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一体化研究

2021-01-08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浦街道中心小学平雪萍

天津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读后感教学活动阅读教学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浦街道中心小学 平雪萍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如今,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期,采用的教学模式具有同质化的现象,并且教师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情形,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常常将阅读和写作割裂开。同时,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划课堂教学计划,只是以知识讲解的方式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没有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二)缺乏密切的读写结合教学活动

尽管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反复被提及,却很少有教师将这些理念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是将读写割离,没有正确认识写作和阅读之间的密切联系,以至于在写作教学中没有引入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没有结合写作教学。同时,以往的阅读写作教学模式已经根植于教师的思想禁地,短时间内教师无法完全接纳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仍旧采用朗读和口头交流的方式进行授课,导致学生缺乏读写结合的机会。

(三)缺乏针对性的阅读与写作资源

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如今的考试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而是引入生化化的元素,教学也不再脱离于生活独自存在,而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现阶段,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选择相应的阅读教材,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阅读状况随意选择阅读素材。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却没有帮助学生搭建系统化的阅读体系。同时,在写作教学上,教师虽然让学生进行了很多主题作文的撰写,但是作文的主题始终脱离于生活实际,学生看似写到了字数,却毫无内容可言,缺乏属于自己的思想见解。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没有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写作情况选择适宜的写作素材,只是在进行机械化的写作教学,而没有重视写作教学的灵魂所在,即真正服务于学生,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加之写作字数的要求,很多学生都会打起退堂鼓,对写作失去信心和乐趣。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联动的可行性教学策略

(一)创新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低,刻板的教学活动会驱赶学生听课的热情,应该创新课堂教学活动,以活泼化的教学形式开展语文教学。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以往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是缺乏自主意识的,只是教学活动中的旁观者。但是无论是在阅读中还是在写作中,都需要学生具备自主意思,能够带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对于小学生而言,参与阅读十分容易,因为阅读教材大多有趣而丰富,学生很容易被阅读教材吸引,只要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选取适宜的阅读素材,学生就能够沉下心阅读。

相较于阅读,写作更困难,因为学生年纪的限制,学生不具备丰富的语文词汇量,无法运用适宜的词语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因此,学生便会对写作失去信心,觉得自己无法在写作上取得良好的成就,更不愿意在写作能力的锻炼上花费时间。此时,就要教师加以引导,实行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联动,帮助学生将对阅读的兴趣迁移到写作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二)开展读后感写作训练,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读后感是学生阅读以后,立足于文章的实际内容,真情实感地描绘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能够提升阅读的深度。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完一篇文章以后,应该知道学生完成相应的读后感,让学生通过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用精确的语言表达自身最为真实的想法,将自己的情感变化描绘在纸上,以便学生能够在将自己读过的书本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帮助学生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

(三)挖掘课文空白,适时进行读写训练

部分课文留有空白,是读写教学的重要实践材料。有些课文,在保证故事情节和主题完整性的基础上,给人深思,耐人寻味,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对空白补充。比如,讲解《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文中的父亲抱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坚定信念,历经36 个小时,不断挖掘废墟,终于救出了儿子。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父爱的浓厚,却很少有学生能读懂儿子的伟大之处。父亲的伟大之处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进行描绘,而儿子的伟大作者则是轻轻带过。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从儿子这一角度进行切入,引导学生思考,当父亲在废墟上苦苦挖掘的时候,废墟下默默等待的儿子心理上会有怎样的变化,以此引导学生写作,共同领会儿子的伟大之处。

(四)延伸课文情节,转化内在语言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结尾都给予人们极大的想象空间,意味无穷。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不改变原文章立意的情况下对文章情节进行续写。比如,讲解《穷人》一文,教师可以根据文章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渔夫在面对西蒙的孩子时,他的神态如何?2.第二天,孩子醒来以后,却发现妈妈不见了,他们是何反应?3.桑娜和她的丈夫是如何照顾两个孩子的?4.两个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又是如何对待桑娜夫妇的?让学生根据这是个问题,进行写作训练。

教材中还有一些内容作者在描述时笔墨不多,需要读者自行领会。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联想。将这些模糊化的人物和情节描绘成具有鲜明特征的人物形象和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以便于为学生理解课文提供另一个角度。

三、结语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大重点,也是两大难点。以往的语文教学,总是将两者拆开教学,其实两者相辅相成,写作是经,阅读是纬,两者兼顾方成经纬。阅读能为写作提供素材,能够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明白文章如何排列,如何发展。而写作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阅读素材的段落构成,明白作者布局的巧妙。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摈弃传统教育理念,实行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联合,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规划出一系列适宜学生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读写结合的新型教学和活动,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猜你喜欢

读后感教学活动阅读教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