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相随 共蕴书香
——浅谈小学语文读写融合策略的探究

2021-01-08山东省威海市统一路小学王蓉蓉

天津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文字习作笔者

■山东省威海市统一路小学 王蓉蓉

一、坚守课内阅读与习作的结合

叶圣陶先生说:“教学生阅读,一部分的目的在给他们个写作的榜样。”课文文本不仅包含着作者的情感思想,还藏有文字表达的秘密,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尝试着从课文中挖掘出读写训练结合点,通过一篇课文带动一个习作训练点的方法,让学生以文本为生动的范例,从仿说到仿写,这样每学习一课就能得到一点习作方法的收获,最终降低习作难度;同时学生带着对文本写法的感悟再次阅读课文,也必然会促进阅读质量的提升,最终实现以读导写,读写双赢的目标。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是四年级学生学写游记的优秀范本。所以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抓住游览顺序来理解: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即每走到一处地方,就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一边游览,一边描述,这样的顺序就是游览顺序。整体感知了解游记特点后,再重点讲“过孔隙”这部分内容时,则带领学生一起品味,作者是怎样将这部分内容写详细的:即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将客观描写和主观感受互为补充,这样才能带给读者具体真实的感受。学习课文后,学生们就掌握了有顺序、突重点的写法,也初步学会了游记文体的表达特点。我们就以本课为习作训练点,从最熟悉的校园写起,带领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记录每一处的所见所感,同时要选择一处最感兴趣的地点,仔细观察并用心感受,写出它的独特之处,最后把观察到的内容按顺序、有重点地写下来。再如,学习《牛和鹅》这篇课文,作者用了“拍、摸、触、扳、骑、捶”等动词写出孩子们的不怕牛,而用了“马上都不说话,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等动作写出对鹅的害怕,于是以系列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心情的片段仿写就可以作为一个习作训练点,让学生学会表达心情的另一种写法。

二、探索课外阅读与习作的融合

一本教科书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读写需求,课外阅读就成了拓宽学生阅读面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读写能力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培养学生对优秀作品的欣赏能力是提高学生习作技巧的重要渠道,因此笔者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向学生推荐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文章或书籍,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中要求学生积累文章的好词好句,同时尝试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为后期的习作练习奠定坚实基础。例如,教学《陶罐和铁罐》这一课,为了让学生深切感悟寓言故事的对比写作方法的妙处,在课堂上笔者会将《芦苇与橡树》《北风和太阳》等有相似写法的文章整合一起进行群文阅读,学生们通读三个故事,找到了很多的“对比”之处,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结局等的对比,这些“对比”让学生对故事中人物的印象加深了,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也更明了;进而我们再根据所学的“对比”写法进行寓言故事的创编,从结果反馈来看,学生们基本掌握了“对比”这一写作方法,同时加深对此类寓言文章的理解。除了课堂上的一篇带多篇的阅读,笔者也推荐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书籍的阅读,比如学完《蟋蟀的住宅》之后,笔者推荐学生读法布尔的《昆虫记》中的“蟋蟀”这一章节,去进一步感受作者是如何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科学与文学进行完美结合,并尝试着指导学生也以这种方法来介绍自己熟知的一个小动物的习性。学完《普罗米修斯》一文之后,笔者推荐学生课后阅读《希腊神话故事》一书,课堂上再一起共读细品某个故事,学习其中的外貌、语言、心理等描写的作用,并尝试着让学生使用一种方法来凸显人物特点。此时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读写结合真正在融合中相互发展。

三、创新生活体验与习作的链接

五彩缤纷的世界就是一本大的“课外书”,学生的生活体验从另一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大阅读”,学生对生活体验得越深刻,笔下描绘的生活也就越精彩。因此从另一种意义来说,要教会学生习作,还要教学生学会体验生活。笔者通常抓住以下几点来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进行感悟,在感悟中学会表达。

第一,用心生活,及时记录点滴感悟。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以写日记或者写心里话等形式,记录一天的见闻或者心情变化。日记不必拘泥于纯文字的表达,可以图文结合,鼓励学生用色彩和线条画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因为绘画的过程也是选材、构思和整理的过程,这样的梳理自然也能激活写作的思路,以这样灵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让他们爱上书面表达。

第二,参与活动,巧用文字定格画面。这里的活动可以是学校组织开展的研学活动、劳动教育或者一些比赛等活动,学生参与活动后,体验最为深刻,表达交流的意愿也很强烈。我们要抓住这样的契机,首先表扬学生的参与,激发其表达的兴趣,再引导学生将参与过程按顺序、有重点地回忆讲述,借机进行表达输出的训练,最后引导学生梳理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样的交流分享中,我们就将习作方法进行无痕渗透。比如,我班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钉扣子大赛过后,我们就拿出一节课进行交流汇报,笔者就抓住“比赛”这一环节指导学生进行场面、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述,当天作业学生们再根据课堂的讲述,以文字形式记录活动画面,将美好的经历定格保存下来。

第三,学会观影,捕捉细腻学写表达。电影与写作在技巧方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慢动作的分解、长短镜头下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等等,所以广义的阅读也应该包括电影阅读,以电影阅读来促进写作也是不错的选择。例如,奥斯卡获奖短片中,有很多短动画片像《狐狸和老鼠》《鹬》等都很有意义,也适合学生观看,而且因为没有字幕,每个观影的人都有自己的感悟,是非常好的写作训练素材。通常第一遍观看完之后,笔者先请同学们谈谈对这部短片的整体理解,再引导同学们谈谈感受最深的地方,借此回忆镜头的表现手法,进而感悟写作方法,如神态、动作等描写是如何表达角色的。随后再进行第二遍观看,此时要求同学们再次捕捉电影表达比较细腻的地方,用心感受。

第四,绘本创作,实际运用凝练提升。绘本是学生比较爱读的书,其通常以文字短小精悍、寓意深刻而备受学生喜欢。如果是低年级教学,笔者会借助绘本,引导学生进行猜读,激发学生说话表达的兴趣,同时指导学生规范表达,积累表达方法;等有一定基础时,就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所给图画进行想象写话;这种阶梯性、有序列地引导孩子从仿说到仿写的过程,能够降低其写话难度,最终达成愉快高效写话的目标。如果是在中高年级教学中,笔者会把绘本中的字去掉,指导学生在通读画面之后,尝试给每张图配以恰当的文字,并且注意文字要符合主人公的口吻和心情,还要注意文字的排列形式等,以其喜闻乐见的创作形式来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学生们参与热情都很高涨,自然表达也就水到渠成。

综上所述,阅读与习作只有双向健康地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教师要让学生爱上阅读、乐于表达,必须充分整合课内外多种教学资源,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来正向引导,让学生在读中学会写,在写中巩固读,最终将读写能力真正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文字习作笔者
文字的前世今生
老师,别走……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习作展示
种出来的“逍遥居”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