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典型区域柑橘产业发展研究

2021-01-09刘静波刘芳清张晓杰黄振国陈丽桦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麻阳脐橙种苗

刘静波,刘芳清,张晓杰,黄振国,陈丽桦,陈 鹏

(1.湖南省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湖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5; 2.湖南省园艺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湖南省是柑橘生产大省,2018 年全省柑橘种植面积达38.43 万hm2,总产量达528.57 万t,均居全国第二位,柑橘年产值约194.9 亿元。然而,在湖南省柑橘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农户“卖橘难”问题成了柑橘销售的常态,无论是柑橘产销两端价格“一低一高”的怪象,还是近年来市场行情的频繁波动以及冰雪灾害、大实蝇等突发事件的毁灭性打击,都充分暴露了当前柑橘产业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1]。

1 湖南省典型区域内柑橘生产现状

近年来,我国柑橘种植面积和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8 年我国柑橘总产量达3 816.78 万t,2016年柑橘种植面积既已跃居我国水果种植面积第一位。2016—2018 年,在湖南省水果产业中,柑橘面积占72.8%~74.3%,产量占84.1%~85.4%(表1),集中分布在怀化、常德、永州、湘西州、邵阳、郴州、张家界等7 个市州38 个重点县(其中国家柑橘优势区域重点县25 个)。

目前,湖南省柑橘生产形成了湘西南、雪峰山脉、武陵山脉等三大优势区域。湘西南以脐橙和冰糖橙为特色,脐橙的代表县市有道县、新宁县、宜章县等;冰糖橙的代表县市有麻阳县、永兴县等;雪峰山脉地区以温州蜜柑为特色,代表县市有洞口县等;武陵山脉地区以椪柑为特色,代表县市有泸溪县等。

湘西南是湖南省主要橙类生产基地,脐橙主产县以道县为例,2018 年,道县种植柑橘面积为0.74 万hm2,总产量13.98 万t(表2),其中脐橙种植面积0.60万hm2,总产量6.33 万t;冰糖橙主产县以麻阳县为例,2018 年,麻阳县种植柑橘面积为2.14 万hm2,总产量44.33 万t,其中冰糖橙种植面积1.67 万hm2,总产量36 万t。雪峰山脉为温州蜜橘的主要产区,主产县以洞口县为例,2018 年,洞口县种植柑橘面积为0.89 万hm2,总产量8.04 万t。武陵山脉主要生产椪柑,主产县以泸溪县为例,2018 年,泸溪县种植柑橘面积为1.44 万hm2,总产量18.41 万t。

2 湖南省典型区域内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2.1 产业布局日趋合理,主产区优势明显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对柑橘产业高度重视,全省柑橘逐步形成了湘西南重点发展鲜食脐橙、特色冰糖橙与加工甜橙,雪峰山脉重点发展鲜食与加工温州蜜柑,武陵山脉重点发展椪柑等3 大优势产业带。表3 为湖南省柑橘优势主产区分布情况。其中,湘南、湘西柑橘优势产区已纳入国家赣南—湘南—桂北、鄂西—湘西等柑橘优势发展带。

2.2 品种结构逐步优化,熟期进一步拉伸

近年来,湖南省各主产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科技优势,围绕柑橘产业提质升级总体要求,推广柑橘品种改良和先进高效生产技术,注意早熟和晚熟品种的发展,进一步拉伸柑橘成熟期。

经过长期的品种结构调整,洞口县柑橘早、中、晚熟品种逐步形成4 ∶5 ∶1 的配置。怀化麻阳、湘西泸溪等地积极开发当地品种(锦红、锦玉冰糖橙)的同时,引进不知火、春见、沃柑、血橙、纽荷尔等国内外品种,并己建立了规模不等的试验和生产基地。近20 a 来,省内各柑橘主产区通过民间渠道、合作交流和农业部组织实施的柑橘“948”项目等形式,从国外引进了百余个优、新柑橘品种,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柑橘品种结构,延长了柑橘成熟期,促进了全省柑橘产业的发展。

表1 2016—2018 年湖南省柑橘生产情况

表2 2018 年湖南省典型区域柑橘生产情况

表3 湖南省柑橘优势主产区分布情况

2.3 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量和品质稳步提升

湖南的生态、气候、土壤等条件非常适宜柑橘生长。近年来,湖南省柑橘产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橘园面积由2007 年32.59 万hm2发展到2018 年38.43 万hm2,总产量由2007 年277.92 万t 发展到2018 年528.57 万t(图1)。

虽然2019 年以来湖南省柑橘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但产量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目前,全省柑橘已基本形成了规模化、商品化种植,柑橘产业已成为全省农产品加工产业中利用荒山荒地种植范围广、效益较好、出口潜力大、产业链条长、受益农户多的生态产业。从品质上来看,通过在省内柑橘主产区推广柑橘标准园建设,加快对老橘园的改造,积极引进优、新柑橘品种,全省柑橘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麻阳将全县1.63 万hm2柑橘纳入标准化建设范畴,并进一步抓好标准柑橘园建设。2018 年来,全县柑橘高接换种面积达0.24 万hm2,新栽面积0.1 万hm2。道县在祥霖铺镇、寿雁镇、白马渡镇等13 个乡镇(街道)通过增施有机肥、大枝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完成水果提质增效1 333 hm2;同时,在上关黄家万亩脐橙基地建设一个脐橙标准示范园,园区核心示范面积133 hm2,推行柑橘测土配方施肥、柑橘四挂技术等新优好实用型技术。

图1 2006-2018 年湖南省柑橘种植规模与产量

2.4 利益联结机制较为完善,产业化、组织化能力进一步提高

湖南省柑橘加工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省内企业基本都构建了公司与农户之间稳定和谐对接的供需利益关系,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相橘产业内部利益联结机制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泸溪县引进培育了柑橘鲜果销售和加工公司1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 家)、柑橘专业合作社45 家,全县大部分椪柑营销大户已在全国多个省会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建立了椪柑直销窗口,搭建了电商平台,建立了椪柑营销绿色通道,有效推动了泸溪县椪柑产业的发展。2018 年道县脐橙列入湖南省“一县一特”主导特色产业发展目录,先后建立了绿源果业、地杰果业和亚洲果业3 个无病毒柑橘种苗繁育基地,全县有脐橙产业化龙头企业26 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 家,脐橙专业合作社53 个,柑橘协会1 个,家庭农场和3.3 hm2以上的种植大户468家;建设了分级选果生产线15 条、贮藏保鲜库259 座,时鲜水果选果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量达到14.5 万t,初加工率达到91.80%。2017 年,洞口县提出了“提质、扩面、树品牌”七字方针发展雪峰蜜橘产业,并将雪峰蜜橘写入湖南省名优农产品名录,成立了由橘企、橘农、电商组成的洞口县好甜橘业发展有限公司,对雪峰蜜橘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一条龙”服务。

2.5 品牌建设初具成效

湖南省柑橘主要有黔阳冰糖橙、道州脐橙、湘南脐橙、溆浦无核甜橙、麻阳冰糖橙、江永香柚、永兴冰糖橙、石门柑橘、泸溪椪柑等知名品牌。目前,全省共有10 个产品获省名牌产品、8 个商标获省著名商标、26 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130 个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

麻阳全力打造“麻阳牌”柑橘,已获中国驰名商标。“麻阳”柑橘品牌也顺利获得了国家商标局的商标注册,成为湖南省第二个产地证明商标。近年来,麻阳县委县政府每年举办1 次为期1 个月的麻阳冰糖橙采摘节,并逐年扩大活动规模和影响力,全面提升麻阳冰糖橙品牌形象。泸溪县着力品牌打造,被誉为“中国椪柑之乡”,构建了国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泸溪椪柑”被授予湖南省著名商标、湖南省名牌产品、中国名优品牌、中国消费市场公认畅销品牌等称号,并已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泸溪椪柑还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洞口县主打“雪峰蜜橘”品牌,携手湖南卫视快乐购频道在茶铺茶场雪峰蜜橘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现场直播,推销宣传雪峰蜜橘,并拍摄了《雪峰蜜橘》专题宣传片,通过对品牌的打造,大大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3 湖南省柑橘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树龄老化,品种结构不合理

全省现有橘园中约有50%的橘园是20 世纪70—90 年代建立的,橘树老化退化现象严重,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下降。许多老龄橘园,因树龄老化、植株密度高、施肥不合理等导致果树病虫害较多,小果、黑果多,品质退化,果品品质差。有些果农因缺乏资金和技术,对果园疏于管理,导致荒园、自然园现象较多。品种结构方面,主要是熟期不合理,如特早熟、早熟和晚熟品种较少,新良种比重不大,常规品种果实集中上市,价位低,销售难[2]。

3.2 威胁加大,防控体系不完善

一是柑橘黄龙病危害。近年来,湘南柑橘产区木虱的数量大幅增加,加上部分非脱毒苗的滥引滥用,导致柑橘黄龙病呈扩张之势,永州、郴州等产区少量橘园出现了柑橘黄龙病为害[3]。二是柑橘大实蝇、木虱等虫害威胁。由于柑橘种植比较效益差,部分非优势区域果园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大实蝇、木虱等虫害发生较为严重,间接扩散导致优势区域果园受 害[4]。三是自然灾害威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各种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有所升高,柑橘产业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2018年底受低温冻害影响,常德市柑橘受灾面积达6.7 万hm2,其中绝收面积就达3.3 万hm2。

3.3 标准各异,品牌营销不畅通

全省柑橘果品多数沿用散装销售方式,品牌建设力度不够。虽有石门柑橘、泸溪椪柑、雪峰蜜橘、麻阳冰糖橙、黔阳冰糖橙、永兴冰糖橙等比较有名的品牌,但由于缺乏统一策划、运作、宣传和扶植,市场美誉度、品牌影响力很有限,未能有效提升柑橘商品价值,品质优势和市场潜力挖掘也不够。

在市场营销方面,对接市场能力弱,信息不畅,销售无序。大部分橘农主要在家坐等经销商上门收购,缺乏开拓市场的意识和能力,在销售价格上没有话语权。营销网给不健全,未形成完善的服务链条。

3.4 科技支撑有限,服务体系不健全

全省柑橘产业缺乏健全的生产技术服务体系,科技支撑能力有限。一是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安全监管体系尚未建立,导致柑橘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企业合作社经济组织未发挥显著作用,果品生产、经营主要以家庭为单元进行,难以形成产业链。三是新技术应用尚未大范围推广、果园机械化管理水平严重滞后,导致柑橘产量较低,产品品质不高,产业效益较差。四是品种资源储备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尚需加强;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到位率较低。

4 促进湖南省柑橘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调整品种结构,建设示范基地

根据湖南柑橘种植区划和相关柑橘品种的适宜性,按照“因地施种”原则,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优良品种。优选品种,确保优质柑橘种苗供应。多管齐下,大力改造中低产低品质橘园。提高档次,高标准建好新橘园。加快林地流转,鼓励规模种植。实施柑橘良种补贴。柑橘优势区域重点县新建或改造橘园全部采用无病毒苗木和接穗,实施种苗补贴。

4.2 规范种苗市场,防控疫病灾害风险

首先,加强柑橘种苗产销监管,规范种苗市场,避免有病毒的种苗无序入市、栽种;完善全省柑橘种苗繁育体系,建设国家级无病毒种苗繁育场,发挥示范效应,有效防范各类病虫害,保障产业发展的苗木需求;农业主管部门应按照柑橘种苗繁育标准的相关规定,加大监管力度,抓好种苗检疫和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核发放,严禁不合格种苗进人基地,确保种苗品质。

其次,制定出台柑橘非疫区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柑橘病虫害监控及应急扑灭机制,切实加强柑橘植保植检工作,建立健全柑橘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制定柑橘病虫害防控应急预案,严控柑橘病虫害传播,确保柑橘产业健康安全发展[5]。

再次,加强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和应急体系建设,提高气象预警水平,开展灾害性气候预测预报,建立长效的灾害预警机制。加强对柑橘常规冻害防治措施知识的科普宣传,提前制定灾害防范计划,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采取科学的防御措施,同时完善果园基础设施,提升果园抗灾减灾能力。

4.3 加强品牌建设,拓宽营销渠道

加大宣传力度,整合现有品牌,引导已形成产业规模、知名度较高、特色鲜明的原产地产品申请区域公共商标或证明商标,逐步形成地理标志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以及区域公共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相结合的柑橘产业品牌体系,培育一批品质好、叫得响的柑橘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制定有利于推进农业品牌发展的地方法规。积极参与品牌保护工作,联合工商、质检等部门,依法打击破坏农业品牌形象的不法厂商,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维护品牌声誉[6]。

培育市场体系,做好果品营销。重视对市场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的建设,建立全国联网的销售信息服务网络,形成能快速反馈果品市场变化的现代化信息传播系统;加强市场调研,及时了解国内外柑橘产销形势和市场动态,确立主攻市场和品牌战略;扶持果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发挥其在果品营销中的积极作用,提高组织程度,做好果品销售[6]。

打造柑橘产业大数据平台,对业务资源进行梳理、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果农调整生产结构。设立电子商务中心,通过网络平台建设,发挥共享功能,调动消费者的参与感,打破采购和销售之间的地域限制,促进生产与消费的对接,形成网上网下一体化、全网全渠道营销态势。此外,为市场提供各类信息、媒体广告、电子结算业务等,推进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同步建设,积极探索果业新动能。

4.4 健全服务体系,增强科技支撑

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技术服务体系。依托果树科研教学单位和农技推广部门,建立三级技术服务网络,从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产销信息提供等方面开展服务。一是集中培训,聘请果树专家分区培训,推广适用技术;二是实地培训,由专家深人园区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三是利用网络培训指导,实时指导果农生产;四是大力推广栽培新技术,如起垄栽培技术、宽行窄株栽培技术、容器苗大苗定植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配方施肥技术等,全面实施果园机械化管理。此外,依托省级科研院所,开展柑橘产业技术创新,研发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为全省柑橘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猜你喜欢

麻阳脐橙种苗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麻阳:相聚工作坊研修共提升
麻阳:诵读中华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
“5W模式”理念下麻阳花灯保护发展现状分析
麻阳现代民间绘画分析
奉节脐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