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护理

2021-01-12郭小莹李春亚赵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00期
关键词:栓子患肢溶栓

郭小莹,李春亚,赵静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管外科,广东 广州)

0 引言

深静脉血栓作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是指血液正常运行不畅,于深静脉管内非正常凝结诱导的血液回流障碍,以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严重危害患者机体健康,潜在危害较大,易导致血栓脱落,诱导肺拴塞情况发生,是导致深静脉血栓死亡的主要因素,危害患者生命安全。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诱发因素较多,与高血脂、高血压、手术治疗具有高度关联性,以中老年患者、长时间卧床患者为高发人群,严重危害患者机体健康,增加患者治疗费用。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临床护理常见不良事件,随着临床医疗事业快速发展,针对临床护理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规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临床护理开展重要举措;同时,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开展有效的护理管理尤为重要[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笔者单位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探查对象,共计62例,采用电脑抓阄方式均分小组,观察Ⅰ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23-70岁,均龄(43.08±1.18)岁;观察Ⅱ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27-67岁,均龄(4.93±1.22)岁;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提示可于下文开展分析(P>0.05)。

1.2 方法

观察Ⅰ组患者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期间,辅以传统护理干预,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指导患者进行体位摆放,加强对患肢皮肤温度的监测,避免栓子脱落。

观察Ⅱ组患者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期间,辅以全面护理干预,(1)对症护理:加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肢保暖防寒,建议患者穿着棉质宽松衣物,避免压迫血管组织,对患者下肢皮肤进行清理,确保皮肤完整性,避免创伤、感染等情况发生;指导患者患肢摆放,针对急性期患者,要求将肢体抬高,避免患者自主移动,以免导致栓子脱落情况发生,要求其患肢抬高角度需高于心脏平面20cm左右;于患者疾病治疗期间,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禁止按摩及热敷患肢,以免导致栓子脱落;予体位制动,指导患者进行轻微踝关节屈曲运动及指关节屈伸运动等,促使下肢血液正常回流,减少血液淤堵情况,可有效延缓血栓因子的发展;并适当使用弹力袜及弹力绷带进行应对,避免栓子脱落,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床下活动,要求患者下床站立时间不宜过长,建议以脚尖着地为主,于站立期间指导患者进行腓肠肌收缩,加强肛周组织管理,有效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并加强肢体监测,评估其患侧皮肤颜色,可采用按压检测的方式,观察颜色转红用时,予以超声检查,针对其患侧皮肤回声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若发现异常,及时联系主治医师进行针对性治疗干预,若发现患者经一系列治疗后病情无转归,需及时评估患者机体状况,开展有效的溶栓治疗,避免病情延误[2,3];(2)溶栓治疗:溶栓治疗为侵入性操作,于临床治疗期间需考虑患者受原发疾病因素的影响,避免加重患者机体创伤,降低静脉穿刺对静脉血管的损伤,减少穿刺次数,可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方式,以便长时间进行治疗,避免长时间反复穿刺导致血管损伤等情况发生;并观察其组织回血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合并出血症状,例如血尿、血便、牙龈出血、鼻出血等情况,告知溶栓药物使用常见不良反应,若发现药物应用不良反应,及时联系主治医师进行针对性治疗干预,并定期针对患者机体凝血指标进行监测,主要监测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评估患者凝血功能,若发现功能异常,需开展联合治疗干预,并加强对患者生命指定的监测,若患者合并心率失常、呼吸困难等情况,需高度怀疑是否合并肺栓塞情况,及时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开展有效的抢救措施[4];(3)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以长期卧床患者为主,患者发病后需肢体受限,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患者于发病后受其原发疾病及治疗因素的影响,易导致恐惧、悲伤、绝望的情绪发生,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治疗进程,需针对疾病基础知识及临床治疗情况,开展有效的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知识的科学了解,针对临床先进研究、优秀的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讲解,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不良心理状况[5]。

1.3 评价标准

予以患者B超评估患肢学流动和力学指标,评估血栓治疗有效性;

借助门诊满意调研表,对患者于护理技能、护患关系、仪表态度等维度满意情况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统计

观察Ⅰ组无效人次7例,有效率77.42%,观察Ⅱ组无效人次1例,有效率9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统计(n,%)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研结果分析

观察Ⅱ组患者于护理技能、护患关系、仪表态度等维度满意评分均显著高于观察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研结果分析(±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研结果分析(±s,分)

组别 n 护理技能 护患关系 仪表态度观察Ⅱ组 31 91.35±8.14 90.58±8.06 89.97±8.11观察Ⅰ组 31 72.53±5.51 70.15±5.34 71.80±5.27 t 8.625 8.817 8.501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多见于手术治疗、严重创伤患者,为临床护理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伴有明显浅静脉曲张、肿胀、疼痛等情况,易加重患者病情,对临床治疗要求较高,需开展有效的溶栓治疗对策,以避免栓子脱落,诱发肺拴塞,以免危害患者机体健康。考虑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诱发机制较为复杂,与先天性疾病、获得性疾病具有高度关联性,其临床潜在危害性较大,需依据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见因素开展有效的治疗应对[6,7];据临床LOgistic非线性回归因素分析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独立风险因素与肥胖、瘫痪、长时间卧床、血管损伤具有直接关联性,需于临床治疗期间充分明确疾病起病规律及诱发因素,开展有效的护理指导,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以加速疾病进程,提高临床护理开展针对性,为临床溶栓治疗提供帮助[8,9]。

综上,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辅以全面护理对策,可为疾病治疗增效,促使疾病早期转归。

猜你喜欢

栓子患肢溶栓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空气波压力仪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对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研究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留守儿童栓子
蓝狐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