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汀类+依折麦布在血脂异常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1-01-13陆林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血脂异常

陆林

【摘要】血脂异常主要是指患者脂质代谢异常或者运转异常导致患者血浆内的脂质高于正常水平或者低于正常水平。其中患者主要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同时还包括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疾病。经过临床研究表明降低血脂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时他汀类作为降脂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同时依折麦布作为一种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的降脂药物,这类降脂药物在应用过程中与他汀类药物具有不同的代谢途径,具有很好的降脂效果,下面本文将对他汀类+依折麦布在血脂异常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一个探讨。

【关键词】他汀类;依折麦布;血脂异常

这些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不良血管事件发病概率以及病死率逐渐增加,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以及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血脂异常作为引发不良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血脂异常的临床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他汀类+依折麦布作为两种治疗血脂异常的重要药物,所以近些年来对这两种药物的研究工作一直在持续进行

一、他汀类+依折麦布的作用机制研究

依折麦布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这类药物属于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的一种,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有效抑制患者膳食和胆汁内胆固醇的吸收,对治疗血脂异常中的高胆固醇血症有着重要作用。人类血浆中的胆固醇主要分为两个来源,其中第一条途径就是人体可以通过肠道吸收膳食和胆汁中的胆固醇,其中另一条途径就是人体内的肝脏和外周组织合成胆固醇。依折麦布这类药物在治疗中,通过附着于患者的小肠绒毛刷状边缘从而达到抑制患者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作用,使患者胆固醇向肝脏中的转运能够得到不断减少,达到降低患者肝脏内胆固醇储存量的治疗目的。

他汀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降低胆固醇的重要作用,所以这些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血脂异常患者,但是对这类药物进行研究就可以发现这类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其中主要表现为可能会对患者的肝肾造成损伤从而引发患者出现肌肉疼痛等症状,这就表明在进行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根据风险对这类药物进行慎重选择。同时在临床研究中也发现部分血脂异常患者在使用常规剂量的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后,未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其中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血脂水平依然存在异常。同时在研究中通过加大剂量也未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加大剂量导致患者的副作用明显增加,这就表明在进行患者的治疗中部分患者很难承受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在不同品种的他汀类药物治疗中,虽然对治疗效果略有差别,但是采用常规剂量的他汀类药物进行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中,整体治疗效果未发现明显区别,所以在常规药剂量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他汀类药物的种类想要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很难实现。

二、他汀类+依折麦布的降脂作用研究

由于他汀类药物在进行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所以近些年来在进行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建议使用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所以对联合用药用于治疗血脂异常患者就变得尤为重要,通过不断地研究表明,他汀类+依折麦布联合进行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与单一用药相比更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采用依折麦布进行血脂异常患者的基础上,通过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整体超过20%~25%。经过临床研究发现,采用10毫克他汀类+10毫克的依折麦布进行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總体的治疗效果与单独使用80毫克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相当。所以研究结果表明在他汀类+依折麦布进行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中,整体的降脂效果要明显优于采用单一药物进行患者的治疗。

三、他汀类+依折麦布的抗炎性作用研究

经过研究表明他汀类+依折麦布在进行血脂异常患者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在进行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研究过程中,通过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A组每天给予40毫克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B组每天给予患者10毫克他汀类药物加10毫克依折麦布进行治疗,经过12周的治疗过程后,通过对患者血浆内8-epiPGF2a的含量进行检测,发现两组患者8-epiPGF2a的含量都得到了明显降低,并且未发现显著差异。所以经过研究表明他汀类+依折麦布在进行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重要作用,这就表明采用他汀类+依折麦布进行血脂患者的治疗中,不但具有很好的降脂作用,同时还具有抗炎性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四、他汀类+依折麦布的安全性研究

这些年来,随着我国对他汀类+依折麦布治疗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研究不断深入,我国学者对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以及联合用药的安全性越发重视。其中他汀类药物在进行血管异常患者的治疗中主要的不良反应就包括,患者在治疗中会出现消化不良、胃肠不适、头痛、肌肉痛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紊乱不良反应,同时这类症状在治疗过程中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大多数血脂异常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有着严重影响。所以近些年来我国有关学者一直在加强对他汀类+依折麦布的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实验研究中表明,在对血脂异常患者治疗中采用80毫克与40毫克进行治疗,在研究病例中有10%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严重升高,严重者高于正常上限三倍左右,其中在研究病例中有4%患者的肌酸激酶明显增高,这就表明他汀类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剂量会对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近些年来我国有关规定也明确规定再进行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每日的他汀类药物服用量不得超于40毫克,这就表明我国在进行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中不得采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进行临床治疗。所以在进行血脂异常患者治疗中采用联合用药方式进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经过研究表明采用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中,并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他汀类+依折麦布在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好。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进行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他汀类药物对降低血脂异常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具有重要疗效,所以依然是治疗血脂异常患者的基础用药。然而在研究中证明,很多患者在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过程中未取得预期效果,同时大量用药会导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增加,所以近些年来我国对他汀类+依折麦布的联合治疗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采用这种联合用药方式进行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具有很好的降脂效果,同时还能有效避免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汪玉君,宋巧凤,王希柱.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脂、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18):3172-3174.

[2]王京.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老年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7):2532-2534.

[3]林凯,肖映珠.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类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胆固醇代谢的影响[J].北方药学,2021,18(3):47-48.

[4]盛莉.老年血脂异常诊治的最新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23(1):1-3.

[5]施方园,崔翰斌.依折麦布联合他汀与单纯他汀强化对冠心病高危/极高危患者的调脂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荟萃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9,35(11):983-991.

[6]张梦柯,刘地川.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药物选择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14):2228-2231.

[7]马晓菲,郭俊荣.依折麦布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11(04):491-492+495.

[8]李慧芳,杨贵荣,杨长春.非他汀类药物治疗血脂异常的实践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9,9(24):44-48+92.

[9]杨舒婷,郭文玲.非他汀类调脂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14):2120-2123.

[10]张鸣.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脑卒中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7):2383-2384.

猜你喜欢

血脂异常
COPD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运动康复效果随访研究
芎芍胶囊治疗心血管病研究进展
老年人血脂异常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血清胱抑素C关系的临床研究
社区老年人血脂异常体重指数及不良生活方式与慢性病的关系
社区对血脂异常人群的干预模式
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联合检测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加减茯苓饮联合八段锦治疗高脂血症30例疗效观察
老年血脂异常112例血脂达标情况分析
北京八角社区成人血脂异常的流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和代谢性危险因素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