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出土的青花瓷器图案纹样分析

2021-01-08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天工 2021年11期
关键词:青花瓷寓意牡丹

唐 军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自元代以来,云南全民信仰佛教密宗,火葬习俗盛行,云南青花瓷器的发展与丧葬习俗密切相关。明代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云南青花瓷出现蓬勃生机,图形纹样丰富多彩。云南出土的青花瓷器以云南建水、玉溪等地烧制的本地青花瓷器最有代表性,其次是随人口迁移带入的外省青花瓷器。

云南青花瓷器大多是出土冥器,以罐、碗、瓶、盘、炉等器型出现。有别于江西景德镇青花瓷,云南青花瓷其质地粗糙、制作粗放,先民对图案纹样的绘制,以行进式手法,按照前后连续的排列方式或者一个中心、多条发射线的趋势快速将图案绘制于器物上,落笔大方有力,技法老辣娴熟,有弹性。这些制作手法成就了云南青花瓷风格粗犷自然、图案纹样变化多端的地方特色。

“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祝允明),手与泥的契合,泥与火的融合,塑造了情景交融之美。云南青花瓷图案纹样有花卉、鸟兽这样的具象图案,也有几何、文字合写这样的抽象图案。图案排列与中国古代太极八卦图完美契合,手法寓意“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呈现出单纯性、统一性、变化性的形式美法则。这些图案充分体现了民众对幸福、美满的期冀,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心理满足,其中以花、鸟、鱼、兽四类图案数量最多,最有代表性。

一、以“花”为代表的富贵、圣洁、高洁的生命价值象征

曹方指出:“视觉记忆是指头脑中过去的视觉体验复活,重新得到体验,仿佛再次看到一般。”①曹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第一版,第32页。云南青花瓷花卉纹的出现,正是自然花卉的形态和色彩之美,诱发人类产生联想,唤醒对美好的期冀。牡丹纹、莲花纹、菊花纹在云南出土青花瓷器中数量最多,也是先民在生产生活中对图案纹样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

牡丹图案雍容华贵,造型呈现团块,视觉形态具有张力,颜色鲜艳,颇受人们欢迎。古代名家都有佳句赞颂牡丹,直到今天,我们依然使用如花似玉来形容女性,以花喻人,是对健康、丰满、有朝气的女子的褒扬;除了赞美女性外,牡丹也被用作思念信物,有“荷包牡丹”以物传情的说法。云南青花图案中牡丹纹常见的有缠枝牡丹纹、折枝牡丹纹、牡丹花朵纹。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把莲花赞颂为圣洁的花朵。“莲”与“廉”谐音,象征着清廉; “莲”与“鱼”谐音搭配,寓意着连年有余;“藕”与“偶”谐音,表示爱情的缠绵不断;莲与桂花搭配,表示连生贵子;莲和蝉搭配,有着招财进宝的寓意。 与莲花相关的藕,有藕断丝连、纠缠不清的说法,表达了男女之间的缠绵悱恻。莲蓬寓意着并蒂同心,代表着对婚姻的美好祝福,这些都是莲花的象征性意义的表现。莲花还作为佛教的符号,寓意着“纯净吉祥”。 中国人使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溢美之词,对莲花的高洁品格进行赞美。莲纹装饰常见缠枝莲、折枝莲及变形莲瓣纹等图案。

菊,不惧寒霜,秋冬怒放,色彩雅致,象征中国文人归隐的悠然与品格的高尚,是人格和风骨的写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表达了人们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寓意高风亮节和忠贞的友谊。正是这种不争不抢、不计较得失的傲骨风范,契合中国文人的品质,被赋予了广泛而深远的象征意义。菊纹常见的有缠枝菊纹、折枝菊纹及菊瓣纹等。

二、以“鸟”为代表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价值象征

云南青花瓷器上瑞鸟纹也是较为常见的装饰纹样,以喜鹊和凤凰图案最有代表性。纹样多以两种图案搭配,比如喜鹊搭配梅花,“梅”与“眉”同音,寓意喜上眉梢。

商周时期,凤纹就出现在了青铜器上。汉代,凤求凰题材的故事兴盛。唐代,以凤凰为题材的姻缘故事流传,凤育九雏的传说,更是将凤凰图案推向心理象征的高潮,传说凤凰同飞,相和而鸣,是吉瑞的象征,有龙吟凤鸣,呼唤吉祥美好的说法。

云南青花凤凰纹样洗练简洁,寥寥数笔表现造型,常与牡丹纹、莲纹、云纹相配,形成凤穿祥云纹、凤穿牡丹纹等经典搭配形式,在数量上单双搭配,线条流畅,动感强烈。画工多装饰于器物的肩部、颈饰、底部等位置,搭配弦纹、卷草纹、花卉纹等图案,凤凰昂首挺胸,展翅高飞,灵动飘逸,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艺术代表。瑞鸟图案经过历史的变迁,塑造了美好的寓意,是理想与现实的联结,也是华夏先民的生活价值象征。

三、以“鱼”为代表的精力充沛的生物价值象征

生殖繁衍是生命的自主性,在早期的原始壁画、原始彩陶纹式、甲骨文中就有大量的鱼纹、蛙纹等图案,场景都是祈求生殖繁衍,祈求子嗣不断。云南青花瓷器图案纹样除了基本的装饰功能外,也不乏图案叙事功能,“以图讲义,以图叙事”,用图案歌颂生活、赞美生命,期盼子孙繁衍。

在民间,每年的祭祖供奉活动都会供鱼,“鱼”“余”同音,有“富贵有余”“连年有余”的寓意。人们通过祭祀活动,完成对财产富足、食粮丰腴的心理期盼,鲤鱼搭配大胖娃娃图形,有生命不息的寓意。

文学词藻也对鱼的描述充满了想象,有形容夫妻之间美满幸福生活的“鱼水之欢”;有形容在遇事顺利,得心应手的“如鱼得水”;也有表现不惧困难、逆流而上、勇敢直前精神的“鲤鱼跳龙门”。 这些词汇自由奔放、无拘无束,是中国人对鱼的象征性审美。约翰·伊顿认为:“要做出具有新造型的艺术品来,需尽可能地挖掘创造性的想象力。”①约翰·伊顿:《造型与形式构成》,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第一版,第66页。云南青花图案并非是纯粹的艺术品的衍生物,而是立足于生活之上,超越了中国吉祥元素的现实意义,最大限度地将图案的实用功能与象征性融合到极致。

云南出土的青花瓷器以鱼藻纹最有代表性,造型丰富多彩,有多种搭配形式,比较常见的有莲花鱼纹、水波鱼纹、水藻鱼纹等,在搭配数量上单双搭配、五六成群都比较多见,画面群鱼随波逐流,鱼水交欢,表现了人间美好。

四、以“兽”为代表的力量崇拜的生存价值象征

云南青花瓷器动物纹中常见的是狮子和麒麟纹样。狮子是“瑞兽之王”,具有帝王气魄,吼声惊动八方。常见于云南青花瓷器的狮子滚绣球纹,一般是一大一小两头狮子,体态大的叫太狮,取其谐音为太师;体态小的叫少狮,取其谐音为少师,暗喻为官运亨通、一帆风顺。狮子两两相对,造型可爱喜庆,动态憨态可掬,纹饰寓意吉祥喜庆。出土的青花狮子饰,一般多表现狮子姿态和毛发动态,有些纹样会表现回首扬蹄的高傲姿态,有些会表现俯卧在地的闲适姿态,有些狮纹与绣球结合、飘带与动态结合,装饰效果自然飘逸,散发着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动静相宜,充满节日喜庆氛围。

张道一先生认为:“借具体的事物,以其外形的特点和性质,表示某种抽象的概念和思想感情。”②李轶南:《论中国器物的象征性特征》,装饰,2001年第1期。云南出土的青花瓷器图案正是用其形赋予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是典型的以其形赋其魂,先民的丰富情感和美好期盼塑造了云南青花瓷器图案的千姿百态,正是“心唤物至”的体现,更是对美的期冀和追求。

猜你喜欢

青花瓷寓意牡丹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美好寓意品芝麻
盛放的寓意
“三不够”牡丹节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赏牡丹
纯净的青花瓷
南国牡丹
模仿老鹰的乌鸦
绿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