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研究

2021-01-08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初级中学温权顺

天津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物理学科核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初级中学 温权顺

所谓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是指在物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物理学习能力与生活技能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学科思维、学科应用方法及学科态度等。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使物理课堂教学的内容得到内化,帮助学生吸收物理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观念与习惯,进而实现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良好运用,为中学生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一、开展以核心素养为引导的初中物理教学必要性

(一)实现对教学目标的明确规划

物理是初中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物理在理科研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良好扎实的物理基本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理科专业学习中,了解机械设备运作原理,掌握自然规律变化的本质。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初中物理重知识灌输而轻理解,教学工作围绕着考试展开,机械性的教学模式也使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逐渐淡漠。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对于物理无法理解吃透,导致物理学的各项功能也无法得到良好的发挥。核心素养以培养社会适应型人才为根本,其教育内容更注重时代性与民族性,突出物理教学的德育价值,通过深化教学主题,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

物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本身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作为基础类学科,物理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向学生揭示了物质运动及变化的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实现对多项学科的融合运用。而在核心素养下,德育寻求在物理教学中的进一步渗透,更注重现实生活在教学中的体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生活。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原则,强调知识源自生活,教育的目的则是将知识更好地运用于生活。尤其在社会发展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生活与教育的结合成为必然,这对初中物理的现实教育意义及德育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德育的渗透不单单强调初中物理教育的现实意义,更使教学内容发生了转变。诸如,教师开始注重对学科的融合运用,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地理、数学等多门学科,引领学生跳出思维的局限性。核心素养也使教师更注重对教学内容深层次的挖掘,使学生透过物理知识的表象,了解物理研究的最终目的。与此同时,核心素养为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积极,进而深化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以达到更突出的物理教学效果。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有效策略

(一)创新教育观念,构建多元课堂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快节奏的生活也为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给予学生更多的启发。辩证法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让学生亲身深入实践中,才能感悟到物理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而实现对物理规律、方法与本质等的深入理解。鉴于此,初中物理教学应尝试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模式,通过自主学习计划的拟定、自主教学评价的实施等,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进而达到更加突出的物理教学效果。

以八年级上册“质量与密度”一章的教学为例,在讲解密度时,教师可引入“非牛顿流体、气凝胶”等创新材料的物理原理讲解,帮助学生建立逆向思维,了解不同材质、不同质量的物体中密度的体现,进而摆脱物理实验教学“非木块、天平、橡皮泥不用”的固化局面,使物理教学内容不断得到丰富。

(二)突出爱国教育,深化教学主题

核心素养注重对爱国主义知识的运用,通过爱国主题题材的渗透,为物理教学塑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从而使教育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初中生首次接触物理,在初期对于这一门新的课程产生了莫大的兴趣,然而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固化,学生逐渐丧失了物理学习的兴趣,尤其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需要掌握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大篇幅的概念、公式等时常让学生感到头疼。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强调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与灵活性,跳出教材的局限性,寻求更加丰富的教育主题,为学生探究性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以八年级上册“声现象”一章的学习为例,在讲解有关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的内容时,教师不妨拟定一个案例,以建筑工地的噪声为研究对象,让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计算噪声的传播范围及速度等,并提出改善环境的合理建议。如此一来,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良好的防噪音材料,或以管理者身份自居,实现对城市基建工程的规划等,在学生的通力合作下,借鉴城市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此外,爱国主义教育也应体现在初中物理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可利用中国传统节日这一契机开展相关主题教育,在物理教学中贯穿中国发展史的内容,使学生的视野得到进一步开阔。

(三)理论联系生活,引导积极探索

物理学在现实生活中拥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对此,初中物理教学应以现实生活为根本出发点,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诸如,通过了解事物运动规律掌握机械运作原理;通过功率及机械能的学习优化城市供电网络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

(四)注重情感导向,提升审美意识

物理作为理科类课程,本身倾向于理性思维的运用,这也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缺失,一味地采取机械性的讲学方式,久而久之,学生缺失了对物理学美的探索,进而对物理学习形成了枯燥乏味的印象。核心素养下,情感导向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良好的情感引导能够有效地改变学生对物理的固化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更有利于融洽学习氛围的构建。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鉴于此,教师应树立起创新观念,谋求物理教学与核心素养间的契合点,通过构建多元化课堂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收获,真正达到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猜你喜欢

物理学科核心
只因是物理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