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021-01-08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北街小学张晓燕

天津教育 2021年35期
关键词:思维数学课堂教学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北街小学 张晓燕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充分利用数学的思想和观念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数学思维也是学生进行良好数学学习的一种能力,而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还需要教师的一步步引导,并且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从而让学生的意识得到了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开拓,最终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形成。

一、营造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氛围

由于小学生年龄段比较低,正处于对什么都好奇的阶段,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就是情感。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重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氛围,从而让学生可以在更加快乐、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而良好的教学氛围肯定离不开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找规律”这节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或者利用游戏的方式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去了解小学数学知识。在“找规律”这节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水果道具,通过为学生展示一个苹果、两个香蕉、一个苹果、三个橘子,再循环按照之前的摆放,通过让学生真实、直观的来观察规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悟规律。

二、创设问题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

数学这门学科对学生的专业性、理论性、思维性的要求都非常高,所以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很容易被难解的问题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而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利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更好地解决数学难题,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例如,在进行“观察物体”这节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通过让学生认识、观察一些物体,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体的特征,再通过巧设问题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如教师准备一些几何图形和一些水果,通过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图形和水果,试问学生这些物体之间有联系吗?有哪些相似之处?然后让学生实践操作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每个物体的特性,还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探究数学知识以及论证自己观点的学习方法,这对于学生未来数学思维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教师的这一教学方法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拓,全方位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教学体制和学生的学习愿望,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意愿,也为了促使我国数学教学的更好完善和发展,教师应当打破传统教学理念,顺应创新性教学时代的发展,积极响应创新式的教学理念,更加尊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学生全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以及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发现数学语言对于学生思维拓展的重要性的能力,而且对于这一方面的培养教师还应该加以重视。例如,在进行“认识时间”这节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先了解时间、对于钟表也有一定的认识,然后教师再通过一系列的设问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所表达的任何观点和意见都积极鼓励,这样更加肯定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让学生更加愿意思考并且表达;其次,有的学生不敢回答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之前可能因为回答错误而被教师批评过,或者被学生嘲笑过,所以导致学生害怕答错问题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克服胆怯的心态,并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鼓励,让学生在更加愉快、开心、轻松的氛围里学习认识时间。例如,让学生阐述自己在每个时间段都在干什么?每个时间小格代表多长时间?让学生充分参与的课堂中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能有效维护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四、有效开展分层教学,重视思维全面培养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他们对于数学的感知能力也是不一样的,而且他们的数学接受能力也大不相同,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并且根据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差异化有效地开展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因教施材”教育理念的直观表面,也是尊重学生个体性发展的必要手段,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学生的差异化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科学的课前准备来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解“克与千克”这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化进行分组,然后给学生讲解克与千克的具体意义和知识重点,然后再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重量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通过克与千克的知识点,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于毫升和毫克的知识进行联系,从而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体沟通的能力,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拓展。通过有效地开展分层教学,学生的数学潜能得到不断激发,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了数学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无限可能。

五、课堂课外有效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的参与性对于小学数学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且培养学生可以将课堂的教学内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种课堂课外的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既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还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模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数学知识。例如“克与千克”的这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通过与家长一起去购物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克与千克的具体划分,也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更深刻地掌握数学知识,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六、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必须充分认知到数学思维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学习道路、工作道路的重要性,从而加强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形成的意志,实现学生数学学习上的进步,同时能够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高质量进行和顺利完成。

猜你喜欢

思维数学课堂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