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VAR模型的新疆“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实证研究

2021-01-13孙婉晴喻晓玲张茜茜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总产值旅游业新疆

孙婉晴 喻晓玲 张茜茜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农业+旅游业”融合是乡村振兴新模式,通过发展旅游,培育农旅融合产业,开发农业农村生态资源及乡村民俗文化,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可以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升级,从而很好的解决三农问题。新疆具有生态资源优势、农产品优势、历史文化优势和民俗风情优势。目前新疆农旅融合发展正处于新业态,2020年,新疆将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提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全域旅游中的贡献率,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已制定《2019年“农业农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方案》,为新疆“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带来好机遇。通过在知网搜索,我国目前农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农业+旅游业”产业融合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旅游产业融合的实质是因行业间发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最终形成新的产业体系[1]。罗自力等[2]研究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为其他学者在研究农业与旅游业可持续性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纳慧[3]认为宁夏“旅游+农业”模式能推动全域旅游促进新型农业发展。此外,杨慧玲等[4]通过构建模型,从根本上形成“创意农业+旅游业”融合模式可持续发展路径,为其他学者在理论视角上提供新思路。刘霞[5]针对河南省旅游业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存在对消费的路径依赖现象提出了建议,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过程提供经验参考。黄芳[6]从时空角度对农旅协调发展程度进行研究,针对各地旅游业、农业实际情况,提出了差异性的农旅协调发展对策:旅农共进、以旅促农和以农带旅。周蕾等[7]对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业进行定量分析,并为其他学者构建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参考。王丽芳[8]依据产业融合理论对山西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路径。钟漪萍等[9]从全国层面优化东部、中部、西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农旅融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传导路径。此外,乔钥[10]、刘洁卉[11]、吴清等[12]分别针对广西、河北省、湖南省农业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提出合理优化旅游资源,为其进一步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学者们因地制宜对农旅融合发展的基础、优化旅游资源、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研究,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分别给出了建议。

另一方面是对农旅融合发展情况运用VAR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唐德祥等[13]在Granger因果检验下,证明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业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此外,夏杰长等[14]也发现中国农业和旅游业存在相互促进的双向关系。但是,薛海波等[15]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耦合协调模型中,研究结果发现沂蒙山区特色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度不高、整体协调性较差等问题。苏飞[16]在构建VAR模型时发现徐州农业对旅游业贡献较大,旅游业对农业发展作用不明显。但贺文等[17]在研究农林牧渔业总值与旅游动态关系时发现,农林牧渔业总值对旅游业影响较小,说明不同区域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研究成果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们在研究不同区域农业与旅游业间的关系成果颇丰,但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特性。新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正处于成长阶段,本文通过引入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来研究新疆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推动新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在选取变量指标时,衡量农业发展水平指标有农林牧渔总产值、农业投入情况、农业现代化技术水平等,新疆农牧业资源丰富,农林牧渔总产值可以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可作为衡量新疆农业发展水平的指标。旅游业发展水平指标有旅游总收入、国内外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更能代表旅游业发展水平,苏飞[16]、贺文等[17]在研究农业与旅游业发展模式时均用到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入境游客人数指标,但唐德祥等[13]采取指标是只用到入境游客人数,为了确保变量选取的客观性,考虑到新疆游玩的境外游客主要是感受新疆的异域风情文化,国内游客与休闲农业相关性较大,入境游客人数可作为参考,因此选取新疆2002—2018年农林牧渔总产值(AVF)、国内游客人数(T)、入境游客人数(RAT)旅游总收入(TR)的数据,建立VAR模型。考虑到所用数据均为时间序列数据。对数据取自然对数,以消除异方差的影响,不会改变相关变量间的动态关系,能够通过得到的回归方程,反应因变量受到自变量影响的变化程度。通过软件Eviews7.2对新疆“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文中数据均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

2 实证分析

2.1 模型设定

1980年西姆斯将VAR模型引入经济学中,推动了经济系统动态性分析的广泛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建立模型,VAR模型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来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式(1)为VAR模型的表达式:

式(1)中:Pt是n维内生变量的列变量,Zt是g维外生变量列向量;k和l为滞后系数;T为样本个数。n×n维矩阵A1,...,Aw和 n×g维矩阵Mk,...,ML是待估系数矩阵,μt是n维扰动列向量。

2.2 单位根检验

首先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在表1中,对原时间序列数据农林牧渔总产值LNAVF、国内游客人数LNT、入境游客人数LNRAT和旅游总收入LNTR进行第一次单位根检验,得到原时间序列变量LNAVF、LNT、LNRAT、LNTR的t值分别为-1.991、1.178、-1.963、1.261,均大于在各置信水平的临界值,所以原时间序列变量为非平稳序列。对其进行二阶差分检验,DLNAVF、DLNT、DLNRAT、DLNTR的P值分别为0.004、0.009、0.000和0.022,都小于0.050,即这三个变量均为二阶单整序列。

表1 变量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2.3 模型滞后期确定

在VAR模型中,一般根据AIC、SC同时最小选取最佳滞后阶数,结果如表2。从表2可以看出,最佳后阶数为1阶,从而建立VAR模型,方程如式(2)所示。

表2 VAR模型滞后阶数检验结果

2.4 协整检验及模型稳定性检验

由于样本量较少,为检验农林牧渔总产值LNAVF、国内游客人数LNT、入境游客人数LNRAT、旅游总收入LNTR4个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采用Johansen检验对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如表3。

表3 Johansen检验结果

从表3可知,在5%显著性水平下,农林牧渔总产值LNAVF、国内游客人数LNT、入境游客人数LNRAT、旅游总收入LNTR这4个变量不存在协整关系其迹统计量为87.689,大于其临值47.856,拒绝4个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4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整理得到一个表达LNAVF、LNT、LNRAT、LNTR之间关系的协整方程如式(3):

从式(3)可以看出,模型R2值为0.927,接近于1,表明模型拟合优度较好。根据协整方程说明农林牧渔总产值LNAVF、国内游客人数LNT、入境游客人数LNRAT、旅游总收入LNTR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当旅游总收入与入境游客人数保持不变时,国内游客人数每增加1%,农林牧渔总产值平均增加0.89%,说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光的增加,国内游客对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应不断提高农旅融合的发展水平。近年来,走进新疆乡村旅游的游客人数增加,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增加乡村旅游居民收益,新疆凭借异域风土人情,农村居民开设农家乐,打造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村,形成特色小镇,实现新疆农业与旅游多元化发展。当国内游客人数与旅游总收入保持不变时,入境游客人数每增长1%,农林牧渔总产值增加0.019%,说明入境游客人数对休闲农业发展作用有限,国内游客人数对休闲农业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因为到新疆游玩的境外游客主要是感受新疆的异域风情文化,所以国内游客与休闲农业相关性较大。当国内游客人数和入境游客人数保持不变时,旅游总收入每增长1%,农林牧渔总产值减少0.16%,说明新疆各地州发展乡村旅游水平各异,景区旅游地人口流动量大,休闲度假旅游有很大的季节性,淡季旺季旅游收入差异明显,农村居民收入不稳定。此外旅游活动必然引起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道路规划不合理、垃圾堆积等问题,后续治理成本加重农村居民负担,导致居民对农业旅游投入积极性较差。

由于农林牧渔总产值LNAVF、国内游客人数LNT、入境游客人数LNRAT、旅游总收入LNTR为非稳定序列,对各变量进项二阶差分后为平稳序列,为检验所建VAR模型的稳定性,对该模型进行单位根检验。由图1可看出,所有根均落在圆内,即所有单位根的特征值都小于1,模型稳定效果良好。

图1 VAR模型根模显示图

2.5 误差修正模型

为消除模型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以及增强模型的精确度,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VECM)来分析新疆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短期波动关系来弥补长期静态模型的不足,见表4。表4中,新疆农林牧渔总产值LNAVF、国内游客人数LNT、入境游客人数LNRAT、旅游总收入LNTR的短期误差修正模型的具体结果。由估计结果可知,国内游客人数LNT、入境游客人数LNRAT在短期内对农业发展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国内游客人数对农业发展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说明随着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国内游客人数近五年来呈井喷式增长,各种旅游新业态涌现而出,“旅游+”业态精彩纷呈,为农业与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外游客纷至沓来,为农业与旅游发展带来无限生机。

误差修正系数ECM(-1)反映了国内游客人数LNT与旅游总收入LNTR当期对上一期的误差调整,国内游客人数与旅游总收入的误差修正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其误差修正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反映其对均衡偏离的修正速度。表4中,国内游客人数LNT与旅游总收入LNTR分别以0.499、0.563的速度对其上一期误差进行调整,来维持农业发展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总体而言,旅游业发展对农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表4 误差修正模型检验结果

2.6 Granger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用于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上述协整检验只能说明农林牧渔总产值LNAVF、国内游客人数LNT、入境游客人数LNRAT、旅游总收入LNTR4个变量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用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4个变量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如表5。

表5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由表5可知,在滞后一阶时,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国内游客人数和入境游客人数是农林牧渔总产值的Granger原因,说明旅游业发展带动了农业发展,但新疆“农业+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农业对旅游业的带动促进作用有限。旅游总收入与国内游客人数和入境游客人数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旅游收入变化不会导致游客人数发生变化,但是随着游客增加,促进了新疆旅游业的发展,截止2019年,新疆旅游收入已达3 400亿元,旅游人次突破2亿,同比增幅超40%,新疆旅游迎来大好势头。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短板,与城市相比供给量不足,缺乏旅游资金投入。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亟待提升,农村旅游交通问题影响游客的满意度,政府应合理规划旅游资金,加大对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规划合理的交通路线,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在滞后两阶时,旅游总收入和农林牧渔总产值分别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旅游总收入和农林牧渔总产值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说明近年来新疆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传统农耕文化升级,农区变景区,据悉,2020年,新疆将力争全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占旅游接待人次比重超过30%,农牧民将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改善村容村貌,增收致富。

在滞后三阶,旅游总收入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双向因果关系更加明显,从长期来看,新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

2.7 脉冲响应

在模型稳定的前提下,脉冲响应可以反映变量间的动态特征,模型为

式(4)中,ε1tε2t是扰动项。

使用渐进解析方法计算农林牧渔总产值、旅游总收入、入境游客人数、国内游客人数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其中L2为脉冲响应曲线,L1、L3分别为正负标准差,追踪时期数为8期,本文根据脉冲响应曲线L2,来反映旅游总收入、国内游客人数、入境游客人数和农林牧渔总产值分别对旅游总收入、国内游客人数、入境游客人数和农林牧渔总产值冲击变化的响应函数,部分结果如图2~图7。

图2 旅游总收入对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冲击

图3 国内游客人数对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冲击

图4 入境游客人数对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冲击

图5 农林牧渔总产值对旅游总收入的冲击

图6 农林牧渔总产值对入境游客人数的冲击

图7 农林牧渔总产值对国内游客人数的冲击

图2中,在给定旅游总收入的标准差冲击后,旅游总收入(LNTR)对来自农林牧渔总产值(LNAVF)信息的响应数值从第一期到第二期上升,在第二期到第五期,出现小幅度下降,第五期后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在前期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程度较低,农村居民对于农旅融合带来的旅游收入感知性较差,新疆农村居民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尤其在南疆贫困地区更为明显,无法合理规划经营管理资金的投入。在图3中,国内游客人数(LNT)对农林牧渔总产值(LNAVF)信息冲击的响应数值在前五期呈下降趋势,随后几期呈上升趋势。这说明,近年来是随着国内游客闲暇时光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高度重视新疆乡村旅游的发展,新疆各地州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采取“景区+农家”、“农家+游购”、“民宿+文化”等一系列发展模式,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在图4中,入境游客人数(LNRAT)对来自农林牧渔总产值(LNAVF)信息的响程度在第一期到第三期之间缓慢上升,在第三期以后缓慢下降在第七期时趋于稳定。这说明入境游客主要是感受新疆的异域风情文化,对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促进作用有限。在图5中,农林牧渔总产值(LNAVF)对旅游总收入(LNTR)的影响程度一直处于负值,说明农业对旅游业带动作用不明显,这与Granger因果检验一致。在图6中,农林牧渔总产值(LNAVF)对来自入境游客人数(LNRAT)的响应程度在第六期达到最大值,第7期第8期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新疆农业旅游对入境游客吸引力有限,在融入新疆地域特色的同时,可以借鉴参考国外先进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在图7中农林牧渔总产值(LNAVF)对来自国内游客人数(LNT)的响应程度,在前四期为负值,在第4~8期处于微弱水平,说明农林牧渔总产值增加并没有导致国内游客人数的增加。这说明农业与旅游业发展模式仍然存在问题,新疆各地州应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战略,结合新疆异域风情文化,打造独一无二的休闲农业旅游景区,提高新疆各地区旅游景区知名度。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VAR动态模型,分析新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情况,得到如下结论:

(1)新疆农业与旅游业存在长期互动关系,从带动作用来看,旅游业对农业拉动作用比较明显。提升新疆农业产业层次,综合利用新疆的资源优势,在尊重农业产业功能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旅游资源,推出乡村康养、家庭亲子、田园旅居、农家乐、休闲观光等旅游新业态,打破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推动旅游业供给升级。

(2)从协整检验结果可看出新疆目前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水平不高,国内游客人数的增加能极大带动休闲农业的发展,但农业对旅游业发展作用不是很明显,说明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农业缺少整体规划,文化理念挖掘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众所周知,新疆农牧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迷人,传统农业观光已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应扩大农旅融合的广度,注意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旅游服务质量。由于新疆地域辽阔,部分地区交通不发达,路途遥远,此时要合理规划交通路线,迎合旅游消费者需求,提升游客满意度。同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搭建更多平台,促成科企成果对接转化,将突出新疆民族文化特色农副产品开发为旅游商品,建立特色农业旅游产品品牌,充分发挥研发策划以及营销推广能力,创新农旅融合产品形式,在农旅融合的各个阶段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3)在Granger因果检验下,从长期来看新疆旅游业与农业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二者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但旅游总收入对农业发展作用不明显,说明存在缺乏政策指导,服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完善政策支持,规范服务管理,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强化金融扶持,解决休闲农业发展中融资难的问题,支持旅游景区基础建设,改善接待服务环境,鼓励农民创业,开发农业发展新模式,强化农业从业人员对服务礼仪、住宿服务、行业规范的培训,培养一批拥有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劳动力人才,实现管理规范化和服务标准化。

3.2 讨论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近年来新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程度不断提高,随着入疆游客人数的增加,推动了新疆农业旅游的发展。但新疆农业的发展仍然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在融合发展模式、交通路线规划、农业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资金投入、农村居民素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新疆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为此,无论是政府、经营主体还是居民个人,各利益主体都应积极为新疆农旅融合发展贡献力量,因地制宜,整合资源,规范服务,结合各地特色,打造各地区农业旅游品牌,实现农旅深度融合,确保农业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不足之处,选取指标较少,根据实际情况,还有很多影响新疆农业与旅游业发展因素,引入更多因素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程度,从而更好地提出针对性建议。

猜你喜欢

总产值旅游业新疆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实证分析
政府间合作与区域旅游业发展——以构建辽西区域旅游业为例分析
2014年中国网络视听产业总产值预计达378.4亿元
陕西林业总产值今年将突破千亿元
陕西有色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90亿元
7月陕西省工业总产值增长由负转正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