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021-01-08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中心学校成虎林

天津教育 2021年35期
关键词:易拉罐生活化数学知识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中心学校 成虎林

应用于生活,扎根于生活,而且也来源于生活,这是数学学科的特征,所以,数学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而应当与其紧密联系起来。在本文中,笔者结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内涵以及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展开生活化教育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做法。

一、利用生活化导入激发学生听课兴趣,构建高效课堂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是第一个环节,十分重要。经过长时间的课间活动,学生的状态松弛,注意力涣散,而他们又是一个注意力很难集中且自制力较差的群体,若不及时引导,学生很难进入状态,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影响。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首先要设计一个好的课堂引入,唤醒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集中学生注意力,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状态。诸多教学实践活动表明,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普遍畏惧、排斥和抵触,这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若是引入生活元素,一方面可以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的距离,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另一方面也让小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唤醒他们的听课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导入新课的方式调整学生状态,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准备。例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呈现出一系列图片,图片中均是生活中小学生常见的物体,如京剧脸谱、过年家家户户贴在窗户上的窗花剪纸、学生每天几乎都在使用的鼠标、美丽的蝴蝶和蜻蜓等。看到大屏幕上展现的这些熟悉物体,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课堂上,认真盯着屏幕,仔细观察每一个物体。在这个基础上,笔者对学生说道:“同学们,这些东西你们在生活中一定经常见到吧,我们现在来做一个小游戏,就叫‘找规律’,认真观察这些物体,说一说它们之间有一个什么共同的规律?”从而唤醒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为他们的高质量听课打好基础。

二、利用生活化场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促进知识内化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自主、探究、合作是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对知识框架的构建过程中。因此,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效内化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然而,若是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很容易让他们产生抵触、畏惧等负面心理,在笔者看来,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场景引导学生探讨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教学工作事半功倍。例如,在讲解“小数加法”时,笔者没有直接给学生讲解小数加法的运算技巧,而是给他们列举了这样的生活场景:“老师昨天去超市买了一斤荔枝,花了12.5元,还买了一斤苹果,花了5.8元,你们能帮老师算一下一共花了多少钱吗?”对于这个问题,小学生有足够的生活经验,所以他们思考了一会儿就给出了答案,即18.3元。在这个基础上,笔者将12.5、5.8这两个数字写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说道:“根据你们计算的结果18.3,思考一下小数加法计算技巧,以列竖式的方式表示出来,然后说一说这样计算的原理。”学生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下,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最终根据“角与角相加,元与元相加”的原理推导出小数加法列竖式应该将小数点对齐,后面的数与后面的数相加,超过10则进到前面一位,顺利解决了问题,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效掌握了小数加法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探究能力在无形之中得到了培养。

三、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数学知识抽象、难懂,学生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记住。生活化教学理念下,教师应当联系实际生活,将学生无法理解的、抽象的数学知识与他们熟悉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坚持“生活”与“数学”相统一的原则,引导学生联系已知的、熟悉的、直观性的生活知识去理解未知的、陌生的、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例如,在指导学生认识“周长”这个概念时,很多学生不能理解和记住这个抽象的知识点,笔者利用课后时间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走一圈,通过这种现场体验的方式让学生产生对“周长”这一概念的感性认识,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四、基于生活场景设计课堂提问,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学以致用是最终的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应联系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迁移应用到生活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讲完“长方形周长”知识点后,教师让学生通过测量课桌的长和宽然后计算出课桌面的周长。与此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计算数学课本、文具盒、教室窗户、地砖、黑板等所有长方形物体的周长。这样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学习的周长公式,还能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又如,在讲完“圆柱体表面积”知识点后,笔者给学生分发一个细而高的易拉罐和一个粗而矮的易拉罐,让他们比较哪个易拉罐使用的铁皮更多。一开始面对这个问题时学生面面相觑,经过思考、探究之后,学生迁移应用圆柱体表面积公式计算两个易拉罐的表面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比较,找出使用铁皮更多的易拉罐。这一过程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圆柱体表面积的公式,而且有效锻炼了他们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五、结语

数学教师在新形势下应积极响应教育部门提出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号召,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关注生活化教学并结合实际生活制定科学的教学模式,在数学知识中有效渗透生活化教学因素,让学生既能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又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巧妙地运用数学公式、概念等,促进学生数学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易拉罐生活化数学知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互相吸引的易拉罐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易拉罐制做的帆船
易拉罐美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