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市场化运作模式大丰实践

2021-01-09蔡冰琪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8期
关键词:大丰梦幻迷宫

蔡冰琪

近年来,大丰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区内旅游产品业态丰富,品类齐全,景区数量和质量都位居全省各县区前列。为推动旅游业做优做强,我区在全省率先成立旅委会,加快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先后成立了区文旅集团和斗龙港旅游度假区集团,坚持政府和市场同向发力,不断迈出旅游市场化探索的步伐,梦幻迷宫乐园便是大丰乡村旅游市场化运作的典型案例,本文便对其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解析,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一、梦幻迷宫乐园景区概况

梦幻迷宫乐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规划面积3700多亩,目前已建成并对外开放面积2000多亩,是集休闲旅游、研学教育、现代农业、餐饮住宿等产业为一体是综合体景区。园区分东西两区域,东区包含花田观光区、爱情谷、七彩旱雪等轻松旅游体验区和集国防教育、军事拓展、红色旅游、学生军训于一体的国防教育基地;西区包含室内蹦床、镜子迷宫、射箭馆、儿童海洋堡及园区标志性项目—植物迷宫,此植物迷宫荣获“世界最大的永久性树篱迷宫”和“世界最长路径的永久性树篱迷宫”称号。

二、梦幻迷宫乐园市场化运作的优势

自建设以来,梦幻迷宫依靠自身优势和特色,在休闲旅游、国防教育、农业观光等项目都取得不俗成绩,迅速成长为大丰区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盐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人民防空训练基地”、“盐湖市中小学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称号。

(一)、经营主体根据市场需求决策,投资周期短、见效快。一般旅游投资项目,投资大、周期長、效益慢,近年来,梦幻迷宫根据市场需求,投资主体研判决策,项目开展进程快,除了园区的旅游观光体验项目,新开设暑期夏令营、国防教育课程等板块,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研学教育功能,形成研学教育精品课程,打造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和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

(二)、能够快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2020年春节受新冠疫情影响,景区处于停摆状态,园区内餐饮业和农业蔬果采摘项目受到很大冲击,蔬菜、蛋禽生产过剩,园区紧急磋商研究,决定成立“田阿姨菜篮子”微店,采用无接触线上销售模式,产品深受南京、上海、昆山等地市民的青睐,他们纷纷网上下单订购,缓解了产品滞销的困局。

三、梦幻迷宫乐园市场化运作存在问题分析

(一)、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滞后。目前制约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基础设施落后,由此导致接待能力低,接待水准不高。随着盐通高铁正式开通,大丰成为拥有机场、高铁、高速和国家一类港口的市辖区,外部交通网络日趋完善,使得全区旅游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是全区旅游集散中心作用发挥不完全,各景区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不完善,直通景区的专线少,乘车人数不多,各景区之间交通联系松散,换乘体系仍有瑕疵,智慧交通体系尚未完善,游客的连续性体验较低。

(二)、线上产品及夜间旅游项目缺乏。一方面线下与线上产品不平衡。重线下产品打造,线上产品尚为空白,旅游产业作为以线下体验式为主导的产业,极易受大环境影响。若能开发优质线上旅游产品,可以填补当前空白,与线下旅游产品形成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日间与夜间不平衡。目前景区旅游产品业态不够丰富,总体上看日游产品多,夜游产品少,夜游市场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多是白天人气旺盛,晚上寥寥无人,导致游客只能“白天看景,晚上走人”。

(三)、专业人才不足。旅游业是关联性较强的产业,涉及景区、酒店、餐饮、购物、交通等诸多行业,无论是景区管理、酒店服务、旅游讲解等都对从业者有较高的要求,当前景区现有旅游从业人员中存在专业人才占比低的现象,旅游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服务层次有待提升。

四、梦幻迷宫乐园市场化发展对策分析

(一)、完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完善景区旅游集散中心网点建设,全面加强与上级集散游客中心互通互联。加强与长三角地区以及高铁沿线城市的旅游合作,建立资源共享、线路互推、客源互送的合作机制。优化景区精品旅游线路的旅游直通车,重大节庆旅游节点,增加公共交通运力,同时多渠道为游客提供景区门票预定、餐饮预定、娱乐预定、酒店预定等延伸服务。加快旅游交通换乘系统建设,探索开通“落地自驾”项目保证游客在旅游景点、购物中心、交通站点之间的全线通达。

(二)做优旅游产品规划,拉长产业链条

筑牢竞争优势。针对旅游市场差异化、复杂化、个性化趋势,景区要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品质、优化旅游环境,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旅游精品,塑造金字招牌,扩大对游客的吸引力。重点做好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等专项产品开发,完善景区旅游产品体系,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

促进融合发展。建设“互联网+演艺”平台。在做优线下旅游产品的同时,加强景区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创新文化消费场景,培育壮大云旅游、云娱乐等新型消费形态。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挥线上交流互动、引客聚客、精准营销等优势,引导线上用户转化为实地游览、线下消费。

拉长产业链条。立足景区现有资源,做好黄昏衔接,做足“夜幕下”文章,打造旅游全天候产品。景区将内容创造、文化挖掘、特色打造和艺术设计相结合,利用数字技术打造出符合市场消费需求,具有鲜明自身特色的夜间旅游产品,实现日间游向夜间游的延伸、观光游向度假游的转变。

(三)、强化队伍建设,做好人才保障

加强宣传引导,提升社会对旅游行业认可度,为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旅游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健全旅游专业人才培育机制,借助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力量,制定有针对性、前瞻性培训规划,建立实践基地,开展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探索“旺进淡出、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产业发展和岗位要求的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完善旅游人才培养引进、配置使用、工资奖励、社会保障、有序流动等相关政策,加强对旅游人才引进的后续安排与跟踪,提高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旅游人才到景区就业意愿。

参考文献:

1、《2021-2025年中国乡村旅游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关于大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调查研究》

猜你喜欢

大丰梦幻迷宫
重回大丰
美术家谷大丰眼中的锦屏
大迷宫
盐城市大丰区迈向全域旅游新时代
梦幻鞋旅
迷宫
大丰港拟购大丰海港港口物流100%股权
捕网迷宫
梦幻褶皱
创造独一无二的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