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颈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1-01-08吴宝岭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期
关键词:假体股骨颈股骨头

吴宝岭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山东 潍坊)

0 引言

股骨颈骨折是指由于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引起的股骨头以下、股骨颈基底部以上发生的骨折,老年人为好发群体。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畸形患肢缩短等症状。随病情逐渐进展,可能出现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的并发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有不利影响。目前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以人工假体置换术为主,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各与不同的优点,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1-3]。本文是对股骨颈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分析进行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随机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均经过X线等相关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患者,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其他严重疾病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即参比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参照组股骨颈骨折患者男19例,女16例,年龄70~89岁,平均(79.50±5.00)岁;实验组股骨颈骨折患者男18例,女17例,年龄 71~87岁,平均(79.00±6.00)岁。两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性别、年龄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过X线等相关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使用临时固定针和牵引弓在患者的胫骨小头和胫骨结节中点进行临时固定;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型检测等工作;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待患者体征稳定后才可进行手术治疗;此外,患者术前一天需要以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抗生素抗感染预防。参照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具体如下:首先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做好消毒工作,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在髋关节的前方进行切口,并逐层进行分离,将股骨颈和股骨头充分暴露在视野中,将损伤的股骨颈截断,取出股骨头。同时,也可以考虑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双极股骨头假体。将股骨头假体扎入髓腔后,令股骨头与颈托完美贴合,然后逐层缝合切口。实验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具体如下:首先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做好消毒工作,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在髋关节的前方进行切口。将患者的皮肤和皮下组织进行分离,将股骨颈和股骨头充分暴露,将股骨颈进行截断,取出股骨头,之后将滑膜和关节囊彻底切除,清理髋关节。同时,应该考虑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人工髋关节。将人工髋关节摆在合适的位置后,使人工髋臼与髋臼床紧密贴附,并逐层缝合切口。两组患者术后均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和髋关节功能。临床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三项指标,髋关节功能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包括髋关节活动功能、髋关节疼痛程度、髋关节活动度以及髋关节畸形情况四个方面,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两组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和髋关节功能进行检测,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

参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中术中出血量为(311.79±22.64)mL、手术时间为(86.95±18.61)min、住院时间为(26.59±3.37)d、假体愈合时间为(120.67±12.02)d;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中术中出血量为(258.12±21.73)mL、手术时间为(96.72±19.04)min、住院时间为(15.63±3.49)d、假体愈合时间为(152.90±16.92)d。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后,t值分别为10.1181、2.1709、13.3650、9.1869,P值 分 别 为 0.0000、0.0334、0.0000、0.0000(P<0.05),对比有意义。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

参照组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60.21±4.76)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2.35±3.92)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后,t值为21.2413,P值为 0.0000(P<0.05),对比有意义。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好发于老年人。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身体素质下降,骨质更加疏松,若遇到摔倒或交通事故极易出现骨折现象,影响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所以,在临床上如何提高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手术治疗往往是临床上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式。人工髋关节治疗术是一种新型治疗方式,已经得到了医患的认可,逐渐取代保守治疗和内固定治疗,具有患者术后恢复快优势[4]。

随着我国老龄化逐渐严峻,股骨颈骨折这种老年好发病的发生率明显提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进行治疗时,操作较为简便,具有手术切口小、安全性高的特点,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但由于假体与骨性髋臼的匹配度不高。容易产生负重问题,在患者行走时常出现髋部疼痛,增加假体移位、脱落的可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假体与髋臼的不匹配问题,实现髋臼与骨头假体的完美匹配,减少疼痛感,预后较好。假体质量的好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影响,人工骨头假体包括单级骨骨头假体和双极股骨头假体,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科学组合,提高手术成功率[5-6]。本研究表明,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对比有意义;实验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好于参照组(P<0.05),对比有意义。

综上所述,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更好,能够优化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研究使用。

猜你喜欢

假体股骨颈股骨头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高屈曲与传统膝关节假体的10年随访:一项配对队列研究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四肢骨肉瘤保肢术后假体断裂个性化翻修 10例报告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