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培养方法研究

2021-01-08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王团镇中心学校马金平

天津教育 2021年35期
关键词:梯形乘法数学教师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王团镇中心学校 马金平

在最新一轮课程改革进程中,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推理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中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能够指引他们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现状提出了很多促进学生推理能力不断提升和发展的策略,希望他们推理能力提升的同时数学学习效率以及综合能力也有所提高。

一、举例贴近生活,提高学生推理能力

数学是服务生活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学生更好生活的有力保障。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下,教师将更多的重点放到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上,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新课改重点强调了学生能力培养,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秉承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课堂中通过列举贴近生活的例子展开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分析生活实例的过程中推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例如,学生在学习“同分母分数加法”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先将周末购买比萨的场景创设出来,并说道:“如果爸爸将比萨平均分成了八份,他自己吃了3块、妈妈吃了1块,剩下的都是自己吃了,那么请问每个人分别吃了几分之几,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几分之几?”学生立即结合学习和掌握的分数知识点思考问题,并且将两个分数书写下来,同时也通过“3+1=4”推理出“父母共吃了当学生得出结果后,教师将分数加法算式以及详细的计算步骤呈现出来,促使学生通过生活实例,自主通过整数加法计算公式推理出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说出分数加法的含义。当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后,教师又将生活中喝水、分蛋糕的例子列举出来,促使他们在计算过程中推理出“分母不变、分子相加”的计算方法。在联系生活的数学课堂中,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会随着推理能力的提升不断提升。

二、应用问题引导,增强学生推理能力

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因此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推理能力是核心素养中较为重要和关键的素养,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应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并促使他们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推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和发展,为其后续学习夯实基础。

例如,学生在学习“因数和倍数”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先借助多媒体将运动会上不同班级采用不同方式的队形入场的图片呈现出来,促使学生结合列队方式抽象出数学乘法算式。当学生正确列出算式后,教师问道:“4乘以9和9乘以4的结果一致、5乘以7和7乘以5的结果一致,是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中两个数交换位置后得数都不变呢?”学生齐声道:“是。”教师随之鼓励他们自主列举出更多的例子,并将“因数”和“倍数”两个基本概念讲解出来。随后,教师随意将几组除法和乘法算式展示出来,促使学生继续思考“几个算式中的因数和倍数”,使学生学会判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等,进而明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思维十分活跃,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很高,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推理能力也随之增强。

三、组织动手活动,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枯燥的课堂环境常常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心理,也不利于他们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因此如何改善这一现状是教师面临的且需要及时调整的重要问题。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的组织是教师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基础上开展的一项趣味教学形式,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高效获取知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动手活动展开教学,以此进一步促进学生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进一步发展。

例如,学生在学习“梯形的面积”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一上课便利用多媒体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展示出来,促使学生回顾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当学生逐步说出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后,教师又将一梯形展示出来,使学生继续思考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有的学生不假思索道:“底乘以高!”有的学生则认为梯形面积与三角形面积公式一样。随后,教师鼓励学生自主画出一个梯形,并且想办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此时,学生快速动手做起图来,并且想要从图形中探究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在动手实践后,学生能够结合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理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提升掌握此公式的效率的同时推理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四、开展探究活动,升华学生推理能力

新时期,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的实现与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师追求的目标,对于学生高效地掌握知识点以及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推理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逐渐形成和提升的能力之一。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和开展探究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推理,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推理能力同步提升。

例如,学生在学习“分数乘法”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一上课先提出问题“整数乘法和整数加法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唤起学生的回忆。当学生将知识点回顾出来后,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及根据整数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转化关系自主思考“分数加法和乘法之间存在的关系”,为后面展开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有的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能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分数乘法也表示几个先相同的分数相加,并且列举出“进而快速计算出结果。还有的小组通过更多的具体例子进行了说明,同时推理出了“分数乘以整数等于分数的分子乘以整数,而分母不变”的结论。在探究形式辅助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明显提升,推理能力也随之得以发展和升华,为其后续灵活应用分数乘法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浪潮下,小学数学教师十分关注学生推理能力的提升,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采取了很多高效的教学手段,希望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活动的基础上推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和发展,进而促进他们的数学思维不断提升,为日后生活和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猜你喜欢

梯形乘法数学教师
玩转梯形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梯形达人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把加法变成乘法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