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有效策略分析

2021-01-08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工人第二新村小学

天津教育 2021年35期
关键词:浮萍逆向池塘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工人第二新村小学 赵 杰

在小学阶段数学科目学习过程中,逆向思维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重要解题思维,它对于学生突破问题难点,提升数学综合素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了解逆向思维的概念以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探究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模式,是其要重点关注的课题。

一、逆向思维的概念

逆向思维,即从常规顺向思维的方面着手,对相关数学问题开展分析,由此找出常规思维环境下难以察觉的问题解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数学教师要基于学生身心发育的基本特征,在教学中对逆向思维意识进行渗透,由此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健全的数学知识网络系统,掌握更多数学问题解答技巧,提升学生数学能力,让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更加轻松,由此强化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进行逆向思维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逆向思维教育,对数学学科教学工作、教师以及学生都会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这些作用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实际上,小学数学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具有比较高的要求,因为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尚处在发育时期,思维意识并不成熟,只停留在顺向思维层面,在小学数学学习当中,许多时候如果使用顺向思维进行问题的分析则很容易在数学问题解答的过程中面临困境,而合理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意识,能够让他们更加容易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让学生对相关数学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全方位提升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降低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负担

当下,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全国对于小学教育的关注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对于数学科目来讲,教师面临的教学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在小学数学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如果只停留在训练学生常规顺向思维的层面上,轻视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养成,学生就会在数学学习中频频遇阻,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困境。

(三)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小学数学科目学习过程中,思维意识是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且在思维意识当中,逆向思维又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构成元素。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当前国内小学生在数学科目学习的过程中,采用顺向意识解题的方法十分普遍,缺乏逆向思维。因此在日常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数学教师强化对学生逆向思维的教育培养工作,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非常重要,一旦学生的逆向思维意识得到了健全和强化,就会在今后更高阶段的数学科目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比较大的优势。

三、通过教学案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有效方法

(一)针对学生还原意识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教学内容的基础性规律着手,秉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开展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工作。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教学流程和知识结构梳理,教师需要准确地将学习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层次,在每个层次上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由此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让全班同学在获得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过程中,习得逻辑思维能力,之后再基于正向思维的内容,来对逆向思维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还原意识。例如:在一次名为“想一想”的数学活动中,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李爷爷家门口有一个池塘,细心的小明发现,池塘中的浮萍一天翻一倍,整整50天以后,浮萍盖满了整个池塘,请问,在第多少天的时候,浮萍占据到了池塘的一半?在教师提出了这一问题后,很多学生都会通过正向思维进行问题的思考,有因为受到比例这一章节知识的影响,很多同学都认为25天浮萍即可达到池塘的一半。在听取完全班同学的回答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尝试利用逆向思维思考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告诉全班学生:“同学们,在这道题中,有这样一个条件,池塘中的浮萍,一天翻一倍,这句话的意思大家理解吗,也就是说,今天如果池塘中的浮萍总量为8,那么昨天池塘中浮萍总量就为4,前天池塘中浮萍总量就为2……通过这一信息,我们知道第50天的时候,浮萍盖满了整个池塘,那么在之前一天,池塘中的浮萍就应该覆盖了池塘的一半,所以这道题的答案是49天。”通过这一问题,教师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了有效启蒙,学生不但能够有效意识到逆向思维在数学问题解答过程中的优势,并且在这道题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还原意识,促进自身思维的有效发展。

(二)在运算能力训练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但是计算的过程是相对较为枯燥乏味的,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表现得较为吃力,尤其是针对计算环节中所涉及相关知识难点,学生在理解上普遍存在比较大的困难。因此,让学生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的过程中兼顾对逆向思维的培养,则可以促进学生逆向思维和计算能力的同步上升,而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计、情境设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尝试在计算中大胆使用逆向思维。例如:在针对除法的相关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针对除法计算式子a÷b=c,教师可以令学生尝试联想生活中对除法的具体使用案例,例如购物、分发东西等情境,依靠学生的讨论和探究,发掘除法的本质,引导学生通过逆向思维,重新认识a、b、c三者的关系,即a=b×c,由此进一步深层掌握除法的计算公式,并且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加强,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整体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逆向思维的渗透是可以在多个知识章节中开展的,本文所论述的仅仅是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使用的部分典型案例,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教师带来参考。

总体来说,逆向思维是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种数学思维,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针对逆向思维的教学渗透仍然有待加强,教师需要充分认识逆向思维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优化教学措施,让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得到更为有效的锻炼,并为学生今后更高阶段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浮萍逆向池塘
逆向而行
热闹的池塘
沧海浮萍
《红浮萍》中的女性诉求与空间哲学
浮萍入药,湿热不侵
离开你,我是一片浮萍
池塘
夏天的池塘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