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信息技术,助力音乐教学

2021-01-08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庄石码小学杨群英

天津教育 2021年35期
关键词:小山羊创设信息技术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庄石码小学 杨群英

根据新课标的内容来看:“小学音乐课程的价值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挖掘其发展潜能;同时在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形成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帮助学生促进人际交往,加强情感交流与互动,由此创建和谐社会。”

对于现代音乐教学来说,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其能够引领学生进入一个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信息技术能够对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各类形态的信息进行同步编辑、存储、呈现、整合等,促使学生在视觉、听觉、情感等方面获得共鸣。由此可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呈现出一些不可替代的优势与功能,促使音乐教学与传播变得更加高效与快捷,为实现音乐课堂质量的提升带来全新的动力。

一、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营造良好音乐课堂氛围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审美意境中,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意识,这对于音乐教学的各个阶段而言,发挥的作用都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在音乐教学的起始和结束环节,能够发挥创设良好审美情境、增强审美意识等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与实际教学内容相结合,发挥承上启下、创设新的审美意境的作用;在将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期间,必然能够使学生的审美理念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由此能够获得最佳的审美效应。借助信息技术能够使音乐课堂获得较强的时空效应,由此能够创设出形声兼具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例如,在《摇篮曲》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动画影片,为学生呈现一个月色朦胧的安静夜晚,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安逸氛围,当对学生进行声音训练的构成中,则利用现场录音对比欣赏的手段,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声音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化、形象化,由此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趣,自然就能够奠定稳固的学习基础。

二、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

英国心理学家奥尔夫曾指出:“要鼓励孩子独自探索、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音乐。”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比较注重基础声乐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这对于学生思维主体意识的挖掘与培养等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对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多听音乐,还要引导他们积极联想与想象,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神经系统去领悟、去体验,去创造音乐。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其能够创设出有声有形的真实情景,帮助学生真正地融入其中,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与鉴赏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拓宽想象空间。比如,在《两只小山羊》教学中,教师在给学生播放音乐之前,需要引入一个故事:“两只小山羊都希望自己先过独木桥。”然后为学生介绍乐曲的唱法,帮助学生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由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乐曲的主题思想,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利用《两只小山羊》的故事编辑的过程中,配以乐曲,制作成动画与图片,创设出真实的演示情境。在课堂上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模仿小山羊的动作与声音,伴随着悠扬的音乐,使学生按照律动去演示,随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一些谜语,让学生去猜字谜,并模仿小山羊走路的动作,这必然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信息技术加强音乐艺术创新,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指出:“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但是想象力则是无限的,它是促进知识进化的重要动力。”由此看来,创造力与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过程中的两个最基本要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想象能力,由此能够彰显出学生的个性与特征。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思考,由此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由度,促使学生彰显出其中的个性潜能与聪明智慧。唯有如此,才能够增强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帮助学生发展创造美。

四、信息技术有助于优化教学设计,丰富音乐课程资源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一个复杂且有情调的信息互动活动,任何一个音符的变化都能够折射出不同的情感与思想。学生利用音乐知识的学习,不但能够丰富情感,而且能够增强审美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小学音乐课堂逐渐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变,有利于优化教学设计,开阔学生的视野,促使其音乐素养不断提升。例如,在《狮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歌曲中蕴藏的故事情节进行编辑,利用音频和动画的融合,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歌曲中蕴藏的情感,促使学生的心情更加愉悦和舒畅,通过反复欣赏和观看,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歌词的理解能力与联想能力,促使其音乐知识得到有效积累与吸收。

另外,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还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呆板教学模式,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让学生汲取的知识更加丰富。对于小学时期的音乐课程资源来说,通常是指教师、教室、活动、教材、环境等,教师需要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与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充分地彰显出自身的骨干效应,进而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一些多元化的音乐实践活动。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能够完全突破时空的限制,让音乐呈现出的内容利用多媒体平台更直观地呈现出来,由此能够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其承载量大大提升,帮助学生增强音乐审美素养。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学生获得听觉、视觉等方面的强烈刺激与体验,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融入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中,真正感悟音乐作品所承载的情感,为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做铺垫。

猜你喜欢

小山羊创设信息技术
小山羊学习看图写话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小山羊的难题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不识钟的小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