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2021-01-09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屈曲胫骨膝关节

佟 珅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8)

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发病率较高,且可能会给患者身体健康造成较严重损伤,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必须要高度重视对该疾病的治疗。为探讨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为今后的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治疗工作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40例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通过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对其实施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现将详细研究过程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40例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中男患25例,女患15例;年龄均在29-72岁之间,平均年龄(51.2±6.5)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8例,摔倒12例,交通事故20例;右侧骨折22例,左侧骨折18例。本次研究对象从受伤至入院的间隔时间均在0.5-5小时之间,平均间隔时间为(2.5±0.5)小时。所有研究对象均通过CT等影像学技术进行检查,并被确诊为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其临床诊断与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标准相符。本次研究对象对并发血管神经损伤问题的患者进行排除;对存在侧副韧带损伤现象的患者进行排除;对存在前外侧入路排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进行排除;对合并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进行排除。40例骨折患者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均属于自愿参与本次调查,同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2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通过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实施治疗,实际操作中,应首先对患者进行科学椎管内麻醉,引导患者选择仰卧位,取以大小、软硬适中的膝枕垫于患者膝盖下方,使其患侧膝盖保持轻度屈曲状态。以前外侧入路法实施手术治疗,取患者髌骨外援外侧2cm位置行1个纵向手术切口,针对患者阔筋膜进行科学切开,并对患者筋膜下方开展潜行剥离处理,促使其前方部位完全暴露,清晰露出患者胫骨结节,使其后方充分显露,直至腓骨头前缘得以暴露。选择患者半月板下方位置,对患者关节囊开展横向切开处理,通过缝线对患者外侧半月板实施有效缝合,并朝患者头侧方向给予牵拉,使其下肢处于伸直状态,促进患者膝关节得以内收以及内旋,使其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区域完全暴露。全方位观察患者关节表面状态,确定具体的关节面塌陷位置,完成对其塌陷程度的有效评估后,选择患者胫骨结节外后侧,以骨刀对其皮质区域实施开窗处理,通过骨棒对患者骨窗朝后外侧关节面塌陷处实施反向撬拨,观察关节面在膝关节内翻以及屈曲内翻状态下的复位状况。等到患者关节面逐步趋于平整后,通过克氏针自患者软骨下骨位置出发,遵循从外侧至前侧的次序开展穿刺操作,实现对患者外后方复位骨块的科学固定。通过骨膜玻璃器联合C臂X线机对患者骨折复位状况进行有效明确,若发现患者骨折复位良好,可对其腓骨后上方软组织实施科学剥离,及时进行内固定物放置。选择患者骨缺损部位,通过同种异体骨实施植骨操作,同时规范化置入L型钢板,保证钢板近端处于患者腓骨头上方偏后侧处。选择4枚螺钉于患者钢板近端处进行平行植入处理,实现对患者后外侧皮质的有效支撑。完成半月板牵引线缝合处理后,科学放置引流管,针对患者皮下组织以及皮肤开展科学缝合。

3 临床观察指标:本次研究通过Rasmussen评分标准对本次研究对象开展科学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分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若评分在27-30分之间则为优;若评分在20-26分之间则为良;若评分在10-19分之间则为可;若评分<9分之间则为差[1]。给予患者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观察其术后骨不连以及膝关节外翻畸形等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状况。

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通过SPSS23.0数据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资料开展统计学分析和处理,若数据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表明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5 结果:40例研究对象采用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进行治疗后,其Rasmussen评分优良率为92.5%,明显高于治疗前的62.5%(P<0.05),详细数据见表1。术后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均在11-15周范围内,平均愈合时间为(13.2±1.5)周;随访1年后,患者无1例骨不连以及膝关节外翻畸形等远期并发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术后患者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在100°-135°之间,平均膝关节最大屈曲度为117.6°±3.5°

表1 患者接受外侧入路排钉技术治疗前后的

讨 论

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属于骨科常见疾病之一,该疾病主要是因为膝关节在屈曲过程中受到前房暴力的冲击,造成轴向应力,同时向其后外侧传导所致[2]。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在具体解剖结构上相对比较复杂,临床上要对对该类骨折实施有效固定,或对其进行科学复位有一定困难,要求操作者以科学手段对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实施有效治疗,方能改善疗效。现阶段,临床上对于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以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新型骨科治疗技术,以前外侧入路在直视状态下对患者后外侧胫骨平台实施科学复位以及固定处理,具备手术操作简便,无需暴露患者血管神经等应用优势,具备较高的应用安全性[3]。本次研究发现,患者采用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进行治疗后,其Rasmussen评分优良率为92.5%,明显高于治疗前的62.5%(P<0.05);术后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3.2±1.5)周;随访1年后,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0;术后患者平均膝关节最大屈曲度为117.6°±3.5°。该研究结果与陆圣君等人关于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4]。这意味着,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确实能够在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发挥良好应用效果。

总而言之,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能够促进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屈曲胫骨膝关节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高屈曲与传统膝关节假体的10年随访:一项配对队列研究
蜻蜓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青少年双侧胫骨近端对称性疲劳骨折1例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复合材料加筋壁板剪切屈曲工程算法验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