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

2021-01-08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四中学韩新玲

天津教育 2021年35期
关键词:环节教学内容意识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四中学 韩新玲

在初中阶段历史课程教学中,主要以中国历史及世界历史结合为主要教学内容,其中内容涵盖范围比较广泛,历史知识十分丰富。在现代教育模式的发展背景下,提升学生问题意识可以有效促进强化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多项教学环节将问题意识的培养计划融入其中,从而促使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自主探究和学习的科学方法。

一、强化课前预习环节,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问题意识的培养目标要融入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其中课前预习环节便是十分适合发展学生质疑能力的有效环节。课前预习环节对于学生历史知识学习和掌握效果的提升十分重要,同时是经常被学生和教师所忽略的环节。其成因在于学生不善于自主预习,无法感受其中的预习重点,进而对预习学习无法产生较强的兴趣。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并促进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历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工作之前,要加强课前预习环节的教育工作,将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教与学生,一方面充分激发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例如,在《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进行预习,通过历史故事元素使学生感受西周分封制的崩溃以及周王室的事例逐渐衰微的发展状态。这种预习方式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乐趣,历史故事是学生十分喜欢的学习途径,加强历史故事与预习环节的充分结合,可以进一步促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同时,学生在愉快的预习方式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产生一系列的疑问,这是发展学生质疑能力及问题意识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通过课堂学习过程逐一分析解决相关问题。因此,通过课前预习环节对学生进行引导,以科学的方式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非常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

二、转变历史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身份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要注重通过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为核心,加强突出学生的主体身份,在课堂教学期间以学生为核心,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强化发展学生问题意识,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历史学习效果的目的。为了完成突出学生主体身份的教学目标,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可以通过转变教学方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将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方法以创新的形式呈现,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单调的历史知识。对此,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模式对学生展开历史教学工作,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生动性及直观性特点,为学生创设相关教学情境,进而达到丰富学生学习途径、强化学生自主意识的目的。例如,在《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的教学中,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将相关视频、图片以及文字资料进行展示,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分析能力,使学生在课堂阶段对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初步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境观察和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此时便是发展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时机。因此,加强历史课程教学方法的转变是促进突出学生主体身份,发展学生核历史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

三、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创建多元形式问题

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注重渗透至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中。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元化形式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方面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在多元问题中掌握更加全面的历史知识,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包含教材内容中的基础性教学内容,同时要涵盖拓展性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丰富形式的问题,充分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三国鼎立》一课的教学中,其中以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结合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将《三国演义》相关的内容作为辅助教学元素,引导学生通过语文知识和影视作品使学生对官渡之战及赤壁之战进行分析,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对诸葛亮、周瑜等事件和人物事迹进行深度了解。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通过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评价掌握并分析历史现象,从而达到发展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目标。因此,利用丰富的历史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多元化形式的教学问题,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提升历史教学效果。

四、注重课后复习巩固,增强拓展延伸问题

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通过课后复习环节进行发展是比较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在现代教育理念及教育背景的辅助作用下,课后复习的方式和内容不断被完善和拓展,不仅提升了学生历史知识复习的效果,还强化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复习意识。为了提升复习环节的教学效果,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增强拓展延伸问题、拓展教学方法两方面措施对学生展开复习环节教学工作。首先,拓展延伸类型的教学问题设计中,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为核心,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核心素养设计针对性的复习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探究分析相关问题。另外,拓展复习方法同样十分有效。与传统的历史复习环节教学方法存在一定差异,现代教育工作中教师更加注重利用实践教学方式为学生设计拓展学习方案,以更加科学的实践活动形式促进丰富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达到良好的复习巩固及延伸教学效果。例如,在《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课的教学中,在复习环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实践型的复习方案,引导学生通过多项学习途径搜集与两汉时期科学技术成就与医学成就,从而达到良好的复习教学效果。因此,充分利用拓展延伸类问题及多元化复习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有效促进提升学生问题意识,发展学生历史知识复习水平及巩固效果。

五、结语

在初中阶段历史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要注重通过多角度进行分析,将问题意识培养目标与历史课程各个教学环节充分结合,利用个性化教学方案充分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环节教学内容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