判、反对和抵制,又需要中国共产党自觉地加以识别、防范和纠正。在中国共产党成长成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自由主义盛行,这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同其作永不疲倦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探索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资产主义各方面全方位控制、围堵、颠覆,内部资产阶级思想观念、价值立场、生活习气充斥,这是对付社会主义中国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阴谋,“不靠专政就抵制不住资本主义的进攻”[9]36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伴随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党内“五类问题”“七个有之”积弊甚深,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党的政治建设的宽松软,迫切需要高举全面从严治党的自我革命利器。所有这些可以说都是自由主义的侵害和遗毒,构成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领导人民与之斗争的艰难曲折史。

人民群众所反对和痛恨的东西,必须毫不留情、坚决彻底地予以消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百年探索,不可避免遭遇重大挑战、风险、阻力、矛盾,必须以高昂的斗争精神进行“五个坚决”的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道路开辟的百年奋进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净化、完善、革新、提高历史。从延安整风到“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教育,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在发展中推进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得到鲜明而突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时代,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10]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革命党,既领导革命不断迈向远大革命理想,又自我革命增强领导革命的本领,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法宝。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奋进,不仅不断创造新的革命精神,而且因革命精神而不断创新。革命首先是中国共产党刀刃向内的革命,也就是防范和纠正人民群众所反对和痛恨的东西。在“两个大局”背景下面对新的风险挑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社会革命新征程,尤其必须进行更有实效的自我革命,推进更加深化的全面从严治党,开展更高质量的伟大工程建设,才能防范侵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危险,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真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使我们党史成为中华民族行稳致远的根本依靠。

猜你喜欢

利益革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配偶短线交易利益返还责任的解释论展开
I Love You, Dear China
中国的出行革命
利益与西瓜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