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糖、尿蛋白、尿比重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及应用价值评估

2021-01-10刘凌云

智慧健康 2020年34期
关键词:受检者生化敏感性

刘凌云

(长春市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0 引言

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约为15%[1]。日益扩大的糖尿病患者规模不仅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状况,且为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2]。及时诊治是抑制糖尿病进展、维持病情稳定性的关键所在。生化检验、常规尿液检验,均可为这类代谢性疾病的识别提供一定支持。为确定上述两种检查方法的价值,本研究主要针对74例患者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经口服糖耐量检测确诊的74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40例,女34例;年龄(50.7±17.3)岁;病程(5.2±1.8)年。

纳入标准:(1)伴糖尿病典型症状,且口服糖耐量检测结果呈阳性;(2)签署知情同意书;(3)接受检查前2周内未使用降糖药物。

排除标准:(1)伴尿路感染等可能引发尿液检验结果改变者;(2)肾功能不全者;(3)伴免疫性疾病或相关代谢性疾病者;(4)接受检查前3d内饮酒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尿液检验及生化检验:(1)常规尿液检验。事先为受检者讲解正确的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嘱患者采集空腹中段晨尿标本。取5mL尿液标本,以尿液分析仪开展常规尿液检验。(2)生化检验。清晨,采集受检者2mL空腹静脉血,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实施生化检验。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血浆葡萄糖以及血清甘油三酯)测定方法选择葡萄糖氧化酶终点法。

1.3 观察指标

统计74例患者接受常规尿液检验、生化检验的平均时长;对比74例患者采用两种检验方法的敏感性、准确度、漏诊率及误诊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4.0软件统计。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检验效率

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时长短于常规尿液检验(P<0.05),见表1。

表1 检验效率[min,±s]

表1 检验效率[min,±s]

2.2 诊断结果

以口服糖耐量试验为金标准,评估常规尿液检验、生化检验的价值。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度比较差异不显著;生化检验敏感性、准确度高于常规尿液检验(P<0.05),而漏诊率、误诊率则低于常规尿液检验(P<0.05),见表2。

表2 诊断结果[n/%]

3 讨论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持续增加,这类代谢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工作,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要点。从糖尿病的病情发展特征来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状况与其确诊及时性、治疗及时性密切相关[3]。如患者可于早期确诊,并及时接受治疗,多可通过规范化的药物干预、日常生活管理,稳定其病情。相比之下,如糖尿病患者的确诊时间较晚,则更容易面临相关糖尿病并发症,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且出现不良预后的风险较高[4]。基于上述特征,加强糖尿病的临床诊断管理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常规尿液检验、生化检验方法,均为临床常用诊断技术。其中,前者的诊断原理为:当受检者伴全身性疾病或脏器出现病变时,可引发尿液改变(体现为尿糖水平、尿蛋白水平以及尿pH值等指标变化)[5]。以常规尿液检查方法诊断时,如受检者的诊断结果表明尿糖指标呈阳性,且尿比重指标>1.030,提示受检者伴高渗、脱水风险,即怀疑为糖尿病。而后者则主要通过对受检者血浆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水平的测定,确定受检者伴糖尿病的风险[6]。

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方法的应用优势在于:(1)敏感性强。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技术主要通过对受检者HbA1c、血浆葡萄糖等指标变化状况的评估,确定其健康状况[7]。生化检验可识别HbA1c主要成分——血红蛋白与葡萄糖间的特异性反应(抗原抗体结合),进而准确确定该指标水平[8]。由于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HbA1c及葡萄糖的密切参与,因此,采用生化检验技术开展糖尿病诊断,敏感性水平较高[9-10]。本研究提示:生化检验诊断74例糖尿病患者的敏感性95.95%,高于常规尿液检验(P<0.05)。(2)准确度高。本研究证实:生化检验糖尿病的准确度高于常规尿液检验(P<0.05)。

综上所述,宜于糖尿病诊断中引入生化检验方法,以借助这类检查方法的高效性、高敏感性优势,精确识别糖尿病患者,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必要支持。

猜你喜欢

受检者生化敏感性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健康体检的护理质量管理实践及体会
计及需求敏感性的电动私家车充电站规划
痤疮患者皮肤敏感性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新媒体时代培养记者新闻敏感性的策略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