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原发性腹壁疝的效果观察

2021-01-10谢吉北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6期
关键词:开腹手术腹腔镜

谢吉北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技术辅助下的手术,在原发性腹壁疝(AH)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AH患者50例,两种颜色球盲摸,分成对照、观察组各25例,前者采用传统术法,后者采用腹腔镜技术,对比治疗结局。结果:排气、排便、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相比,观察组较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原发性AH患者治疗中,腹腔镜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原发性腹壁疝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6-01

腹壁疝(AH)属于外科疾病,是人体腹腔组织游离到另一部位所导致的,原发性AH在临床上占比较大,目前本病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若不及时实施手术,患者可能由起初的腹部无症状肿块,逐渐发展为腹部疼痛、胃肠功能受损等情况,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1]。因此,手术治疗必须及时。开腹手术因其创伤大、感染风险高等弊端,逐渐被临床淘汰。临床不断改进医疗技术,各类新型手术方式不断尝试用于临床,本研究则认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原发性腹壁疝的最佳方式,现选取50例患者,展开下述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治50例原发性AH患者,资料编录时间:2020年1月-2021年2月,摸球法分组。对照组:共25例,男性、女性各13例、12例,疾病類型:切口疝11例,脐疝8例,白线疝6例,年龄23-69岁,平均(44.36±2.14)岁;观察组:共25例,男性、女性各14例、11例,疾病类型:切口疝10例,脐疝10例,白线疝5例,年龄23-68岁,平均(44.30±2.10)岁。两组数据差异甚微(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开腹手术。患者仰卧后采用全麻,超声辅助下在腹部开切口,切口长度5-7cm,逐层分离组织将疝环充分显露,缝合疝环或修补疝片,并将其还纳到腹腔相应位置,还纳其他腹腔组织及器官到固定位置,逐层缝合,并将引流管留置在腹腔中,术后行抗感染疗法。

观察组:腹腔镜辅助手术,操作如下:完全影像学检查后,测量疝环大小,计算缺失面积并选择合适大小补片;常规导尿后,患者仰卧实施全麻,在腹部开1cm切口建立气腹,保持压力12mmHg;在影响辅助下在疝环边缘0.8cm位置作第二切口,长度1-2cm,将腹腔镜探头放入探查疝环大小、缺失情况,若有必要再放置2-3个探头;影像学技术辅助超声刀分离粘连组织,将疝内容物还纳到正确位置,暴露疝环;疝环暴露后检查无出血情况,进行平铺补片操作,补片除缝合到疝环缺失部位,还要钉于腹壁,防止后期移位;再次检查腹腔状况,无异常可解除气腹,逐层缝合,术后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包括排气、排便与首次肠鸣音。

(2)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总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SPSS21.0计算相关数据,计量资料()-t,计数资料[n(%)]-。P<0.05表示差异明显。

2结果

2.1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相比,较短的为观察组(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分析

并发症情况统计得到,观察组发生率较低(P<0.05)。见表2。

3讨论

原发性腹壁疝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疾病,包括脐疝、白线疝等多种类型。由于发病于腹腔内,传统开腹手术固然能满足手术视野清晰的要求,但切口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技术不断完善,并在各种手术中应用,均取得不错的效果。

本研究也认为腹腔镜技术在原发性腹壁疝治疗中具有良好效果,选取两组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的开腹手术相比,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由此可见,腹腔镜技术下的补疝手术能更快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分析产生上述良好效果的原因:腹腔镜是一种微创技术,有效规避传统手术带来的创伤。在气腹探查下避免脏器只见暴露在空气中,加上影像学技术的辅助,不断提升手术视野的清晰程度,帮助临床医师快速、精准的实施手术,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2]。术后伤口在3天内愈合良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进而有效缩短患者排气、排便等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从并发症角度分析,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分析原因为:开放性手术会导致脏器组织长时间暴露的空气中,术后还需要置入引流管,导致感染风险增加。而腹腔镜几乎不需要暴露脏器,有效降低组织感染风险[3]。且腹腔镜手术在分离粘性组织时,分离面积小,疝囊组织渗出液很少,因此血肿情况发生率也较低,且术后患者无需留置引流管,进一步降低患者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从胃肠功能的角度分析,观察组恢复时间明显短,分析原因为:手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会造成胃肠功能的短时间紊乱。但腹腔镜的无痛、微创性,有效避免这一缺陷,对胃肠刺激小,胃肠组织应激反应较低,因此术后胃肠功能可以迅速恢复,这是传统手术所不能比拟的。

综上所述,在原发性腹壁疝患者治疗中,腹腔镜手术临床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减少并发症方面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吕现军.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成人腹壁疝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J].系统医学,2019,4(3):3.

[2]荆林涛,任天来,薛金水.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壁疝的临床效果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2(1):3.

[3]王占宝,董昕,杨光,等.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成人腹壁疝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15(6):2.

猜你喜欢

开腹手术腹腔镜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研究患者卵巢功能在腹腔镜下剥除卵巢囊肿术后影响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临床疗效观察
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疗效分析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0例治疗及效果评析
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术后妊娠分析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