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结构化教学,建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21-01-08福建省大田县城关第一小学陈彩琴

天津教育 2021年35期
关键词:折线统计图结构化

■福建省大田县城关第一小学 陈彩琴

一、结构化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意义

布尔巴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学是研究结构的科学。”通过这句话可以得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站在“结构”这一角度思考并设计教学过程。由此,结构化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多是向学生灌输一定的书本知识,引导学生做大量的课堂与课后练习,这种教学方式虽能够起到一定的教学成效,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如何帮助学生巩固灵活运用这些数学知识,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而基于结构化视角下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是从整体角度出发,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及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既能让学生学习到结构化的数学知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更好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学习和进步。另一方面,为课堂教学提供新方向。结构化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大热点。通过基于结构化角度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摒弃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思路,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力,让课堂教学朝着光明大道发展。

二、结构化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方法

(一)思前顾后——基于“认知结构”开展实践教学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并不是由一个个概念和分离的知识结构堆砌而成的,而是依照他们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而组成的一个逻辑性结构系统。可见,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结构化教学,应进一步强化数学知识间的关联性,因为只有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整体性,才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明白数学知识间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结构。所以在日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帮助学生培养知识迁移和关联意识,提升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关联程度认知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促进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小学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知识点教学为例,首先笔者会通过复习以往知识的方式导入新课。如这样询问学生:“同学们,我们之前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式大家还记得吗?”通过引领学生回顾以往所学图形的概念以及面积公式,与本节课所学知识建立联系,让学生进一步跟紧教师的上课节奏。紧接着,笔者再从组合图形的相关条件入手,为学生展示七巧板的不同拼接方式,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到关于组合图形的全过程。最后引领学生进行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如此一来,不仅帮助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进行良好的迁移,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结构的连续性与发展性有更深刻的认知,还在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组合图形面积的认知程度,优化学生知识认知结构,最终构建一个高效数学课堂。因此,在日后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概念的角度入手,积极帮助学生分析各个数学知识点存在的联系,这样既能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一举双赢教学成效。

(二)承上启下——基于“教学结构”开展实践教学

素质教育背景下,精彩的课堂源于教师对教材的通透理解,以及教师对课堂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小学数学教材中各个单元知识点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在日常实践中,我们应灵活解读教学内容,这样既能引导学生把握新知识与旧知识间的连接点,还能在无形中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深刻记忆,继而帮助学生构架更为系统、灵动的数学知识结构,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以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教学为例,由于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及特点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笔者在新课导入时引领学生复习有关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为接下来的折线统计图教学奠定基础。如果教师在课程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了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上,学生将无法对以往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达不到优化学生认识结构的目的。因此教师可在做好教学铺垫的基础上引出新课,让学生谈一谈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学生的认知。最后引领学生进行类比训练,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与实践,进一步感受这些统计图的特点,并通过自行绘制折线统计图,加深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深刻认知。

(三)归纳梳理——基于“知识结构”开展实践教学

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式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教师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及时帮助学生梳理书本知识,才能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与进步。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受长期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个别数学教师仍是将一些零碎的、无联系的内容“塞”给学生,导致学生无法掌握其中的内在联系,在复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十分苦恼。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运用结构化教学,帮助学生进行单元知识归纳梳理,让学生对自身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形成科学的、系统的整体,为日后拓展训练奠定坚实基础。如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由于小学高段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复杂性特征,学生难以将以往所学的知识与新学知识进行衔接,笔者在每一单元的教学中合理科学应用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归纳,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数学知识,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理解,还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提高数学复习效率,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如在对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节内容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分别以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主线,利用自己喜欢的思维导图绘制方式分别将其特点、面积及体积等知识写出来。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补充和修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整合数学知识,加强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深入理解。由于小学生绘画能力有限,思维导图的最终呈现效果并不是那么完整,但能够将各相关知识点之间的思维过程进行绘制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相关数学知识,还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最终起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与提高课堂复习效率的目的,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以更好的心态投身于日后的数学学习中。

综上所述,结构化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将其合理科学地应用于数学教学之中,无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还是数学思维的提升均有重要意义。所以本文就立足笔者的教学经验从以上几点进行的具体分析,旨在通过结构化的方式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式思维,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进步,对学生日后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折线统计图结构化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折线的舞台——谈含绝对值的一次函数的图象
折线图案
基于图模型的通用半结构化数据检索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
基于软信息的结构化转换
先张法折线配筋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