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

2021-01-08孙翠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0期
关键词:护患护理人员院校

孙翠英

(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阿勒泰)

0 引言

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一方面可以使护理人员更了解患者的病情,便于后续准确治疗,另一方面可以融洽护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在护理人员走上岗位之前,也就是教育阶段,对其进行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以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更加顺利,得心应手。

1 护患沟通能力的概念及其培养的必要性

1.1 概念

护患沟通能力,指护士与患者进行顺畅有效的沟通、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护患关系至关重要。沟通能力强,护患关系往往更加融洽,患者更加信任护理人员,使护理人员的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减少护患纠纷,利于患者尽快康复[1]。

1.2 培养护患沟通能力的必要性

首先,护患沟通是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之一,是岗位的职责所在,是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治疗的前提基础。其次,相关院校对学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困难重重。再次,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提高沟通能力是大势所趋,否则将在未来的竞争中落后于人,面临被行业所淘汰的风险。因此,高校应该对此高度重视,紧跟时代潮流,把学生培养成行业所需的优秀人才[2]。

2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来看,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在持续提高,但是护患沟通能力依然是护理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高职院校在对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缺乏足够的重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护理专业的教育革新不足,高效对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教学方式落后,教育观念陈旧。其次是缺少语言技巧培训。要处理一个问题,同样的内容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其效果也是天壤之别,护理人员在沟通前,需要组织恰当的语言,维护患者的自尊,使患者易于接受和理解。一些高校开设了关于语言技巧培训的相关课程,但是大多流于形式,或者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教学,缺乏相应的锻炼,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再次是缺少实践教学。课上学习的沟通技巧和语言运用,确实是专家的精心总结,但是沟通不是一成不变的,光懂得技巧还不够,要能真正灵活运用才是硬道理。不同的场景运用不同的技巧,相同的场景根据患者的不同表达方式也要有所变化,否则学生毕业后没有足够的经验,对沟通技巧使用不当的话很可能适得其反,引起患者的不满[3]。除此之外,常见的还有教师水平较低、学生基本素养欠缺等问题,高校要从多方面下手,总结面临的问题,并积极改善。

3 提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的策略

3.1 加强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认知,提高重视程度

对学生进行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教学任务之一,纵观以往,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考虑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创新教学观念,探寻更高效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4]。在教学前期,要着重指导学生对护患沟通能力的理解,充分认识到这种能力的重要性,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反馈分析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又充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满足教学要求,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抓基础知识,又要抓应用能力,二者不可偏废,使护理专业的学生收获满满,高校要注重宏观层面的管控与引导,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教学细节的研究和优化,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环境。

3.2 增加实践课程,积累沟通经验

高职院校可组织相关教师开发实践课程,以满足学生训练的需求。合理安排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在实践中温故知识,在学习理论时联系实际应用,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情景演练,让学生轮流扮演患者和护理人员,加深对双方角色的认识以及对患者心理的了解,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提高沟通效果。对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借此机会发现教学中的缺陷和学生的不足,双方共同改进,补齐短板,为以后的学习明确方向,做到有所侧重。对于儿童患者和老年患者,沟通起来有一定困难,学校也要适当创造与这类患者沟通的机会,使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做好针对性沟通方案。如有机会,也可以加强与当地医院的合作,观察真实的患者,获得更真切的感受[5,6]。

3.3 传授沟通技巧,掌握说话艺术

护理工作的工作量较大,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沟通方式要因人而异,不可能照搬课本中的知识点来救场,也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可能。沟通技巧涉及语气、态度,说话前要明确目的,比如要安慰患者,使他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就要语气轻柔,充满呵护的感情,比如患者对治疗持消极态度,护理人员就要语气坚定,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后,要根据自身理解进行总结分类,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运用更加自如。另外还要让学生懂得倾听的重要性,善于说话的人首先是一个懂得倾听的观众,鼓励患者多畅谈,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况,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患者也会更愿意配合,这样医护人员的工作更好开展,患者的病情也会尽快好转[7]。当然,所有技巧的掌握都离不来千锤百炼,教师应鼓励学生克服紧张心理,大胆表现,将问题解决在学习过程中,为以后的工作铺平道路。

3.4 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护患沟通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职业素养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职业行为习惯等方面。一个成功职业人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的职业心态、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等素养。在爱岗敬业的护理人员心中,工作不仅仅是一项任务,而是一份事业,需要用心去完成,因此,职业素养良好的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沟通中会较少出现问题。另外,要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习惯,时常温故教师设计的实践课程,多考虑患者可能有哪些感受,产生哪些不适,有些问题患者可能不方便说或者不愿意说,护理人员也要能够尽量理解,体现护理服务的人性化和自身的专业性[8]。有时还可能遇到比较特殊的患者,可能要求过高,护理人员也要做到一视同仁,对患者保持耐心,充分解释,在患者感受到极大尊重的同时完成分内工作。

3.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教学力量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受业解惑”,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及学习状况具有深远影响。正所谓“名师出高徒”,优秀的教师能够给与学生明确的方向和专业准确的指导,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所以,高校要想取得优异的教学成果,一定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对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如为教师提供进修和教研的机会,组织教师去其他院校学习经验等。同时也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水平,比如设定合理的考核机制和进行横向对比竞争,表扬先进,鼓励其他教师向优秀教师学习,督促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打磨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4 结语

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高职院校在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并结合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避免纸上谈兵的尴尬状况,为国家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护患护理人员院校
社会嵌入视域下护患关系影响机制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