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交通强国试点建设稳步推进

2021-01-08陈鸿起

人民交通 2020年24期
关键词:强国广西交通

2019年10月,交通运输部将广西列入全国首批13个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为广西交通强区建设明确主攻方向。2019年12月底,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牵头起草了《广西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广西实施方案》);今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也正式印发这份方案,进一步加快了广西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工作进程。

一个总目标、三个实施阶段、九项重点任务

《广西实施方案》分为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个部分。整体内容上可以概括为“一个总目标、三个实施阶段、九项重点任务”。

“一个总目标”:《广西实施方案》明确了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国内先进的交通强区的总体目标。“人民满意”是交通强区建设的根本宗旨,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保障有力”是交通强区建设的基本定位,就是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实施、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国内先进”体现了交通强区建设的整体水平,我区交通运输综合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在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创新能力、治理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个实施阶段”: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三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区建设。到 2020年底,交通强国建设广西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完成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建设任务和广西综合交通运输发展 “十三五”规划重点任务,为交通强区建设奠定基础。到 2035 年底,基本建成交通强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有力支撑广西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基本形成 “3213 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智能、平安、绿色、共享、开放交通发展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基本实现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交通强区。交通运输综合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人民群众享有美好交通服务,有效支撑和引领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迈入现代化。

“九项重点任务”: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广西交通运输发展实际,《广西实施方案》提出九项重点任务。一是构建布局完善、立体互联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群)交通网,形成覆盖广泛的农村交通网,构筑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二是打造先进适用、特色鲜明的交通装备体系。加强新型运输装备研发应用和技术升级,推进载运工具专业化标准化。三是打造便捷舒适、经济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推进区域出行快速化、便捷化,提升城乡客运服务保障水平,打造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四是打造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的智能交通体系。强化前沿关键科技研发和应用,加强智慧交通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五是打造完善可靠、反应快速的交通安全体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完善交通安全生产体系,强化交通应急救援能力。六是打造节约集约、低碳环保的绿色交通体系。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运输结构优化,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强化交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七是打造互联互通、深度融合的开放合作体系。构建开放型交通体系,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深化交通国际合作,推动数字口岸交通建设。八是打造精良专业、担当实干的交通人才队伍。培育高水平交通科技人才,打造素质优良的交通劳动者大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交通干部队伍。九是打造科学规范、高效现代的交通治理体系。深化行业改革,完善法规政策,优化营商环境。

“安全”和“绿色”齐头并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交通运输问题有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明确指出要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安全”“绿色”是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安全、绿色交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广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先决条件,对于广西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在打造安全交通体系方面,主要有三个举措。一是要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投入,提升关键交通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和安全防护能力。二是要完善交通安全生产体系。重点在于健全交通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三是要强化交通应急救援能力。健全综合交通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规制度和预案体系,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警、响应处置和评估机制,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应急救援机制,以及自治区、市、县三级交通应急信息平台。

在打造绿色交通体系方面,主要有四个举措。一是要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重点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交通系统建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域、岸线、过江通道、空域等资源。二是要推动运输结构优化。主要在于科学配置各类运输资源,实现 “宜铁则铁、宜公则公、宜水则水、宜空则空”。三是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重点优化交通能源结构,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控制标准及船舶排放控制区管控要求。四是要强化交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实施生态修复、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打造北部湾港绿色港口、西江生态航道,补齐绿色交通体系的短板。

科技赋能交通强国建设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虚拟现实为主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面影响交通需求和供给,推动交通组织模式不断创新。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业态已经走进日常生活,自动驾驶等新技术正在加快推向市场,这对交通运输服务供给体系及其配套的组织管理体制机制提出新的挑战。未来广西也要打造以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的智能交通体系。重点有以下三个任务:

一是强化前沿关键科技研发和应用。强化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邮政等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开发,运用大数据手段进行交通运行监测、城市通勤、拥堵治理、应急管理。支持高速磁悬浮系统、低真空管(隧)道高速列车等技术储备研发;推广自由流收费、无人驾驶、车路协同、无人机、建筑信息模型(BIM)、5G等新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远期谋划建设南宁与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等全国中心城市超高速直连客运系统。

二是加强智慧交通建设。促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 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加强基础设施间以及基础设施与载运工具、智能设备间的信息互联,扩大重点路段、重要节点的基础设施感知覆盖范围和深度。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构建泛在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构建广西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深化交通公共服务和电子政务发展,促进各种要素围绕信息化主线深度协作,实现全区交通信息公共服务和决策服务一体融合。加快“智慧港口”、“智慧高速”、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三是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培育一批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创新平台,优化科研资金投入机制。构建适应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标准有效供给。

三个“加强”,致力实现交通强国的发展目标

在推动交通强国任务实施方面,自治区人民政府已经成立推进交通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由自治区领导担任组长,并组建了交通强国工作专班,建立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会议规则等工作机制,交通强国建设工作已全面开展。

组织交通强国建设实施要点主要在三个“加强”。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建立统筹协调广西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实施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分级负责,整体有序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各项工作。二是加强资金保障。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风险可控” 的交通投融资体制机制。规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落实各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反哺机制,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沿线及周边资源、产业、园区等综合开发。三是加强组织实施。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广西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支持力度,谋划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纳入国家项目库。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广西试点工作,支持全区各地和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先行先试,形成推动交通强国建设的坚强合力。

先行先试,初步成效逐渐显现

去年10月份,交通运输部将广西列入全国首批13个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为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强国试点建设工作落地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牵头组织全区全行业各单位深入研究,短时间高质量起草了广西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以提升交通运输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总目标,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载体,以推进交通运输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多层次国际枢纽、推动国际运输便利化、推进智慧交通发展、提升科技兴安水平试点任务为重点,整体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各项工作。

今年8月份,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同意我区从推进交通运输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多层次国际枢纽、推动国际运输便利化、推进智慧交通发展、提升科技兴安水平五大方面开展试点建设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先行先试、重点突破,积极探索交通强国建设的有效模式和路径,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是推进交通运输高水平对外开放。广西以构建“三出海三出边”的陆海新通道格局为目标,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对外交通短板。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初步建成。铁路方面,广西已建成南昆、湘桂、焦柳、黔桂、南广、黎湛、益湛和贵广8条干线为骨架的铁路运输网络,南宁—凭祥—河内铁路和西线百色至靖西段已开通,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铁路电气化改造正在加快建设。公路方面,广西已建成连通东南亚及全国主要地区的公路运输通道,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2.78万公里,高速公路网络骨架基本建成,出海出边出省高速公路通道达到28条。高速公路县县通达率为94%;县县通二级及以上公路,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预计至“十四五”末,广西全区铁路里程达到700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12000公里,100%普通国道达到二级及以上等级,100%普通省道达到三级及以上等级。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节点覆盖率达到100%。

二是打造多层次国际枢纽。在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方面,广西大力推动北部湾港枢纽设施向大型化、专业化、智能化发展。加快推动了一批码头泊位工程建设,如钦州港东航道扩建一期、二期工程已于2020年7月完工;广西第一个自动化集装箱泊位,钦州大榄坪南作业区自动化集装箱泊位,已于今年开工建设。在提升南宁国际枢纽综合能力方面,广西以打造面向东盟国际交通枢纽为目标,着力加快南宁枢纽设施建设;目前,南宁国际铁路物流中心已开通运营,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也于2019年开工,南宁吴圩空港物流园、南宁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通道重点项目正顺利推进。“十四五”期,广西壮族自治区还将围绕将南宁吴圩机场打造成为面向东盟的国际门户枢纽推进相关工作。

三是推动国际运输便利化。一是创新国际运输多式联运服务,积极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海铁联运。2020年1-7月,广西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同比增长80%,北部湾港至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北、桂北等方向的班列2109列,累计到发105507标箱;北部湾港至香港、新加坡班轮共开行267班,同比增长6%。二是提升口岸运输便利化水平,广西以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为依托,发展面向东盟多国的物流信息服务。凭祥农产品物流园区综合信息平台已实现中越两国车辆停放无人值守与自助缴费;智慧物流冷链供应链综合信息平台已完成冷链运营等基础管理系统开发;中国(广西)-中南半岛跨境公路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已完成口岸聚合支付平台、运输班车管理系统、集装箱管理系统开发。

四是推进智慧交通发展。一是广西交通运输云数据中心建设已初具规模,广西交通运输云数据中心(一期)已于2019年建设完成,并承担广西交通运输政务数据“聚通用”工程的具体实施任务。疫情防控期间,数据中心向广西疫情防控指挥部共享近40亿条高速通行数据以及600多万客票数据。二是通过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为公司等国内多家知名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联合共建,广西综合交通运输“三中心一基地”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新局面已初步形成,目前已完成综合交通大数据资源管控平台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三是广西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广西综合交通大数据研究院,推动广西在5G、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的创新,加快广西综合交通运输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与转型升级。

五是提升科技兴安水平。一是推动广西道路运输车辆智能防控体系建设,目前广西已经完成安装两客一危车辆智能视频监控装置21677台,构建了广西智能防控系统和广西第三方安全监测平台,做到了道路安全生产管理的“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治理”。二是建设高速公路“一路三方”协同指挥平台,为跨区域交通指挥、大事件紧急处理做好资源整合、统一调配、快速处置的能力准备;目前“一路三方”协同指挥平台已正式投入应用,并实现 “警路企”三个不同体制单位中信息化平台的互联合作,可以接入“两客一危”、“12吨以上营运货运”车辆实时数据及天气信息、交通信息、监控信息等高速公路实时动态数据。

猜你喜欢

强国广西交通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繁忙的交通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小小交通劝导员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