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洱源县凤羽河污染物时空变化特点分析

2021-01-08陈占花

绿色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面源洱海流域

陈占花,杨 琴

(大理州生态环境局洱源分局监测站,云南 洱源 671200)

1 引言

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变化,当前凤羽河小流域以典型的农业农村类型为主,人们正常生活所形成的生活污染、种植业污染以及畜牧业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区域内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建立在河流环境治理的基础上进行污染物空间时间分布特点分析,并结合实际的生产生活特征制定解决优化措施,不仅是提升环境治理质量的关键任务,也开始为传统农村农业式生产生活方式打造创新基础的重点社会性任务。

2 凤羽河流域基础环境背景分析

2.1 基础地理环境

凤羽镇地处东经99°52′~99°55′,北纬25°05′~26°56′,位于云南西部,洱源县城西南方向,东邻右所镇,西靠炼铁乡,南接大理市花甸坝和漾濞县脉地乡,北邻茈碧湖镇。镇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十分丰富,常年水流量达1.2亿m3,属澜沧江水系,是高原明珠洱海的重要水源地。发源于西部罗坪山脉的兰林河、黑龙河、白石江、青石江、大涧河和东部天马山的三爷河、清源沟等河流常年不枯,清澈透底,水质良好,汇流至坝子中央的凤羽河,由凤羽河流出辖区外。

2.2 环境污染因素

从当前凤羽镇的农业发展实际现状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上来看,凤羽河流域污染的主要因素与农村生活有直接的关系,受到传统粗放式经营模式的影响,凤羽河流域污染的主要因素为生活因素、种植因素以及畜禽养殖因素。这其中生活中的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能够直接污染水体;而种植因素与农田灌溉有关,在大规模的漫灌形势下,农田中的部分养分会流失,并且随着水体汇入河流;从畜牧养殖角度来看,当地主要以生猪养殖和奶牛养殖为主,大量的养殖废弃物,例如禽畜粪便等随意堆砌,直接造成了生态水体污染。

3 凤羽河污染物时空分布特点分析

由于凤羽镇的整体城市化建设规模较小,因此,农耕、畜牧以及生活之间的分布情况以分散式、随机式为主,缺乏科学的规划,这直接造成污染源的空间分布不均。从整体凤羽镇的乡镇模式上来看,全镇下辖凤翔、源胜、上寺、白米、江登、凤河、庄上、起凤、振兴9个村委会,44个自然村,121个村民小组。和整体流域区域相比,又呈现着人口聚居的特点,大量的居民集中在凤羽河流域,因此,流域的污染物空间分布同时呈现出整体集中、定点分散的特点。

从凤羽河的水质污染物时间分布情况上来看,由于近几年的生态种植工程逐步落实,对于河流水质的污染程度逐渐下降,相关部门统计了从2017~2019年凤羽河铁甲桥断面的水质变化趋势,详细的统计对象及状态如下。

3.1 化学需氧量

3年来化学需氧量的年均值分别为9 mg/L、8 mg/L、10 mg/L,2018年均值高于2017年年平均值25%。2019年1~12月均值7 mg/L,指标低于去年同期30%,见图1。

图1 2017~2019年化学需氧量月均值变化情况

3.2 总氮

3年来总氮的年均值分别为0.772 mg/L、0.694 mg/L、1.101 mg/L,2018年均值高于2017年年平均36.97%。2019年1~12月均值0.72 mg/L,指标低于去年同期34.55%。见图2。

图2 2017~2019年总氮月均值变化情况

3.3 总磷

3年来总磷的年均值分别为0.087 mg/L、0.107 mg/L、0.070 mg/L,2018年均值低于2017年年平均34.58%。2019年1~12月均值0.057 mg/L,指标低于去年同期18.57%。见图3。

图3 2017~2019年总磷月均值变化情况

3.4 氨氮

3年来氨氮的年均值分别为0.292 mg/L、0.357 mg/L、0.223 mg/L,2018年均值低于2017年年平均37.54%。2019年1~12月均值0.136 mg/L,指标低于去年同期39.01%,高于上月9.09%。见图4。

图4 2017~2019年氨氮月均值变化情况

4 凤羽河环境整治措施分析

对凤羽河流域的实际居民居住情况以及污染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污染元素空间分布的特点,初步决定凤羽河流域环境整治工程需要结合大范围调整、定点规划、意识塑造等方面进行落实。

4.1 构建生态化种植净化体系

为有效处理农田农业尾水和沿河沿湖重点村落污水,削减凤羽河入河污染负荷,提升凤羽河入湖河流水质,以入洱海河流水质提升为总抓手,强力推进流域水质提升——湿地、库塘项目建设,累计建成3个湿地(分别为马爷河湿地、大涧河湿地、青螺沟湿地)、7个表流湿地及80个生态库塘建设,实现源头面源污染减量。生态湿地、库塘等设施的建成运行,对于修复流域生态系统,提高湿地的生态修复能力、保护洱海、恢复洱海水质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7个表流湿地分别为白米村表流湿地、大村表流湿地、佛堂村表流湿地、铁甲村表流湿地、屯户村表流湿地、马甲表流湿地、小村表流湿地。每一块湿地的规划是针对流域内不同污染中心进行制定的,能够有效应对小范围内的污染治理重点,湿地的建成及作用的有效发挥在恢复洱海水质的关键时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凤羽镇治理流域面源污染的重要举措,是为洱海输送优质水源提供的有效支撑。

4.2 集中进行生活污染水治理

为削减凤羽河入河污染负荷,抓实源头污染治理,逐步提高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自2010年以来,先后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落污水收集与处理工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整县推进试点工程及洱海流域城镇及村落污水收集处理PPP工程,建成25座污水处理厂站,实现日处理污水量为3657 m3。对其中集镇污水处理厂及振兴、白米、马甲、草甲、义和、旧邑、大村、大充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对正生、雪梨厂站实行并网运行,实现全镇45个自然村生活污水全处理。

4.3 畜牧业污染整治措施

为了实现环境治理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平衡发展,针对畜牧业污染物进行整治的主要措施是建立在生态循环再利用原则上实现的,相关部门积极将流域内的畜牧业发展现状以及污染物产量进行整合,并借助畜牧业腐殖废料的实际价值角度,联合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有机肥料加工处理,在凤羽镇畜禽粪便收集情况为:2017年10291.31 t,2018年9412.76 t,2019年8122.55 t,畜禽粪便的收集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成效显著,特别洱海的保护、生态农业的发展和美丽乡村的建设意义非常大。

4.4 营造流域生态圈

为改善凤羽河水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构建农田面源污染生态屏障,2017年完成实施凤羽河两侧各50 m生态隔离带建设。项目流转土地641.703亩,总投资5250万元,建成30个生态库塘、开挖20 km“S”型生态沟,种植有柳树5000棵、水生植物15000株、木瓜12000株、青刺果40万株、实心竹5000棵,对镇内河流汇集形成的凤羽河进行再次深度净化。

为进一步抓实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2019年,由县农业农村局在凤羽河两侧原隔离带基础上实施总投资约4600万元的洱海流域洱源县凤羽河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地表径流污水利用工程、农田尾水收集净化工程、农田尾水循环利用工程投资、农田面源污染控制工程、化肥农药减施工程、农化品包装物收集工程),实现源头面源污染治理有效,水质提升明显。在2017~2019年的监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凤羽河铁甲桥断面水质监测情况

5 结语

为了进一步实现人们生产生活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发展,在自然资源以及既有环境优势的基础上,分析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主要污染来源,并且建立起针对性的优化治理措施,是提升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凤羽河流域的污染物空间分布特点是大流域内集中、小范围内分散的状态,因此利用多功能湿地作为环境调节的节点,通过防护带构建生态屏障,杜绝污染物的大面积散布,增强污染治理工程建设,通过人工加生态体系的结合治理,能够最大限度上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为环境保护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面源洱海流域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思考
区域联动护流域
开学第一课《洱海保护》教学设计
农业面源污染不可忽视
潮汐水网区水环境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洱海太湖石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爱上洱海,只需要这十个瞬间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
洱海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