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地质理论新进展

2021-01-08方超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天津300452

化工管理 2021年18期
关键词:气藏盆地油藏

方超 (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天津 300452)

0 引言

近年来石油行业通过地质理论、工程技术、改革管理持续创新,不断破冰油气勘探关键领域,攻克工程技术禁区,取得了一系列石油地质理论新进展,实现了多项历史性突破,集中国内外优势力量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叠合复合盆地地质理论以及前陆区、台盆区配套勘探开发技术,沙漠及山地高精度地震、超深超薄储层钻完井、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垂直钻井、9 000 m钻机、高密度油基泥浆等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新工具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引领了我国石油工业勘探开发向超深复杂领域发展。油气勘探的捷报频传,有力助推了石油行业的迅猛发展,各大石油企业也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1]。

1 石油地质理论新进展

一般而言,矿产具有其独特的形成机理与规律。如煤矿是由若干年前的植物沉积形成的,大多是在有沼泽的地层中储藏;天然气和石油是由湖相沉积形成的,多是在湖相沉积的地层里贮存;钻石黄金等大多是从岩浆系统中产生,因此,最好按着岩浆岩脉去发掘。金属矿产大多和地壳断裂处有着紧密的联系,矿石地质勘查工作者要铭记这一点,重点研究断裂分布的情况,分析断裂形成特点和成矿之间的联系。结合矿产形成的不同特征,从而更好地进行矿产地质勘查以及矿产开采工作[2]。

1.1 富油气凹陷

富油气凹陷是在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理论,主要是指在富油气凹陷内存在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主要是由于优质烃是石油开采的重要资源,同时由于陆相变迁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水系,并且在地壳运动下引起湖盆震荡,导致湖水面积的改变,使得砂体与烃源岩之间的接触面积不断增加,因此也产生了各种储集体。实践发现斜坡区以及凹陷地区都存在丰富的石油资源,因此也形成了这一理论。这一理论除了强调富油气凹陷存在丰富的石油资源之外,并且对于石油的丰度以及品质进行鉴别区分,这对于寻找具有开发价值的油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富油气凹陷虽然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但是也存在着分布不均的特点,这主要是受到最大湖泛面、断层面以及不整合面的影响。以断层面为例分析,断层面的出现会形成阶地,从而切断河流走向并导致其走向轨迹处形成堆积河道;断层沉积活动对于湖盆沉降的均匀性有较大的影响,可能导致储集体与烃源岩的接触面积不断增加,加速油气转运;此外,断层还可以将油气转运至储集体中并形成油藏,这种油藏具有较好的封闭性,有利于油气的聚集。

1.2 叠合盆地

叠合盆地是指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盆地并且在相对集中的位置形成的沉降盆地。叠合盆地不仅仅是不同时代沉积层系垂直叠加,也不是一个盆地出线多种发育特征,而是不同层系油气形成、排烃以及成藏等因素相互影响后作用的成果,是经典石油地质理论中无法解释叠合盆地形成的重要原因。叠合盆地石油分布的异常使得我们在进行实地勘探过程中需要采取新技术、新方法,才能够提高勘探效率。我国叠合盆地主要类型为继承叠合、研变叠合、改造叠合这三种,继承叠合主要是在地质条件稳定的前提下,多套沉积层连续形成而产生的,具有发育时间长、不同阶层盆地性质类似以及多套烃源岩空间分布规律、油气聚集多的特点;研变叠合则主要是指在较长时间内由于地壳运动导致沉积间断而形成的叠合盆地,由于不同时期盆地以及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油气分布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改造叠合具有各时期盆地沉降以及分布无规律的特点[4]。

1.3 高效气藏

高效气藏是指储备量多、产能好且品质优的一种气藏,此类气藏能够开发较长的时间。但是此类气藏的形成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例如生烃灶、成藏以及相关要素等都有明确的要求,气源灶的生产潜力高且类型好,能够形成大量的油气;在成藏过程中天然运输通道也要具有较好的动力条件,从而完成油气运输工作;最后天然气的运输有着严格的时间要求,通常来说晚期和超晚期具有较好的优势。石油地质勘查工作者在透彻地了解矿化信息的时候,要合理的利用别人得出的信息结论及工作成果,有效地提高工作的效率。提炼有用信息,对前人工作的成果进行研究与分析,再进行油藏的勘查寻找工作。利用遥感技术能够较为精准地得到所勘查区域的地质构造发育特征;借助物化探信息,能够得到所研究地区的矿化信息;利用公式y=sinα•cosβ•cosγ ±cosα•sinβ能够便捷地计算出地质剖面岩石厚度;利用地质大数据的表现,结合已知规律,较好地对油藏位置进行预测[5]。

2 石油地质新理论在拓展勘探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的消耗与日俱增,油藏资源显得越来越稀缺,传统的油藏地质勘查技术已不能满足当前人类对石油类资源的需求,因此,需要促进勘查技术的创新,提高勘查技术的质量和效率,为油藏资源的开采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以及数据支撑,从而更好地推动石油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6]。

2.1 富油气凹陷理论的应用价值

富油气凹陷理论的提出对于传统勘探理论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使得油气勘探突破了传统模式的限制,拓展至满凹勘探,从而拓展了实际勘探的范围。同时该理论的提出弥补了传统二级构造带理论的缺陷,也为岩性地区的划分以及相关标准建立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完善了岩性地层油气形成理论。

2.2 叠合盆地理论的应用价值

叠合盆地理论的提出使得深层盆地石油勘探工作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根据统计分析发现我国陆地剩下的油气资源中约有35%分布在地底深层,也是我国今后石油勘探中研究的重要方向。由于叠合盆地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这对于我国开展深层盆地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排烃滞后、液态深度和宽度变化等因素都能够提示深层油气储藏。叠合盆地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也是我国发展新储备能源的重要方向之一,开发叠合盆地不仅仅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也具有较高的挖掘价值。

2.3 高效气藏理论的应用价值

高效气藏理论的提出对于寻找优质气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效气藏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1)中西部前陆含煤盆地,此类盆地由于晚期快速埋藏因此能够让煤系气源岩形成高效源气灶;(2)新进纪高咸化水湖盆地,此类盆地适合厌氧菌防治,因此形成了生物型高效气源灶。(3)克拉通盆地:此类盆地形成的古油藏由于极速沉降以及叠加构造的影响下形成了裂解型的气源灶。

3 结语

近年来,油气发现的难度在不断增大,各国和各大石油公司开始转向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同时,随着勘探理论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深层油气勘探开发越来越被广泛关注。向含油气盆地超深层拓展,也是实现我国油气资源新突破,提高资源保障程度的重要途径之一。油藏的产生是漫长的地质过程,而又往往是周期性的,形成的沉积也具有多旋回性。多旋回的沉积可以形成不同时期的一系列生油层、储油层、盖油层的组合。所以,要研究清楚一个地区的地下是否有油藏,首先就要从研究区域构造条件对生、储、盖组合的分布、形成条件的控制作用入手,研究地层沉积的周期性、沉积的旋回性以及基底结构对它们的影响。最后在纵向上确定生、储、盖层的层位及其相互关系,在横向上了解它们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确定生油区和含油区的分布位置。石油地质理论的发展与实际勘探工作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勘探技术的发展能够为石油地质理论的完善与进步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而地质理论的发展能够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我国石油地质分布与其他国家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立足于我国石油勘探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特色的石油地质理论,从而推动我国石油勘探工作的进步。随着一项项技术难关的攻克、一项项新技术的投入使用,石油人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创新,啃下了世界地质界公认的多个“难啃的骨头”,责任与担当,是实现我国油气资源战略接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动力与底气,这也让我们的石油行业站在了当今世界石油开发的前沿,有了今天石油行业的辉煌成就,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石油人的贡献。

猜你喜欢

气藏盆地油藏
气田开发中“气藏整体治水”技术理念的形成、发展及理论内涵
考虑非达西渗流的致密气藏采收率计算新方法
基于谱元法的三维盆地-子盆地共振初步研究
页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展望
非均布导流下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量模拟
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多级定量评价
盆地是怎样形成的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探明全球最大的变质岩凝析气田
玉米淀粉水解液的制备及对油藏中产甲烷菌的激活
玉米淀粉水解液的制备及对油藏中产甲烷菌的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