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思维培养理念下高中地理活动设计策略

2021-01-08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鉴湖中学王立锋

天津教育 2021年35期
关键词:导图探究思维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鉴湖中学 王立锋

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地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其培养无论是对高考的考核还是对学生今后更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构建合理的教学活动、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成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做好情景导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作为新时代的学科教学目标,综合思维的培养无疑也是需要学生充分参与。“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情境导入是活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有着巨大的作用,如果能在这一过程中就有效激发学生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将获得巨大的效果。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活动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课前积极做好情景导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为后续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学中,在导学环节,教师就可以引入《超级工程3》这一纪录片素材。其中,有一集是专门讲述中国交通的内容。相比课本内容,纪录片更加贴合现代生活,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后教师即可以引导:“交通犹如血管一样将不同的地方联系在一起,那么交通与一个区域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以引入具体问题的探究。由于之前的视频,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探究也更加积极。这样,通过合理的情景导入,教师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后续对要素关系探究的主动性,为综合思维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思维导图,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综合思维要求学生全面、动态、系统地认知地理事物,在这样的情况下,具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思维导图的构建,从而让学生拥有地理相关的完整知识体系,为综合思维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正式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展示教材的目录,根据教材目录让学生了解高中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解地理学的知识体系,并构建思维导图,让学生将目录中的章节置于这一知识体系中。高中地理的知识以理论学习为主,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研究的要素将地理学科分为不同的部分,其中,依照研究要素的多少,教师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分为综合地理学和部门地理学,依照研究的对象,其又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种分类方法交叉可以将整个地理学科划分为四个部分。而具体到思维导图,则可以延伸出四个分支,左边与右边各两个。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目录中的章节分到不同的分支下,在之后学习每一节课时,再让学生合理进行调整。

三、开展微专题探究,深入了解知识联系

微专题是“切入点小、深度大”的专题教学内容,很多时候,微专题能充分展示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学生构建复杂而立体的知识架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思维导图这一方法的有效补充。故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开展微专题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教师可以构建“气候条件对空气质量污染的影响”这一专题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华北地区冬季与夏季为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形式探究华北地区空气状况的不同,以此得出大气状况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天气、气压、逆温、摩擦层厚度等方面分别进行探究,了解大气状况对扩散条件的影响。而通过这一微专题,学生也能将大气运动相关的知识与环保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这对于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构建新的联系、让自身的知识架构更加立体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合乡土地理,充分联系日常生活

乡土地理是学生生活县区范围内的地理,其不仅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以此为基础延伸的素材也有着相当不错的激趣效果。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乡土地理充分联系日常生活,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将日常生活与地理各个要素充分联系起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例如在“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开展“城市对农业区位影响”的探究活动。在这一探究活动中,除了课堂上以经典区域为例的探究外,教师还可以以学校所在的县区为例,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形式,在信息技术和家长的辅助下,了解县区内不同区域的农业分布状况。学生既可以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不同区域的状况,也可以通过微信群询问自己的亲人,而在调查了足够的信息后,学生小组还可以根据自己调查的信息绘制地图,就此探究本区域内种植作物与距离城市远近的关系。这样,结合乡土地理,教师有效开展了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农业、城市要素与日常生活联系了起来,这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对于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优化教学评价,促进学生有效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作为引导学生反思的重要步骤,教学评价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后续学习活动的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但在过去的教学中,尽管很多时候教师的教学已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目标,但在教学评价方面,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主、以成绩为主。这一方面导致学生还是以教师的指导为原则,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针对过程进行反思,这无疑是不利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在同一个教学理念下,只有教学和评价相契合,教学活动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而立足于综合思维的培养,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一方面需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另一方面也需要融入综合思维相关指标,这也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量表这一更加灵活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反思。例如在“通视问题”这一专题探究活动中,教师就可以以量表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一系列逐渐深入的问题探究了在各种情况下、各种地图中通视问题的判断。其中,知识的检验已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而量表则主要展示对过程的评价。量表总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学生对知识即地图与通视问题的总结,主要考查学生对综合思维的感知状况,第二个部分为态度、氛围、方法等方面的评价,每个方面都有教师、学生自己、小组其他学生三个评价主体。这样,通过合理的评价方法,教师能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过程、方法、知识的联系层面进行反思,这对于学生的综合思维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立足于综合思维这一素养的培养,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需要优化情景导入和教学评价两个环节,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以微专题、思维导图、生活化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将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充分联系起来。

猜你喜欢

导图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