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理切片制作技术的改进及临床应用

2021-01-11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染液硬脂酸石蜡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00)

病理制片技术是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制作精良的病理切片是确保病理学诊断准确率的关键,从而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常规石蜡切片是病理制片工作中的主要内容,是目前病理诊断最常用的方法。切片制作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每一个环节的失控都会导致切片出现质量问题。实施质量监控是保证切片质量的基础。因此,必须在每一环节上制定出具体的质量标准并实施必要的监督。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来源于2012~2017年菏泽医专附属医院病理科工作的活体组织标本。

1.2 方法

对送检标本进行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制作切片及染色等处理。

2 结果

由于在制作切片的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切片质量高,色泽鲜艳,组织细胞结构清晰,核呈深蓝,染色质颗粒清楚,核膜清晰,细胞质呈桃红色,核浆染色对比清晰,层次分明。

3 讨论

3.1 准备工作

近年来,病理制片设备发展的越来越先进,应用的更为普遍.首先要注重仪器的日常维护,每次使用切片机前应把机器上有关螺丝拧紧,需要上油的上好油。使用后彻底清理,定时上油。建立仪器使用记录。记录每种试剂的更换时间及处理的标本数量。

3.2 固定

标本离体后要马上固定。因为小标本不及时固定会发干变硬,一些特殊组织如淋巴组织固定不及时易引起自溶。固定要充分,标本放入足量的固定液中,要完全浸没,固定时间大标本要24 h以上、小标本4~6 h。固定液的选择非常重要,首选10%中性福尔马林,特殊组织可采用无水乙醇。固定液的浓度适宜,浓度过高使组织蛋白质沉淀硬化,表面形成硬壳,减弱固定液向组织内部渗透能力,使组织内部固定不佳,切片出现灰染;若浓度低或时间短,固定不充分,造成组织自溶或腐败。经充分固定的标本,后续操作中细胞、组织保持形态不变,有利于脱水,透明切片时也容易进行,染色时不易脱片;若标本固定不好,可能发生细胞变形或组织自溶现象,并且影响脱水透明,染色时易脱片易退色,导致镜下模糊不清,出现片状发白区。

3.3 取材

病理技术人员要掌握组织器官的结构,由此决定切面的走向。例如皮肤要有表皮和真皮,肠壁和胃壁要有黏膜和肌层。肾脏要有皮质和髓质,此外尽量除去多余或无关的组织[1]。切面要平整,切片刀剪要保持锋利,否则取材者来回拖拉,可导致组织受撕扯严重而发生变性。大标本要多部位取材,所取组织应大小适中、薄厚一致、形状规整。不同组织厚薄可灵活掌握,质地致密的组织可切薄一些,质地疏松的组织可取厚一点。特殊组织特殊处理,如骨组织或钙化组织要充分脱钙后,用大头针轻扎可穿过组织,即可取材。

3.4 脱水

标本组织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水分,水与石蜡是不能相溶的,要想使组织浸蜡完全,必须将水份彻底脱净。乙醇为首选脱水剂,可以任意调整浓度,高浓度乙醇使组织催化或收缩,会导致组织变硬变脆。一般采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脱水效果好,如果脱水不净,切出的片子很厚,结构不清,镜下呈云雾状。如果时间太长,则会导致组织硬化,给切片带来困难。切片不要在空气中停留太久,否则会吸取水分,出现云雾。脱水试剂易挥发导致浓度降低,要定期更换并记录。

3.5 透明浸蜡

传统用二甲苯透明的组织容易发硬发脆,切片容易出现破碎。并且二甲苯有一定毒性,对人体损害比较大,且污染环境。建议使用硬脂酸和石蜡混合液透明,比例为1∶20,硬脂酸浓度过高易掉片,浓度过低透明效果差[2]。硬脂酸气味清淡毒性轻微,能软化对较硬的组织,易切出完整切片; 硬脂酸对组织中的抗原不产生影响,不影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3]。使用硬脂酸透明浸蜡简化程序,节约时间。要控制好蜡温,保持在75℃,温度过高,组织收缩变硬变脆,温度过低,硬脂酸溶解不全形成小颗粒,在切片中出现云雾状,影响镜下观察。

3.6 包埋

包埋石蜡熔点过低,会导致切片过厚及冷凝后组织与石蜡分离,一般石蜡的温度要比组织高4~6℃。但是温度也不要过高,以免组织发生变性,出现灰染。实验室最好保持恒温,以防外界温度变化影响效果。包埋时动作要轻准,禁忌将组织来回翻动,否则也可导致组织与石蜡分离。包埋时注意方向,将组织块最大平面向下包埋。要注意石蜡的质量及操作环境,避免出现缝线、异物、沙粒等。

3.7 切片

切片是保证质量的最重要环节,切片前应将刀磨锋利,检查切片机各个螺旋,确保拧紧。蜡块不要过硬,否则容易出现跳刀,出现波浪样或搓衣板样改变。可以通过调整刀刃与蜡块的角度(15~20°夹角)避免出现此类现象。切片时需特别注意厚度,不论哪种切片机,固定刻度时降低1~2 μm,切出的厚度会在 4~6 μm。过厚的切片容易发生脱落、重叠或有褶皱,影响观察结果。切片时还需注意蜡块位置,修整蜡块时保证组织全部暴露于切面,刀片与组织结构走向保持平行,结构复杂的组织,把难切的部分朝上放, 细小组织,需切多个切面,以保证切片完整,以防止发生漏诊。

3.8 漂片

漂片水槽温度一般控制在55℃左右。水温低,切片不易自行展开;水温高,会导致组织间隙增大。切片上避免出现从水底产生的气泡,这样既防止脱片又提高切片清晰度。

3.9 烤片和脱蜡

注意时间和温度,烤片时间短或者温度低,会影响组织粘附载玻片,导致脱片,一般在60℃恒温箱烤30 min以上或温度较高的烘片器中烤片10 min以上,温度高时间长,切片发灰染色不清,细胞收缩或出现炸片。要彻底脱蜡,否则切片会出现染色不匀,组织结构模糊不清。组织脱蜡透明液是一种无色无毒的芳香氢化脂肪烃,可替代二甲苯用于脱蜡,操作步骤同二甲苯,用后可直接倒弃,不会污染环境及毒害人体。

3.10 染色

一张优良的病理切片,染色是关键。配制苏木精染液时,加入冰醋酸可抑制苏木素对胞浆的着色力,将冰醋酸的加入量控制在总液量的4%[1,2]。醋酸浓度高减弱细胞核着色力,浓度低引起核浆共染。在入苏木精染液之前一定要水洗3遍以上以除酸,使组织切片接近中性,以确保染色力持久,染色效果好,利于切片长期保存。如出现苏木精沉渣必须更换染液。苏木素液在空气中容易氧化,产生氧化膜,在加热染色后更易产生,可在染色前过滤染液,保持染液洁净,避免组织切片污染。使用完立刻保存在密封棕色容器内防止氧化,延长使用寿命。当染液使用一段时间后,有效成分挥发消耗引起核浆共染,影响分化效果,要及时更换。1%的稀盐酸分化,分化时间一般为2~3 s。分化程度要在镜下观察,分化不足导致胞质蓝染,影响伊红上色;分化过度核太浅,通过延长温水中返蓝时间(5~10 s)解决。胞质染色的关键是伊红染液的pH值,100 mL的1%伊红液加1滴的冰醋酸,胞质较易上色。

3.11 脱水和封固

脱水通过从低浓度酒精到高浓度酒精,低浓度酒精有分化伊红作用,使伊红褪色,放置时间要短(30 s),无水酒精1~3 min。脱水不彻底或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过长使切片发雾 ,镜下组织结构模糊不清。封片常用中性树胶,树胶稠稀适当。如用电吹风吹干后干燥封片,易引起组织干涸使组织细胞收缩龟裂,影响染色效果。可用电吹风把盖玻片稍微吹一下,再封片。封片过程中工作人员戴口罩,不能对着切片呼气,会影响透明度,动作轻柔,避免产生气泡。

4 临床应用

病理检查作为临床上诊断众多疾病的“金标准”,更具有直观性和客观性。在以往研究中,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取决于临床对组织细胞取材、固定、脱水、切片等各个环节的质控,且最终的组织染色质量对疾病诊断可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切片制作中对不同组织的取材要求也不尽一致,如取材范围、方法、工具等,都会影响对标本组织的挤压,造成组织结构变形、变异[1-3]。另外,HE染色质量也容易受到各项措施的影响,因此在临床病理诊断中要更加强调标本类型的不同,酌情选择相应的方法与工具完成。临床上对于需送检的病理组织,首先应给予有效的固定,其目的在于促使组织、活体成分、形态获得最大化的保障,防止在后续操作中可能出现的组织自溶、组织现存结构被破坏甚至完全消失后,对临床诊断产生严重影响。HE染色是临床病理的常规染色方法,切片需要使用1种及以上染料,将组织中各物质显现出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构。高质量的切片有助于临床获得更加可靠的证据,反之若切片染色一团糟,结构不清、层次不明则可导致诊断结果误差。在病理技术改进后,通过与改进前的对比显示其染色结果明显更优,临床诊断率均以此提升。由此提示病理HE染色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具有较好效果,但通过改进后有助于提升其染色效果,为疾病的确诊、后续治疗方案的构建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综上所述,病理制片在临床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病理技术人员要确保病理诊断的正确率,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操作技术,密切配合诊断医师,影响切片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只有认真对待,注意操作中的每一细节, 只要刻苦研究业务,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才能为临床诊断制出高质量的病理切片,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提升切片质量,有望成为临床病理检查金标准,对此仍需不断提高制作技术与研究报道,为临床诊断与疾病的治疗方案构建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染液硬脂酸石蜡
硬脂酸粉着火敏感性影响因素及惰化研究*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高纯度硬脂酸凝固点
基于机器视觉的单组分染液浓度快速检测方法
一种皮革染色后染液回收干燥设备
染液染料浓度检测数据与分析
石蜡疗法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蜂蜡中硬脂酸的影响
国内石蜡市场概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空间大载荷石蜡驱动器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