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檀香扇设计中的吴文化研究

2021-01-08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天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扇骨扇面苏州

周 洋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扇子是夏季常用的纳凉工具,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不仅是地方性特色的集中体现,同时也为研究我国古代地域文化提供了有效的参照。一把独具特色的檀香扇,不仅是绝佳的引风之物,其观赏价值也是极高的,而且在文人墨客手中还成了寄托情思之物。檀香扇是以檀香木为主要原料,从折扇演化发展而来的。其香气浓郁、做工精美,装饰以人物、山水、花鸟等为主,给人一种“一扇在手,香气四溢”的感觉。檀香扇在我国扇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充分展示了吴文化的特色,已经发展成为吴文化的代表。

一、檀香扇的历史发展

苏州自古以来就是繁华富庶之地,自建城以来一直是我国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苏州的文化在我国是有代表性的,充分反映了我国江南地区的社会价值体系的变迁。苏州的经济历来比较繁荣,因此人们才会追求高品质的文化生活,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的社会思潮历来比较前瞻,敢于突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和限制,体现出比较进步的价值观,这在民间工艺思想方面也有体现。明代苏州文化人对工艺思想和技术的追求,士大夫阶层与民间工匠之间密切的交流与互动,这都推动了民间手工艺与吴文化的深度融合。在这样相对开明的社会氛围中,民间手工艺实现了蓬勃发展,檀香扇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和繁盛起来的。

檀香扇最早起源于明代宣德年间,长期受吴文化的影响,在历代发展中逐渐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吴地的文人雅士为了彰显自身风度,对以檀香扇为代表的苏扇开始了疯狂的追捧。在明朝末年,檀香扇的销量巨大,小作坊的生产已经供不应求,檀香扇的制作也开始体现出规模化,一些工艺独特的檀香扇甚至成了清宫皇室的贡品,这样就促进了檀香扇制作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康乾时期,檀香扇制作体系逐渐实现了规模化。另外,还出现了专门经营檀香扇的扇庄。到了民国时期,檀香扇的独门经营和皇室贵族经营模式开始成为主流,面向普通百姓的生产经营模式也开始出现。一般的手工艺人只要想学这门技术,支付一定的费用之后就可以制作和经营了。后来随着战争的爆发,檀香扇行业开始陷入低潮,大量扇庄关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手工业的发展,苏州又是手工业的繁华之地,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府对檀香扇产业采取了保护、发展和提高的方针,积极帮助其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在人力、财力和生产经营上提供了较大的支持。有关部门寻访艺人、组织生产,使得几乎濒临绝境的檀香扇工艺开始复兴。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生活中已经很少使用扇子,檀香扇原有的文化生态已经很难恢复,很难融入高科技发展,所以形成一种在夹缝中生存的状态。到目前为止,檀香扇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与磨合,从贵族阶层的专用品到今天成为大众化的消费品,它不仅承载着纳凉的功能,也蕴含着深厚的吴文化的内涵。

二、檀香扇的传统技艺

苏州檀香扇制作工艺的风格也是比较独特的,造型优美、玲珑精巧、气息芬芳是檀香扇的重要特点。从制作工艺上来说,包括了拉花、烫花、画花和雕花等手工艺。拉花是使用钢丝弓锯把各种花纹拉在扇面上,形成精美的图案;烫花是在扇面上用电烙笔烫绘各种画面,画面与檀香木自然交融在一起,进而给人一种相映成趣的感觉;拉花与烫花工艺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制作出来的扇子就会显得更加玲珑精巧。还有一种画花工艺,就是在扇面上绘制出仕女、山水、花鸟等我国传统绘画作品;雕花就是在檀香扇大骨上雕刻出各种山水、花鸟和人物造型。有的檀香扇还用绢面把各种款式组合起来,具体体现为“双空”“格景”“中空”等工艺形式,更显得优雅大方。老山香和祁门香是苏州檀香扇用香的首选 ,前者比后者含油量高,在制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檀香材质,按照“材美工巧”的工艺原则来制作扇面。另外,檀香木质坚而细腻,在花香长期的熏染下有一种天然芳香,进而给人们带来一种快感。

檀香扇的工艺设计变化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扇式由男向女转变,扇长则由九寸五分向五寸三分、六寸三分和七寸三分转变;其次,扇骨数由疏朗向多密转变,由16或18根开始向24、30、34根转变;再次,扇骨外露不断增加,由原来占面的30%发展到70%,扇骨外露面积越大,檀香的芬芳气息就变得越浓厚;最后,在扇面形式上经历了由裱糊纸面、装绢成面向缀片成面的转变,清朝时期还出现了檀香宫扇样式。近年来,苏州檀香扇各种技法“混搭”的趋势日益明显,檀香扇的传统技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新式扇子给人以细腻多变、高雅明快、富丽大方的感觉。

三、吴文化在檀香扇设计中的运用

目前,檀香扇的制作很好地传承和发扬了吴文化。檀香扇中的吴文化和现代生活充分交融在一起,在推动吴文化更加繁荣昌盛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对中华传统文化复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檀香扇的扇骨、扇面可以作为吴文化中书画艺术的很好的载体,历代文人墨客在扇面上题诗作画已经是一种风雅的做法。大批文人因此也参与到了檀香扇的工艺设计之中,使吴文化与民间艺术实现了深度融合,产生了一些出类拔萃的作品。苏州檀香扇就是文人和民间手工艺结合的典范。文人雅士在聚会时会对扇式及做工进行品评,然后向制扇艺人提出建议,而制扇艺人则针对他们的要求,在檀香扇造型和做工方面进行设计,从而制作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檀香扇作品。画家可以在扇面绘出中国传统的人物、山水花鸟画,书法家可以把正、草、隶、篆书法作品写在扇面上,竹刻艺人可以在扇骨上雕刻出相应的图案或者文字,使扇骨与扇面书画相映成趣。这样就把吴文化和扇艺巧妙地结合起来了,使吴文化的精髓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出来。

在檀香扇扇面作画当中,“吴文化之韵”也是一个很好的主题,可以把江南园林生机勃勃的景象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吴文化“崇文、重德、和谐、中庸”的文化底蕴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檀香扇制作作为非遗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制作和展示过程也极具魅力。通过与制扇大师的交流与互动,我们也可以对江南吴文化的内涵有一个直接的了解。檀香扇中蕴含的吴文化有较强的教育意义,通过展现出自身的文化内涵,让更多人学到其中深邃的非遗知识,形成健康的性情,也是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在把吴文化融入檀香扇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运用精雕细琢的苏雕把精巧的扇面制作出来,其惟精惟新、巧夺天工的工艺无不让人叹为观止。因此,为了把吴文化更好地融入“吴门扇艺”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檀香扇的制作方法以及技艺,在一笔一画、精雕细琢中把吴地的山水、花鸟和人物体现出来。

从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视角来看,我们必须进一步挖掘檀香扇背后的吴文化内涵,使制作出来的檀香扇作品可以给人带来直接的情感体验,并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文化,提升社会成就感和社会认同感,让人们通过品读檀香扇,对苏州地区的社会人文风情与生活方式有一个直接的感受。因此,檀香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吴文化的反映,是江南地域文化的缩影。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檀香扇的一方小天地中,通过细致的琢磨和打造,将吴文化的山水、花鸟和人物浓缩其中,可以让人们对吴文化的精粹有一个深刻的体验。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檀香扇的制作工艺,挖掘吴文化内涵,进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把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全面树立起来。

猜你喜欢

扇骨扇面苏州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扇面山水
有趣的羽扇
竹刻扇骨,方寸间的素雅精工
舒强扇面作品选登
扇面等式
摺扇收藏成新寵 亦賞玩亦升值
折扇收藏:扇骨渐成市场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