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021-01-08浙江省绍兴市树人小学潘卫凤

天津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核心文本阅读教学

■浙江省绍兴市树人小学 潘卫凤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内容选择失当,阅读方法单一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虽然注重为学生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是通常所选作品不适合学生阅读,忽视了学生能力。如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心理、兴趣等,所选阅读内容通常是哲理性很强的文本,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阅读与理解难度,学生对阅读材料不感兴趣,阅读很难达成预期目标,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讲解灌输式的传统阅读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主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

(二)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

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是非辨别能力不强,通常会有从众心理。教师要根据学生这些特点,注重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阅读中强化体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新课改背景下,还有部分教师忽视了阅读对于学生道德感知提高的作用,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情感教育效果及道德认知的提高,教学内容相对单一,阅读氛围不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语感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文本中句与句、段与段以及整篇文章的布局谋篇严谨的逻辑性。让学生认识到这种逻辑性对于语言表达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了解语言的逻辑性也是一种美的呈现。多阅读,多分析,这是促进学生热爱语言文字,增强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可以整体感知课文,通过了解文章的谋篇布局,进而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文章主旨。通过分析文章中的用词、句式、修辞及段落关系,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语感。让学生感受蕴含在字里行间中的作者情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与教育。

(二)丰富学生的知识容量

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知识容量。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兴趣精选阅读内容,使学生的阅读更有针对性。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小学语文阅读不仅要重视学生阅读技能的提高,还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以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古诗、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可以学习文本的生词、深刻体会优美语句与段落。如,学习《听听,秋的声音》一文,让学生可以感受“唰唰”等有关与秋有关的声音,了解有关与秋相关的黄叶、蟋蟀、田野等事物。通过“大树抖一抖手臂”等语句的拟人化与比喻等修辞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产生共鸣。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文本特色,学习到优美的词句和修辞方法等,为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实现核心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与作者近距离对话,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拓宽自身知识视野,产生创新思维。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阅读教学,不仅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会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审美能力与正确的价值取向等。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单一讲解灌输的阅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更深层次,进入作者与文本的精神世界,加深情感体验,接受美的熏陶与情的感染,理解文本中心思想,提高审美能力。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精选阅读内容,优化阅读方法

教师必须重视阅读材料的选择。虽然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比较浅显易懂,但小学生的年龄还小,他们的社会经验及知识储备不足。所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来选择阅读材料就显得十分重要。假若所选内容过于艰涩深奥,学生也就不能理解作品的内涵与主旨,失去阅读兴趣,也就不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选适合他们阅读的文本素材,文本要浅显易懂,富有趣味性,如通俗易懂的散文故事以及小说等,都是学生喜欢的阅读题材。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的基础上,能够深入文本内里,切实体验文本情感与内涵,这样才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优化阅读环境,促使学生主动阅读

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阅读是学生个体感悟体验与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要改革教学模式,给学生以良好的阅读感染与激励。如教师亲和的态度、自然得体的姿态,都会给学生的阅读以正面的影响。教师还要创新教学模式,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如通过情境的创设、小组的合作互动、角色扮演等,提高阅读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以良好的阅读状态体验文本情感,与作者思想达成共鸣。此外,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借鉴《朗读者》节目模式,采取访谈、朗读、适当解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把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解灌输转变为学生主动阅读体验,把学生单一的阅读理解转变为小组合作探究式阅读,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阅读主动性,在阅读中体验作者营造的精神世界,受到情的感染与爱的激励,从而有效提高核心素养。

(三)拓宽阅读视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阅读方式也更加多元化。语文阅读不应该只局限于文本素材,还要运用网络的优势,把教材阅读与网络阅读素材结合起来,使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更加灵活有效,有效实现核心素养的提高。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要重视多媒体的作用,在选定一篇阅读课文后,可以运用多媒体提高学习效率,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把课文相关图片及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等呈现出来,不断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教师还要注重运用群文阅读及“以一篇带多篇”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不同作者的写作特色和不同文章的写作方法等,让学生对不同的文章产生联系与对比,提高学生阅读分析与鉴赏能力。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涉及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体裁文本的阅读。同时,阅读教学要注重采取家校结合模式,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与引导下,通过网络选取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促进小学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小学语文阅读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根据目前小学语文阅读中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策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阅读教学中文本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阅读素材,激发学生阅读主动性,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注重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提高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核心文本阅读教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