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技能培养

2021-01-13李华

关键词:劳动教育

李华

摘要:劳动教育强调在丰富学生劳动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让学生在习得技能、提升技能、创新技能的经历中成为爱劳动、会劳动的人。特色主题活动“香囊溢出端午情”采用了直观讲解、演示分析、激活生成的方式,有效传授劳动技能、夯实劳动技能、创新劳动技能。

关键词:劳动教育;劳动技能;直观讲解;演示分析;激活生成

劳动教育强调在丰富学生劳动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让学生在习得技能、提升技能、创新技能的经历中成为爱劳动、会劳动的人。本文以学校特色主题活动“香囊溢出端午情”为例,阐释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的相关做法。

一、在直观讲解中传授劳动技能

明确让学生习得什么技能、如何习得此技能,是劳动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较为发达,教学适合通过特定的情境,在直观讲解中向他们传授技能,使其在具体的情境中习得所需的技能。

在“香囊溢出端午情”的主题活动中,基于内容指向六年级的手工制作——缝制端午香囊,笔者为学生设定了“练针法”和“看图纸”两项技能的习得目标,这也是缝制香囊的前提。学生在四年级的劳动技术课上就接触过针法,于是,这节课的起始阶段,主要是带领他们复习旧知,练习穿针引线和基本针法,随后动手操作,激活劳动技能。四年级的缝沙包课上,学生已经掌握了明攻针、回针、暗攻针以及锁边缝、包边缝的针法,了解了“裁剪—对折—缝合—翻面—装沙子—封口”的缝制流程。现在重温这些针法,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要尽快投入针法练习中。此时,笔者没有让他们立刻动手,而是先出示四年级劳动技术教材中缝制沙包的相关图片,让他们回忆四年级下学期在劳动技术课上习得的针法,从而唤起劳动技能。学生很快就想起了明攻针、暗攻针、回针、包边缝、锁边缝等几种基本针法,纷纷回到了四年级劳动技术的课堂现场。有的说,自己当时用明攻针和包边缝缝制了一个沙包,虽然样子不够好看,但是一点沙都没漏,玩了好久;有的说,班里某某同学的暗攻针和锁边缝技术特别高超,缝出来的沙包是班级公认最漂亮的;有的说,班里某某同学教会了他锁边缝,现在自己已经能独立缝制像样的沙包了;还有的说,如果能将几种基本针法结合起来缝沙包,肯定能缝出最完美的沙包……

看到学生都已经初步掌握了缝制的基本针法,笔者告诉他们:“新时代的我们,要有‘能劳动’的品质,还要有‘会劳动’的能力。你们现在已经掌握了基本针法,这是具备了‘能劳动’的品质,但不代表你们‘会劳动’。本次活动,我们还要接触新的针法,并试着将之前已经掌握的基本针法融入我们的缝制,做出自己喜欢且理想的端午香囊。”本节课缝制的端午香囊和四年级缝沙包的原理是一样的,但缝法略有不同:除了会用到缝制沙包的基本针法以外,还要用到皮绳缝制法和三角粽型立体缝制法,这些都是本次活动需要掌握的新技能。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教师也不能像四年级时手把手地教,而是要放手让他们自主学习。这节课上,笔者利用DIY材料袋里的图纸资源,引入“学看图纸”的方法,让学生按照图纸的提示习得新技能。图纸展示了“六步法”:第一步,将布条正面对齐,反面朝外,将缝线尾部打结准备缝制;第二步,将反面对折处缝合起来,尽量细密均匀,这样里面的香料不易漏出;第三步,将反面另一侧也缝起来,并把绳子打结的一头塞入头部空隙中,细密缝起来;第四步,缝好两侧以后将内部翻折出来,这样里面的缝针就看不见了,然后装入香料;第五步,将剩下的开口虚线圈的两角按箭头方向叠合成粽子形状,再将布向内对折叠合少许,然后缝合;第六步,缝合完毕以后,线头打结。“六步法”中的第二步和第三步要用到平针缝法,第五步要用到藏针缝法。

活动开始前,笔者先让学生检查自己的DIY端午香囊材料制作包,看材料包中是不是已经有足够的布料、艾叶、皮绳、针线、制作图等。准备就绪后,笔者鼓励学生先谈谈看图纸的方法。爱做乐高的学生认为图纸一般都会把制作的步骤写得很清楚,有时还会标注注意事项,因此只要按照图纸的步骤和制作方法做就可以了;做事严谨的学生提醒大家要注意看清每个字,好好理解每个步骤的意思;做事讲求次序的学生建议按图纸提供的制作顺序一步一步地缝制香囊,还要关注重难点。笔者又对“六步法”中介绍不明确的地方做了简单的解释,确定学生都理解后,便决定放手让他们“按图索骥”去体验缝制的快乐和自由。

穿针引线、基本针法主要考查学生的精细动作和技能,以及手眼协调能力。有研究证明,学生穿针成功平均需要11次,最多需要24次。在动手实践过程中,笔者还充分调动学生之间的伙伴学习,让针法掌握得好的学生传授经验,现场演示、指导。经过互帮互学、反复练习,学生最终熟练掌握了此项劳动技能。

二、在演示分析中夯实劳动技能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如果课程内容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顿悟”;如果内容比较复杂,不如让他们犯错,然后再反思总结。当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劳动技能但领会并不很深刻,且会出现较多问题和错误时,教师可以采用演示分析的方法,及时展示学生的问题和错误,同时引领学生一起分析,对于夯实学生的劳动技能是大有裨益的。

在“香囊溢出端午情”主题活动的看图纸、练针法环节,笔者安排演示分析图纸的环节,先让学生“纸上谈兵”——看图纸练针法,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自由缝制,检测其是否真正理解了图纸提供的缝制方法。事实证明,大部分学生对图纸上的文字理解有所偏差,并不像解图时说得那样清楚明白。理解有偏差,在缝制的过程中就必然会出错:有的忽略了图纸细节,有的没有完全掌握缝制技巧,有的“误译”了图纸的说辞……错误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把学生的这些错误相机融入教学,化错误为正确,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就是引导学生找出错误的根源,让学生在消灭错误的体验中加深对缝制门道和细节的理解,同时从他人的错误中吸取经验,增强对同类错误的警觉和防范意识。

围绕学生缝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演示分析时,笔者让学生拿出自己做好的香囊,先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讨论。小组成员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然后在组长的带领下讨论缝制时存在的问题,填写问题清单,再共同商议解决办法。待各个小组梳理清楚问题并初步找到解决方法后,再在班级内展开讨论。笔者演示某个小组呈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要求其他小组的成员听后补充。讨论非常热烈,缝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逐层“浮出水面”:艾叶装少了,导致香囊干瘪,很难看;图纸中建议面料的正面要对折,有学生却折反了,香囊就不好看;有学生折对了,两边缝好后却没有翻面,香囊表面凹凸不平;缝合的要求没有理解透彻,所以把三角粽子形的香囊缝成了方形的口袋;忘记缝挂绳了,或者忘记打结,导致挂绳脱落;缝制过于粗糙,针眼太大,香囊縫好后里面的艾叶漏了出来。这些错误,有的是因为忽略了图纸中细节,有的是因为缝制技巧的欠缺……再次回到图纸寻找错误的根源,学生发现:香囊填充要紧实;收口要美观;翻面要整形;皮绳打结时要把结留在布边外,这样结就能起到固定的作用,还很美观;底端的皮绳也要缝几针,这样就更牢固了;针脚要细一些、小一些,艾叶放进去后才不会漏出来;缝制时回针比明攻针更加合适;三角封口的时候要把布往里翻,再缝,就会很好看了……

疑为思的起点,思为悟的动力。常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不想让学生出错,所以反复讲解知识点、重难点。殊不知,一味地灌输,只会让学生错得更多,而且错了以后也没有悟出所以然,以后还会一错再错。在演示分析中指导学生逐层试错,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制作图纸的理解,讓学生攻克了缝制香囊的重难点;另一方面,他人的错误也增强了学生对错误的警觉和防范意识。在演示分析过程中,学生产生疑惑,互相启发,自我反思;及时走出误区,踏上正途,提炼出了缝制香囊的要领,夯实了劳动技能。成本不高,收获却出乎意料地大。

三、在激活生成中创新劳动技能

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行”是知识的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学生在夯实技能、提升认知之后,就具备了创新的根基。这节课上,教师以演示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反复试错,就是在落实陶行知所说的“行”。学生在持续的体验反思中获取了新“知”,寻到了失败的改进方法,就做到了“知行合一”。后续教学中,教师又鼓励学生及时展示想法,并有意识地对即时生成给予点拨,培养创新意识,帮助他们创新劳动技能。

在“香囊溢出端午情”的主题活动中,演示分析环节后,笔者又让学生第二次缝制香囊。缝制之前,笔者让学生再次总结缝制经验,明确本次的制作要求:先是按照图纸揭示的步骤缝制香囊,然后汲取教训,不犯第一次缝制的错误;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争取在完美缝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实践证明,第二次缝制时,学生的缝制技能得到了很大提升,各种针法灵活运用,看图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最后创意物化出的端午香囊几乎个个都是精品。而且,在缝制过程中,有的学生考虑到了布料缝制时的图案拼接、布料颜色和线色和谐搭配,给了课堂一个意外的生成;有的学生给香囊缝上了流苏;有的学生把美好的祝福语绣在了香囊上……创意不断,惊喜连连,学生的创造思路完全打开了。而对于他们的这些生成,笔者又给出了针法更精致、图案更精美、造型更美观、语言更灵动等指点,让学生的劳动技能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

一次看似简单的主题活动,从“动脑想”和“动手做”两个层面让学生接受了较为全面的劳动教育。在学生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把劳动技能的培养放在第一位。缝制香囊过程中涉及的针法、看图等劳动技能,为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出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奠定了基础。学生创造出一个个精美的香囊,展现了令人叹服的创造力。主题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劳动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劳动品质,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少年儿童需要具有能劳动、会劳动、想劳动、爱劳动、自觉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习惯和品质,需要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厚滋养,需要先进的劳动文化的熏陶。只有建立劳动教育长效发展机制,重视劳动教育,践行劳动教育,才能让劳动成为一切幸福的源泉。

*本文系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建构的研究”(编号:L/2020/107)、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儿童问学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DHA2103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
孩子的劳动教育应从家庭教育中抓起
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
新时期幼儿劳动教育研究
“动”与“不动”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谈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