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逐生本,构建智趣共融的音乐课堂

2021-01-08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天津教育 2021年35期
关键词:泥鳅古诗词多媒体

■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秦 亮

一、趣味:以趣促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兴趣的刺激下,学生的身体细胞才能处于兴奋的状态,才能让他们身心愉悦,产生持久的动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形象的情境、幽默的语言、有趣的游戏、变化的教法开导学生,让音乐课堂变得富有趣味性。音乐教学要有感染性,教师激情四射,让学生身受感染,能获得身心的愉悦,感受到音乐课堂的魅力。音乐教学要具有创设性,能为学生的认知把脉,了解他们的喜好与发展变化,让他们去感受多元的生活世界。音乐教学具有启发性,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从而促进他们情感的升华。

教师要以情境建构知识之间的关联,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为他们的音乐学习提供无穷的动力。如在讲解苏少版二年级下册“春天的小河”一课内容时,为增进学生对春天气息的感受,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呈现出春天大地复苏、百花开放、小草萌发的视频,让学生看到河水的潺动、听到鸟儿的鸣叫,嗅到花草的芬芳、泥土的气息,感受到春到的到来。教师让学生聆听《春天的小河》这首歌,让他们说说对这首歌的感受是怎样的。教师让学生再次仔细聆听歌曲,去理解歌曲的情绪、旋律,在充分体验音乐美感的基础上,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要借助主题创设情境,让音乐教学内容变得更丰富、更立体,能让他们体会到学习英语带来的无穷趣味。如在讲解苏少版二年级下册“十二生肖歌”一课内容时,教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物鸣叫的声音,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

多媒体能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深度理解,教师要丰富音乐教学形式,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能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让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去探寻学习任务。如在讲解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在钟表店上班”一课内容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音乐《这是什么》,并让学生去猜一猜谜底,再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哪些钟,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说出大钟、报时钟等,教师运用多媒体呈现出这些钟的图片。学生通过初读这首歌曲,并说出听了这首歌曲后的感受:他们仿佛来到了钟表店里,看到多种多样的钟表。教师让学生聆听第一乐段,并让他们说说这段音乐主要描写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大钟和小钟打点时在声音上会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聆听、分析能体会到大钟声音的响、低、粗以及小钟声音的轻、高、细之间的区别。教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第二乐段,让他们与第一段音乐进行对比,说说情绪上有何区别,教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第三乐段,让学生说说这与前面的哪个乐段旋律相似。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与音乐课堂巧妙地结合起来,增加学生视听的体验,能使音乐教学变得更有效。教师可以挑选一些有趣的范例教学,能使枯燥的氛围变得轻松有趣,能调动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积极性。

二、体验:以感促悟,促进学生深度理解

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与探索体验的机会,引领他们自主摸索、发现,从而实现创造性的学习。学生在探索学习中不再是被动接受的个体,而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营造利学的环境,尊重、信任学生,让他们乐意接受并参与体验过程。如在讲解苏少版二年级上册“邮差马车”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跟着音乐律动开火车,模仿开火车上下坡的动作。并让他们做“邮差”,聆听音乐,让他们找出音乐中藏着的两个亮亮的声音,并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这个声音。教师让学生想象画面,并猜猜这个亮亮的声音是什么发出来的,在每一句的开头都甩出了亮亮的马鞭,那后半部分应该如何甩呢。教师呈现图谱,让大家再仔细听听音乐,感受一个马鞭的声音……教师为学生留有探索、体验的空间,能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并通过声情并茂的范唱,让学生获得情感的感染,从而让他们更愿意投入歌曲中去享受、体验,从而获得快乐的体验。教师要运用魔性的语言感染学生,增加他们的审美体验,丰富他们的想象,让他们的音乐情感得到滋养,从而凸显音乐的育人功能。互动教学能催生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师要机智应对、灵活处理,能营造出与作品一致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如在苏少版四年级上册“捉泥鳅”一课教学中,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播放《捉泥鳅》的音乐,并引导学生:“我们走进田野中,一群小朋友在干什么呢?你们捉过泥鳅吗?捉起来容易吗?请听听他们是如何捉泥鳅的。”教师向学生介绍泥鳅,让他们了解泥鳅的生活习性,感受它的特点,从而让他们对田园歌曲的风格产生喜爱之情。教师带领学生视唱歌谱,感受强弱次强烈的规律,再让他们按节奏朗读歌词、跟琴学唱歌曲。

三、融合:以融促构,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师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能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促进他们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要引领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帮助他们种植“文化自信”的种子。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教师进行创意教学,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古诗词带来的魅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体态律动,或创编一些动作,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教师可以播放与古诗词意境类似的音乐,让学生随音乐朗诵古诗,在音乐的渲染下融入古诗的意境中,能够获得别样的体验。教师带领学生聆听歌曲,可以加入一些小乐器的辅助,给课堂带来新鲜活泼的感觉,能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古诗词语言精练、内涵丰富,但对于低学段学生而言,他们往往难以理解其中的内涵,教师将古诗词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能够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

教师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准备一些丰富的资源,引领他们从多角度欣赏、理解作品,这样才能使音乐课堂变得多姿多彩。在讲解苏少版三年级上册“游子吟”时,教师为学生播放“孟母三迁”的故事,并让学生说说这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教师通过短视频的播放,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带领学生欣赏歌曲,说说加入音乐元素的这首诗给人带来了怎样的体验。教师带领学生结合谱例,体会这首诗的旋律节奏,学生结合诗意体会情感,第一部分节奏简单、音域偏低、语速中等,给人以亲切之感。学生结合诗意,能想象到一位慈母正在为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第二部分音域要比第一部分高一些、节奏也更紧密,能表达游子对母亲内心的感谢。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立足生本,依生而教,采用趣味性、体验性、融合性的教学,调动学生的听赏兴趣、增进学生的学习体验、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从而能丰富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泥鳅古诗词多媒体
踏青古诗词
泥鳅笼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捉泥鳅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捉泥鳅
我和古诗词
一起去捉泥鳅吧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