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视域下传统手工艺的当代转型与可持续性发展
——以湘西保靖县比耳村“本顺竹艺”合作社为例

2021-01-09赵忠鼎樊泽毅宴丽莎

湖南包装 2021年3期
关键词:竹编手工艺湘西

赵忠鼎 樊泽毅 宴丽莎

(吉首大学,湖南 张家界 427000)

“本顺竹艺”合作社位于湘西保靖县竹艺之乡——比耳村。比耳竹编始于清朝同治年间,现如今已有200余年历史,20世纪80年代比耳村已形成“人人是篾匠,户户会编竹凉席”的浓郁竹编氛围[1]。比耳竹编匠人手艺精湛娴熟,编织的竹制品精致耐用、种类繁多,竹编在本地原材料充足、手工艺成本低,使得比耳竹编制品一直是湘西少数民族生活器具的首选。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推进,村内产业转型及大量竹编人才流失导致比耳竹编产业日渐萧条,陷入发展的困境。2011年,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竹编技艺传承人姚本顺之子姚元飞,利用在深圳积累的现代化产业观念回乡发展比耳竹编产业。2014年8月,姚氏父子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湘西第一家竹编合作社——本顺竹艺合作社,比耳竹编正式进入现代手工艺产业发展阶段,通过近10年的探索,为湘西传统手工艺产业化发展与传统手工艺传承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1 湘西竹编技艺概述

竹编是我国传承久远的手工艺,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人们劳作过程中为了更加便捷地储存食物和水,就地取材进行生活器具的制造。长期实践过后,发现竹子的韧性强、易编织,原材料常见且易得,制成品耐用、实用性强,人们开始大量使用竹蔑编织器物,竹产品融入人们的生活中。湘西地区竹资源丰富,竹编制品成为当地首选的生活器具,以湘西背篓、中方斗笠等传统竹编器具最具代表,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各类不同的使用场景与使用人群以及使用方式又衍生出上百种不同类型的竹编器具,如儿童背篓、洗衣背篓、簸箕、箩筐、竹席、竹笼等。湘西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赋予了竹编丰富的文化底蕴,原本单一的竹编器具伴随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熏陶”,逐渐演变为集少数民族艺术美感与实用价值为一体的民族文化特色器具,背后蕴含了湘西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2]。这一实用并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古老技艺,向外界展示了湘西少数民族一代又一代竹编人的智慧、匠心与坚守。

2 比耳竹编传承与当代转型发展

作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竹编技艺传承人的姚本顺,出生竹艺世家,从小耳濡目染,8岁时跟随父辈学习竹编技艺,掌握了篾丝的裁、劈、剖、削、撕、匀、刮等十余道工序以及粗、细篾货的全套编织之法。学成后,姚本顺延续父辈道路,走乡串户“做上门工夫”,由于技术娴熟、手艺精湛,在当地积累了良好的口碑,1976年,成为早期一批保靖县竹业社竹编技师,1987年,从竹业社回家后,一边务农,一边编织竹器。至1987年往后的20多年里,由于市场上塑料制品的进入,传统竹编制品被替代,竹编市场萎缩低迷,竹编人才大量走进南下打工潮中。姚本顺作为手工艺人却一直坚守编织技艺,他编织的竹编作品在古丈、张家界、深圳、广州、澳门等地参展,其中竹器小背篓和深簸箕作为国礼送往日本,为竹编技艺保留了传承的火种。2011年,姚本顺之子姚元飞受父亲劝勉,结束深圳工作回到家乡继承父亲手中的竹编技艺,姚元飞将深圳现代化产业发展的理念带入竹编技艺发展中。2012年,姚氏父子对传统竹编产品进行大胆创新设计,将竹编与茶文化相结合编织精品茶具,精湛的竹编技艺与瓷器的融合在市场上引起关注,并树立起良好的口碑,为竹编产业的市场化奠定了基础。2014年,在姚氏父子与政府部门的努力下,成立了湘西第一家竹编合作社——本顺竹艺合作社,湘西比耳竹编正式进入市场产业化发展道路。

2.1 传统竹编代工产业化

湘西人民编织了各种生活与劳动必不可少的竹制品,从简单的竹垫、菜篮、米筛、小背箩、土箕、蒸搭、烘罩、鸡鸭罩,到背篓、斗笠、竹席、菜搭、竹帘等物品。竹编需要经过下料(竹子锯成所需长度)、转节(竹节突起部分削平)、刮青(刮掉竹子表层)、破竹(竹子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等)、分层(竹条分为编织所需厚度)、过匀刀(确保每根竹条宽窄一致)、上刮刀(使篾条平整光滑)、蒸煮染色(防霉处理及颜色搭配)8道工序完成篾条备料。编织根据各类器物不同需求按四边编法、六边编法、八边编法、弧形编法、网状编法、绳结编法等编织手法进行制作[3]。复杂繁冗的编织工序机械无法替代,再加上时间成本较高,使其无法对接现代化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节奏。

本顺竹艺合作社成立后,将湘西比耳村老篾匠召回,以传承帮带的形式培养年轻篾匠,现固定从业40人左右,竹子从原材料到编织产品成型,在合作社内形成了成熟的流水线工序,每项工艺环节有专人负责,出库产品工艺能达到标准化精致水准。本顺竹艺合作社产品订单主要来源于各级文化组织机构、旅游产品经销商、江浙竹制品工厂以及少量艺术文化机构、艺术家群体。各级文化组织机构、湘西地区旅游产品经销商采购多以湘西特色小件工艺品、生活器具为主;江浙一代竹制品工厂由于自身产能问题,会将部分基础编织订单转交合作社完成;艺术文化机构与艺术家群体的艺术作品订单则来源于各类展览、博览会等活动,合作社为其进行定制或参与某一环节中的工序。本顺竹艺合作社将本地篾匠聚集,统一编制标准,严控出品质量,良好的口碑带来了稳定的业务量,逐步形成湘西竹编手工艺代工产业化模式。

2.2 非遗+高校合作

竹编技艺需要与时俱进的审美观念支撑,传统的竹编功能与形式已无法适应当代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为寻求合作社发展出路,姚元飞积极与湘潭大学、吉首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2017年,湘潭大学艺术学院与本顺竹艺合作社建立“红色筑梦,精准扶贫”非遗品牌化合作项目,艺术学院各专业工作室对本顺竹艺合作社经营业务进行帮扶,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为本顺竹艺合作社的品牌、产品以及营销推广环节进行全方位升级,合作中不断探索产品开发和推广方面的新路径。与此同时,对竹编技艺本身进行数字化保护,针对其工序、编织图案、篾匠口述史等珍贵的资料建设数字资源库[4]。2020年,姚元飞带着精湛的竹编技艺走进吉首大学艺术实践课堂,认真讲解了湘西竹编传承发展情况及编织的工序、经验和技巧,通过生动的现场教学与体验,学生与非遗文化零距离接触,领略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传承非遗文化精神。本顺竹艺合作社积极与高校进行合作与交流,不断整合资源,使竹编的传承与发展走上了健康的道路。

2.3 非遗+文化扶贫

在精准扶贫的视域下,通过文化扶贫可以改变和提升贫困地区人群的思想素质、生存技能。本顺竹艺合作社作为湘西竹编非遗传承项目的载体,积极探索竹编技艺多维度帮扶方式,联系比耳村周边有编织兴趣和基础的农户建立合作关系,由合作社出资进行竹编编织手工艺培养,出师后再与其建立聘用合作关系,分派订单进行竹编产品制作。同时,根据比耳村产业特色,柑橘是比耳的重要产业之一,农忙期间农户进行柑橘栽种,农闲时期进行竹编制作,当地百姓能做到农户与手工艺人的无缝转换,收入稳定。

比耳竹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肩负着社会责任和担当,组建成立了湖南省第一家竹艺带动就业的公益组织:保靖县艺助行(沪湘)文化促进中心。通过竹编技艺的培训,帮助残疾人、留守妇女、贫困户等社会弱势群体实现居家就业。本顺竹艺合作社免费为大家提供吃住,义务教授竹编技艺,首批残疾人的培训,一个月时间内多名学员独立完成常用簸箕制作,学会编织常规的竹编产品后,再跟踪培训,借助本顺竹艺合作社销售窗口和渠道组织销售,真正实现了居家就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0年6月,保靖县首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比耳本顺竹艺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

3 比耳竹编产业转型与可持续性发展的提升路径

在当代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与发展环境已面临巨大的变革。本顺竹艺合作社作为非遗项目的载体进行产业转型,为传统手工艺的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随着合作社快速发展,销量日益增长,产业化转型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目前,合作社竹编产品生产始终处于产业链下游,少量的艺术品制作也仅参与其中基础制作工序,产品的创新能力还未完全激活,只能依靠价格低廉、耗时长的代加工方式产生盈利。合作社自身非遗技艺的数字化保护和品牌推广营销等方面问题成为制约产业转型与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3.1 建立完善品牌形象系统,规范品牌形象使用

非遗品牌从建立到发展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口碑积累,实现品牌形象到文化资本的转化,要将文化遗产置于现代传播的平台为更多的人所关注,因此非遗品牌要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并有持续性流量,就必须系统地进行品牌发展规划。本顺竹艺合作社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姚本顺父子创立的品牌,其品牌形象商标已完成设计注册,商标具有湘西文化代表性,市场认可度较高。作为非遗文化产品品牌,完成商标注册仅是品牌系统建立的第一步,还需在发展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品牌升级,在竹编产品的展示陈列室、产品包装、推广平台、技工形象等诸多方面进行专业设计。在合作社展示区域形象设计中,整体风格应遵照品牌中湘西传统文化内涵进行专业设计装饰,在每一处空间细节中融入品牌特色元素,以更好地进行载体文化内涵的传播。在竹编产品设计中,本顺竹艺作为非遗品牌,产品需要迎合现代时尚视觉与消费需求,通过产品造型与图案纹样创新,解决竹编产品纹样图案同质化,时尚流行元素缺乏的问题。通过竹编制品与瓷器、陶器、玻璃、纺织等多种材质的融合创新,推出现代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创新并不仅是产品的创新,更是全方位的营销手段、品牌战略的创新。本顺竹艺合作社在此方面还需进行大胆的研发和设计,规范品牌形象,迎合市场需求不断进行品牌升级。

3.2 搭建品牌数字化保护传承及发展平台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非遗具有传承性和实践性,数字化平台的搭建对于湘西比耳竹编是保护与传承的现实形式。通过数字化影像记录湘西比耳竹编老篾匠口述史,对其工艺流程、编织技艺、创作题材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整理。利用数字资源管理和网络服务功能,将海量数据进行云储存、精准检索等技术介入,实现资源的数字一体化,为非遗手工艺提供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信息;利用现有的科技手段对编织图案、编织方法等进行信息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播;利用三维动画、VR虚拟现实展示技术等增添技艺展示的真实感与立体感,提升其传播速度,让更多人了解、认同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湘西比耳竹编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平台的建设,可针对市场需求构建不同功能结构模块,针对赏析群体的展示功能、传承群体技艺的学习功能、消费者群体的购买功能、创新群体的开放设计功能。根据不同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推送,满足各类人群赏析、查阅、教育与再设计的需求。本顺竹艺合作社作为湘西竹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在政府非遗保护部门的支持下,以促进非遗传承为目的进行平台建设。平台建设后根据市场的发展不断优化,真正做到推动湘西竹编产业化,有效传播非遗传统文化,带动湘西地区区域经济发展。

3.3 以互联网思维进行系统化创新营销推广

从非遗传承发展的层面上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文化资本”进行转化,“活态”是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模式[5]。当今5G时代传播速率为更多的传播手段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传统非遗项目被当今受众群体接纳需要摆脱生硬、老套的传播方式。在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内涵与正确价值观的前提下,运用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思维,探索不同的现代表现方式,使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尤其在传播内容方面需要增强感染力、吸引力与竞争力,再结合自身文化特色、基础文化内涵以及品牌核心理念进行系统化规划。

本顺竹艺合作社在创新传播上可以引进现代化运营团队进行独立运营推广,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和地域特色,挖掘传承人与合作社的特点进行品牌IP化构建,建立具有强烈记忆点的品牌形象。通过互联网传播平台,如“两微一抖”等有大量受众人群的平台,搭建定位明确、系统化的传播窗口进行宣传与推广。基于品牌基础宣传推广方式,本顺竹艺合作社可在各级政府组织、传媒平台搭建的文化扶贫、非遗传播等窗口进行重点展示,由推广团队制定系统、细致的推广方案,同时,选择性地进驻电商平台,使品牌拥有完善的宣传推广与销售购买渠道。

4 结论

湘西竹编作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民族文化资源,承载着民族文化的智慧。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的遗产,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6]。本顺竹艺合作社在姚氏父子的努力下将竹编技艺有效地传承与发展,利用现代化产业运作方式进行传统手工艺发展的创新。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文旅融合发展蓬勃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被提升至文化资本的高度,姚氏父子克服各方困难,抓紧各界资源与机遇为合作社、竹编技艺创造良性循环道路和可持续性发展行动框架,为即将到来的文化经济竞争中取得资源优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猜你喜欢

竹编手工艺湘西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竹编艺人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湘西剿匪:七十年前的历史风云
走进湘西凤凰城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湘西 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