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酒店为主导的复合功能超高层建筑设计实践

2021-01-14詹笑冬

山西建筑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大堂客房建筑

詹笑冬 张 锴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2)

1 概述

“建筑高度的背后,是一个城市的梦想”,全世界高层建筑的奠基人,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沙利文,在100年前就精准定义过建筑高度与城市的关系。在当代中国,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一、二线城市核心区的主角,根据世界高层建筑与城市人居协会(CTBUH)的统计,2018年全世界范围竣工的高度200 m以上的143座高层建筑中,中国独占88座,这一数字几乎是排名第2的美国的7倍,连续23年位居世界之首。

超高层建筑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科学布局的有效结合,同时也是城市资源聚集效应的微观缩影。相比于单一功能的普通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功能复合性也会形成巨大的商业效应。根据统计,超高层建筑的功能占比按比例排序有办公、酒店、商业、住宅及其他功能,且大部分是以办公或酒店为主导的综合体。其中以酒店为主导的复合功能超高层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超高层挺拔极致的建筑高度既与酒店高品质的形象相契合,也给酒店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景观视野和空间体验,另一方面酒店的优质客流和服务也同时能带动超高层其他功能的发展。但超高层建筑集中化、垂直化的建筑特征也给酒店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

本文基于温州开元名都大酒店的设计实践,对这一类型建筑的设计要点和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并回顾具体运用于项目实践时采取的设计策略。

2 超高层酒店的设计要点与设计实践

2.1 超高层酒店与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

由于超高层酒店在建设规模和使用人数的高度集中化,因此对城市环境有着较大影响,超高层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也成为设计开始需要着重研究的课题。

2.1.1遵循上位规划的指导

超高层建筑不仅需要反映自身的特色,还需要考虑作为城市的象征标志,因此设计必须在形体、色彩、体量、高度和空间环境等方面符合上位规划的要求。

在温州开元名都大酒店的设计实践中,项目位于重要的城市中轴线的核心地块,在综合分析周边现状发现:

1)周边大部分建筑为高层住宅,且平均高度在80 m左右;

2)现有公共建筑的高度均低于周边住宅的高度。因此区域内需要一座明显高于周边住宅的公共建筑,在垂直方向形成更好的城市形象展示的作用,综合考虑后决定设计160 m的超高层建筑。除了建筑高度外,项目在立面材质颜色选取暖黄色,与温州市政府、温州博物馆的立面材质相一致,同时与温州大剧院和南侧现有住宅协调,融入周边环境。

2.1.2外部开放空间的营造

超高层建筑的巨大体量会对街道空间带来严重的压迫感,为了缓解建筑的压迫感,一方面需要贴临街道的高层建筑做出适当的退让处理,另一方面在重要的城市界面设计广场等外部开放空间,利用宽阔的广场缓冲超高层建筑在视觉空间上的压迫感。广场还可以增加与城市的接触面,集散人流起到缓解主要出入口交通压力的作用。

在温州开元名都大酒店的设计实践中,在两条城市主干道交汇处的重要城市节点,设计6 300 m2的完全对市民开放的城市广场空间,在为公众提供近人尺度、安静舒适的活动场所的同时,结合商业、酒店入口等商业空间,创造城市景观、建筑与人的活动相互融合的外部开放空间。

2.2 复合功能中各功能模块间的相互协调

有别于独立的酒店建筑,由于超高层建筑往往体量巨大,酒店功能作为整个超高层功能系统的一部分,在垂直方向上与其他功能相互混合穿插,如何梳理与协调酒店及超高层建筑其他功能的关系是超高层酒店设计的要点之一。

超高层出现几种复合功能,各功能区的垂直分布需要综合评估后决定,一般遵循以下规律:1)商业价值高的靠下布置;2)景观要求高的靠上布置;3)使用人数多的靠下布置。通常情况下,商业和酒店公共区的大尺度空间用房,由于商业价值和结构要求,会布置在超高层建筑的裙房内,酒店裙房的公共区和塔楼的客房区竖向分离,通过核心筒相连。以酒店主导的超高层建筑,酒店客房区通常选择塔楼高区布置,一方面是由于客房对高空景观视野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可以利用低区原核心筒电梯的空间,布置客房层布草间等服务性用房。另外相较于办公,酒店层人员密度更低,也更符合人员上下运输及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消防疏散的规律。

在温州开元名都大酒店的设计实践中,复合功能包括酒店、办公和商业三个部分。酒店客房层设置于塔楼高区的22层~34层,酒店客房数392间(自然间),35层为行政楼层,设置套房和行政酒廊。商务办公设置于塔楼低区的6层~9层及11层~20层,由于超高层建筑要求设置避难层,且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大于50 m,因此设计将10层与21层的避难层与设备层相结合,避免损失地上建筑面积。1层~4层的裙房功能为商业与酒店的公共区,其中1层,2层裙房除酒 店大堂外设计为商业功能。3层、4层为酒店的会议、餐饮和健身功能,3层为酒店的会议中心,包括1 300 m2的大宴会厅、750 m2的小宴会厅、400 m2的多功能厅等大空间无柱房间,4层为酒店的全日餐厅、中餐厅、健身中心和室内游泳池,1层大堂与3层,4层功能间通过独立的自动扶梯引流。

2.3 酒店主要功能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展开

较于传统酒店,超高层酒店的主要功能模块在垂直方向展开,主要功能模块包括三大块:1)公共区;2)客房区;3)后勤区。三者需要分区明确但又紧密联系,如何合理设计这三块功能,使其各司其职是超高层酒店设计成败的关键。

2.3.1超高层综合体酒店公共区设计

公共区是高星级酒店内部人流量最大、流线最复杂的区域,是酒店展示自身品牌特色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除客房区外重要的收益来源空间。公共区一般由大堂空间、餐饮空间、宴会设施和康体娱乐空间组成。

超高层酒店大堂一般分为两种模式:1)“地面大堂”模式,主要出现在独立式酒店及综合体的中低层部分,常规为首层大堂,也有经由汽车坡道上至2层或3层大堂落客的情况;2)“地面大堂+空中大堂”的双大堂模式,大堂设置在塔楼高空部分,地面大堂主要起到引导客流的作用,空中大堂为主大堂。空中大堂受限于标准层大小,一般需要控制客房数量不宜过大。

超高层酒店公共区中有特殊的空间结构要求和独立使用需求的功能用房,诸如宴会厅、多功能厅、室内游泳池等大尺度空间,一般设置于建筑的裙房部分。而景观视野和高空体验可以对其商业价值加成的公区用房也有设置于塔楼部分的情况,诸如空中餐厅、行政酒廊、高空室外游泳池等,精心打造可成为酒店的经营亮点。

2.3.2超高层综合体酒店客房区设计

客房区一般面积要占到酒店总面积的50%~60%,是酒店的核心和最基本单元。超高层酒店多以商务散客、会议团队等作为主要入驻群体,根据标准和档次虽有差异,但其中客房的各种功能(睡眠、休息、工作、娱乐、更衣洗浴)基本不会有大的变化。从功能分区看,标准客房可分为四个区域:1)入口区;2)睡眠区;3)盥洗区;4)工作区。所有客房设计都是围绕这四个部分进行,以符合客人的活动规律和舒适性要求。客房的面积、开间和进深取决于酒店的设计标准,一般在设计之初由酒店管理部分作为前置条件提供。国家标准中对客房面积的要求仅为下限值,如最高等级的白金五星不得低于36 m2,实际操作时需要放大考虑。参考美国客房标准中,豪华客房标准为4.5 m×9.1 m。根据经验,一般国内五星级酒店标准客房面积控制在42 m2~45 m2(不含公摊)居多,房间面宽一般控制在4.1 m~4.5 m,当面宽再扩大,增加的面积并不能使房间布局有很大改善,成本却增加较多。

相较于普通高层酒店多样化的客房标准层平面形式,诸如板式、塔式、中庭式、自由形式等,超高层酒店的标准层受到结构形式限制,常规选择塔式标准层平面居多。对于150 m~200 m级别的超高层建筑,总体采用“框筒”结构或“筒中筒”结构居多,“框筒”结构相较于“筒中筒”结构景观面不会被遮挡,因此更具优势。结合客房尺寸和结构柱网的要求,150 m~200 m的超高层酒店的单层客房数量通常在24间~28间,另外由于14间客房是服务员一天标准工作量,所以14间的模数更符合酒店管理的需求。

2.3.3超高层综合体酒店后勤区设计

后勤区是酒店各功能中容易被忽略但又非常关键的部分,该部分功能主要包括四部分:1)动力中心;2)员工区;3)厨房;4)洗衣房。动力中心是各类设备机房集中设置的区域,包括锅炉房、空调机房、变电所、发电机房、水泵房及热水机房等,一般集中设置于地下室靠近核心筒的区域,便于接入核心筒的管井,同时也符合酒店的巡更制度的要求。设计时需要考虑大型设备的安装,在设备运输路径上预留吊装孔和无柱墙体,在设备安装后再浇筑。员工区包括员工更衣、员工餐厅、员工倒班宿舍、员工培训、行政办公等用房。一般为了节约地上建筑面积,集中设置于地下室。厨房由于规范要求明火厨房需要具备自然通风条件,因此明火厨房不允许设置于地下室,酒店一般考虑地下室设置包括装卸区、库房、粗加工和垃圾房在内的中央厨房,地上各个餐厅设置独立的明火厨房,设计时需要考虑送餐电梯上下对应。洗衣房主要送洗对象为酒店布草、客人衣物、员工制服。洗衣房的空间面积和设备安装需求容易低估,由于商用洗衣设备尺寸和功率普遍较大,在设计中需像其他机房的大型设备一样来考虑。部分酒店也会考虑将洗衣工作外包,需要考虑运输车的装卸流线。

3 结语

每一座复合功能的超高层建筑都是一个复杂且极具挑战的项目,从大的城市关系到各块功能的分区和流线组织,从地下室后勤区布局到顶部的停机坪设计,从标准层的核心筒设计到客房平面的细节推敲,处处都有值得仔细研究的课题。这些课题有赖于设计团队本身及设计方与业主、顾问公司、产品供应商等进行有效沟通,成功的作品正是建立在众多的大构思和小细节之上。

猜你喜欢

大堂客房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东宇物流办公大堂空间设计
建筑的“芯”
大堂
酒店智能客房影院系统构建指引
锦江股份:受累七天酒店调整5月Rev PAR增速放缓
第28次瑞典冰旅馆
酒店大堂快题设计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