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现代节水农业技术途径分析

2021-01-09王涛

新农民 2021年34期
关键词:途径分析山东省

王涛

摘要:山东耕地率属全国最高省份,农业增加值长期稳居中国各省第一位,根据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值数据显示,山东省成为连续七年粮食产量过千亿斤省份,由此可见山东为我国农业大省,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地,但由于山东省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6.5mm,这就致使该地农业用水紧缺,导致水资源匮乏成为影响山东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基于此,为进一步推动山东省农业发展,本文将主要立足山东省农业用水匮乏问题,探讨山东省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以期为相关学者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东省;节水农业技术;途径分析

山东省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0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最低标准500m3,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9%(小于1/6),属于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为在此现状下维持农业发展,基于南水北调工程下的长江水成为维持山东省现代化建设、工业、农业生产发展主要水源,但由于山东为我国主要粮食产地,因此每年用于农业灌溉的水源就占总水量一半以上,基于此,为有效缓解山东省用水现状以及促进农业快速发展,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尤为重要。

1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概述

节水农业技术是基于我国农业用水紧张以及水资源匮乏地区现状下,为有效缓解用水问题而提出的能够满足农业灌溉需求,从而推动农业发展的现代农业水利工程[1]。节水农业技术应用目标是采用先进技术打造农业水利工程,充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切实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求,从而实现高产、高质、节水为一体的低碳农业种植目标。

2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应用现状

蓄水池+首部过滤施肥系统+管网系统自压供水为地表水滴灌工程,机井+水泵供水+首部过滤施肥系统+管网系统一次性增压供水为地下水滴灌工程,机井+水泵供水+管网系统一次性增压供水为地下水管灌工程[2]。

2.1 蓄水池+首部过滤施肥系统+管网系统自压供水

山东省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中蓄水池+首部过滤施肥系统+管网系统自压供水方式的应用,主要是将蓄水池作为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将需要灌溉的农作物区域划分为不同网格,每个网格面积大小相近,从而在网格中央设置蓄水池,蓄水池内水源主要以自然水为主。

与此同时,管网系统则分别由输水干管、分干管、支管和滴灌带构成,其中滴灌带在铺设过程中应顺应农作物种植行向,二者始终处于垂直状态,其它管在铺设中从上至下应为干管——支管——分支管——滴灌带,每一层面的管道都应与上下管道保持垂直方向[3]。

而在蓄水池+首部过滤施肥系统+管网系统自压供水节水灌溉工程铺设中应根据实际种植区面积设计出管材用料最少、长度最短、滴灌效果最佳的铺设方案。

2.2 机井+水泵供水+首部过滤施肥系统+管网系统一次性增压供水

将机井作为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将需要灌溉的农作物区域划分为不同网格,每个网格面积大小相近,从而在网格中央设置机井,每座机井周围设置设备房,设备房的主要作用是设置首部过滤施肥系统。

除此之外,管网系统与蓄水池+首部过滤施肥系统+管网系统自压供水方式大致相同,仅需在分干管前后端分别新增一处闸阀井与排水井。

2.3 机井+水泵供水+管网系统一次性增压供水

与地上水管灌溉方式不同,机井+水泵供水+管网系统一次性增压供水是一种设置在地下的节水灌溉工程,管网也不再为4级管路,而是简化为输水干管与支管2级管路,但依旧采用各级管路垂直方式设置。

3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新思路

3.1 坚持“因地制宜”节水灌溉原则

我国属于农业种植大国,产量地区遍布各个地区,且南北方种植条件差异较大,基于此,在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中,相关人员应结合该山东地区主要農作物种类、种植规模、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当地气候、雨水变化、温度变化、土壤、水资源分布情况等诸多因素进行考虑,从而在因地制宜节水灌溉原则下优化或者新建农田水利工程,将当地水资源整合再利用,进而在满足农作物灌溉需求的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4]。

3.2 减少流失,保住自然降水

基于南水北调工程下的长江水为山东省地区主要利用水源,但除此之外,自然降水也是山东主要水源之一,因此,在保证长江水合理利用的同时应做好自然降水储存,尽可能避免自然水流失,从而有效补充地表与地下水资源。在农业种植中蓄水保墒则为保住自然降水的主要措施,其中对种植基地的土壤进行早耕、深耕、耙耱、松土、中耕均属于蓄水保墒[5]。

深耕则要求在实际农业种植中对土地进行20cm-28cm深耕,目的是提高土壤储水能力,保留土壤水分。耙耱则是利用专业农业工具对结块土壤进行敲碎并轻压实处理,目的是增加土壤表层密度,将水分锁实在土壤中。中耕主要开展在农业种植活动中,即在降雨后对土地进行锄地、铲地、趟地等活动,从而促使每一寸土壤均有水分残留,进而提高土壤的整体蓄水能力。

3.3 避免土壤水分蒸发消耗

地膜覆盖与有机物覆盖是避免土壤水分蒸发消耗的主要措施。地膜覆盖是指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在农作物上方覆盖一层透明薄膜,并将薄膜四端分别压实在土壤中,从而实现土壤水分储存,该方法的实际应用不仅可以抑制水分蒸发,还能够提高耕作层低温,防止农作物发生冻害,进而为农作物提供良好成长环境。而有机物覆盖的本质与地膜覆盖相似,宗旨均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但有机物覆盖的材料则是秸秆、落叶等可分解不易对土壤或环境造成污染的有机物,该覆盖方法相对比地膜覆盖而言,还具有避免耕地受太阳暴晒等效值。

3.4 农业发展与水资源的整合发展

针对洪涝与干旱水等资源问题,为有效缓解山东省水文问题对农业灌溉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基于以下三个对策进行解决:

加强灾害预防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对水文气象灾害监测地址的选址过程中,必须择优选择方便对水文气象灾害进行监测的特殊位置,并将监测到的气象信息通过智能化的传递方式进行传递,保证水文气象信息的时效性。

针对已发生的洪涝与干旱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资料分析,从而汲取经验,进而制定一系列完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进一步推进跨流域调水工程发展,我国青藏高原与黄河流域地区地表水资源丰富,可以通过科学的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问题对农业灌溉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能有效解决该流域因雨季而积聚的大量水源,防止洪涝灾害发生。

3.5 加强农田节水灌溉系统维修养护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因此,其前期支出较为庞大,如若在后续投入使用中对相关系统设备维护不及时,从而导致相关节水设备故障问题频发,则会延长成本回收时间,甚至加大成本支出。基于此,为避免节水灌溉相关设备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发生故障问题,应在农田节水灌溉系统投入使用后,通过以下途径加强系统维修工作成效:

通过建立健全维修保障机制,将农田节水灌溉系统维修工作常规化,并借助完善的规章制度约束维修人员行为,使其认识到农田节水灌溉系统维修工作的重要性。

制定农田节水灌溉系统维修手册与记录表,手册则是明确规定维修人员每天需要开展的检修项目,而记录表则是要求维修人员将农田节水灌溉系统运行状态,是否存在问题故障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于农田节水灌溉系统真正出现故障时可以有所参考[6]。

组织维修人员学习农田节水灌溉系统维修养护技巧,提高维修人员专业检修水平,从而在面对农田节水灌溉系统故障时可以做大不慌乱,并在有效时间能解决故障问题。

3.6 注重农田节水灌溉人才培养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人才为现阶段我国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中急需的专业人才,也是提高农田节水灌溉实际成效的重要力量,基于此,当地农田水利部门应从两个角度入手,探讨如何为现代农田节水农业技术发展提供人才资源支撑:

首先,引进先进人才资源,农田水利部门应对人才市场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人才流动信息,从而通过自身企业优势或福利待遇吸引先进人才,进而借助人才自身所携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充分促进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

其次,注重内部人才资源培养,相较于单位外部人才而言,具有一定工龄且对节水灌溉系统已经熟悉掌握的内部人才拥有一定先天优势,因此,在引进先进人才的同时,还应注重内部人才资源培养,可以通过组织专家讲座、技能培训等活动對内部人才专业能力进行有效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山东省作为我国农业种植大省,其年均粮食产量居我国顶层,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面对山东省水资源匮乏问题,为有效缓解农业用水紧张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现代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迫在眉睫,基于此,为进一步落实现代农业节水技术在山东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可以切实通过地下水管灌工程、地表水滴灌工程、“因地制宜”节水灌溉原则以及一系列节水措施实现。

参考文献

[1] 高寿俊.山东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及其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5):17-18.

[2] 张乙.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与管理技术体系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8(9):10-11.

[3] 赵辉.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的策略分析[J].新农民,2020(28):21.

[4] 黄士霞.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建设现代化节水高效农业[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2):57,80.

[5] 辛敏.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的策略研究[J].农家致富顾问,2020(16):236.

[6] 赵之然.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乡村科技,2018(33):114-115.

猜你喜欢

途径分析山东省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两名造纸相关领域企业家获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称号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亲子阅读有效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途径分析
简析指导幼师开展视唱练耳教学的途径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途径分析
Fostering learners’autonomy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当代社会背景思想政治生命价值观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