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综合评估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2021-01-12陈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00期
关键词:心衰入院住院

陈冉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太仓)

0 引言

老 年 综 合 评 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是在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背景下应运而生的。CGA不只针对疾病本身,也注重对患者整体情况的评估和干预。其在老年患者的病情评估、风险筛查、计划制定、疗效监测、预后随访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是“以人为本”医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老年医学的标志性技术。CGA作为老年综合征的综合管理中的疗效观察指标之一,工作目的是通过不同的初筛工具,多维度、多方面地判断确诊患者是否合并有老年综合征。本研究采用CGA综合评估对入选的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实施干预,并多维度、多方面的对其心理、躯体、功能及社会状况等进行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制订个性化干预措施,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100例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的诊断标准[1]并在入院后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 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排除标准:患有危急重症的如严重感染、恶性肿瘤晚期、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功能、病程、并发症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本次研究是在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下进行的,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通过了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

2 方法

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老年患者评估,如一般状况、跌倒风险、自理能力,实施常规干预措施。

2.2 观察组

2.2.1 老年综合评估

患者入院24h之内实施CGA 综合评估[2],包括: ①躯体功能:基本日常生活能力、 跌倒风险;②认知功能: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③焦虑抑郁; ④营养风险筛查;⑤肌少症评估;⑥衰弱评估。

2.2.2 院内干预措施

在患者入院3d内,护士以CGA 评估结果为依据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干预计划,包括(1)对于评估结果显示躯体活动能力良好、营养状况良好、情绪稳定、认知功能正常、非衰弱、无肌少症的老年人,给予传统的老年慢性疾病管理模式[3]。(2)对于老年综合评估结果显示合并跌倒高风险、躯体活动能力明显下降、营养不良、严重焦虑抑郁、认知功能不全、生活不能自理、衰弱的老年综合征高危人群,启动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针对高危人群,具体干预措施内容包括:(1)健康教育:向患者宣教慢性心衰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慢性心衰的认知度。(2)心理健康管理: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充分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加快康复进程。(3)对患者进行包括洗漱、进食、如厕等方面在内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4)跌倒风险防范:拍摄防跌倒宣教视频,保持地面整洁干燥,增添防滑设施,预防跌倒。(5)营养管理:根据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结果,给予患者针对性营养干预,计算患者每日热量及蛋白需要量,根据患者的具体经济及家庭支持状况,合理安排三餐。(6)患有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包括鼓腮训练、发音训练和口唇运动在内的康复训练[4]。(7)衰弱患者:进行针对性运动指导,联合营养干预,加强对老年人常见病的管理,特别是对可逆转疾病的处理。对衰弱老人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估,对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及时纠正,能够有效改善衰弱情况[5]。

2.2.3 院外干预措施

院内干预要在责任护士与家属的共同努力下进行。在患者出院1周后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帮助患者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以后每个月进行1次电话随访,严重者可家访。在患者出院时告知出院半年后返院复诊,并发放复诊卡,后每2个月电话随访1次。

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满意度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2)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两组包括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状态在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3)统计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两组患者营养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5 结果

5.1 两组住院时间及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满意度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满意度比较(±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 满意度观察组 50 10.90±1.02 94.80±2.52对照组 50 14.60±1.43 86.04±3.74 t 2.6612 3.9864 P<0.05 <0.05

5.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经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心理状态观察组 50 86.41±2.32 85.2±4.4 90.20±1.35对照组 50 74.24±2.13 74.21±1.45 82.16±2.24 t 4.6679 5.2934 8.6571 P<0.05 <0.05 <0.05

5.3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

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指标两组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2项营养指标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6 讨论

心衰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与年龄成正相关,大于80岁的人群心衰患病率可近12%。老年心衰患者很有可能会出现心衰恶化和再入院的现象,造成心衰患者预后差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高龄。老年心衰患者常伴随有多种疾病,研究发现超过40%的65岁以上老年人具有5个以上合并症,且非心血管合并症随着年龄的增加也会不断增多。由于老年心衰患者多合并用药,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因此对老年患者进行CGA和多学科管理有助于识别上述情况并尽可能避免其不利影响[6,7]。

本研究应用CGA干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发现,CGA评估及干预能够有效减少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也能借此改善[8]。

猜你喜欢

心衰入院住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全膝置换术后再入院可以预防吗?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