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洛芬的西药中药化研究

2021-01-07刘娜娜马文竹卞根霞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布洛芬西药功效

刘娜娜,马文竹,卞根霞

(山西省针灸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布洛芬(Ibuprofen)属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很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种发热和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

风湿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可累及关节及其周围组织。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已达到了人群的10%,与高血压病相当[1]。目前,临床上常以纯西医或纯中医的理论体系方法治疗此类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各自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中药与西药的区别主要在于理论体系和应用方式的差异。中药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的具有治疗功效的药物。如果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出西药的中药药性,并加以辩证使用,就能使中药的范围扩大,且使西药的运用更加精确个体化。“西药中药化”概念的提出为中西医的结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运用中医药理论体系分析西药的寒热、性味归经及功效等,使之不仅有明确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还具有中药的功效,使其既能为西医使用,也能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来使用[2]。如何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做到查漏补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项极具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大医学课题。

1 布洛芬的中药药性

1.1 四气

四气,即药有“寒、热、温、凉”四性。药物的四气是根据药物对病证的 “寒热”作用以及药物在人体内所产生的反应概括而成。课题选用健康常体SD大鼠,将布洛芬溶液进行灌胃给药,测定SD大鼠的基础代谢指标体温、心率。结果显示,布洛芬给药后各组温度无升高趋势;各组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快,且低、中、高剂量组的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由此可推断布洛芬为温热药。

1.2 五味

《神农本草经》曰: “药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后发展有淡、涩等味。五味不仅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更是对药物功效的概括[3]。课题甄选100名味觉正常的药学相关人员,由受试的药学工作者亲自品鉴后,填写布洛芬五味调查问卷。经统计后,初步确定布洛芬的五味属性为辛、甘。又因中药辛味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解表、退热的作用;甘味能缓,具有缓急止痛的功效。布洛芬为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故认为其五味属性为辛、甘。布洛芬五味的确定不仅是其真实味道的反映,更是对其功效的高度概括。

1.3 升降浮沉

所谓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人体作用所产生趋向性的不同,与四气五味密切相关。而确立药物的升降浮沉属性,主要根据药物性味的厚薄及质地的轻重,其中药物的气味薄厚与升降浮沉特性息息相关[4,5]。布洛芬气属热性,气热为气之厚;五味属辛、甘,味辛、甘为味之薄,汪昂言“气厚味薄者浮而升”,故推测其为升浮之性。

1.4 归经

归经表示药物对人体相关脏腑、经络疾病的功效,用来表示药物的作用趋向。布洛芬常用于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普通感冒或者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和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祛风湿药属中医“痹证”疾病,主入肝、脾、肾经;解表药大多辛散轻扬,主入肺、膀胱经。又布洛芬五味属辛、甘,对应脏腑为肺、脾,由此推断布洛芬归肺、脾经。

2 布洛芬的功效主治

2.1 发汗解表,退热

布洛芬具有解热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感冒发热证;布洛芬五味属辛,能行、能散、能发表,归属于中药解表药。解表药大多辛散轻扬,主入肺经、膀胱经,偏行肌表,能促进机体发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从而达到治愈表证、防治疾病传变的目的。解表药主要用于治疗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外感表证。汤冉对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研究中发现,布洛芬可使小儿汗出,具有明显退热的效果[6]。故可知布洛芬有发汗解表、退热的功效。

2.2 祛风湿,止痛

布洛芬广泛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中,归属于中药祛风湿药。《神农本草经》说“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布洛芬性热,属热药,故推断其主要用于风寒湿痹之肢体疼痛、关节不利等证。有研究显示,布洛芬注射液在对小儿骨科术后疼痛方面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7]。故推断布洛芬有祛风湿、止痛的功效。

3 讨论

中药的毒性与归经具有一定的联系。毒性也是药物作用的一方面,有用或者需要的药物作用谓之药效,没用或者不需要的药物作用谓之毒性。归经表示药物对人体相关脏腑、经络疾病的作用趋向。药物对脏腑具有一定的作用即归相应的经络。西药的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等同于中药的毒性。在西药中药化的研究过程中,是否可以通过不良反应来完善归经理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西药中药化有益于将中医辨证运用于西药,扩大中药资源范畴,丰富祖国传统中医药的理论体系[8,9]。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及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通过赋予西药中药化的特性,推断其适用哪种证型,更好地运用于临床。其次,将中医的整体观念运用到实践中,可以避免一些不良反应。西药中药化是西医与中医融合的桥梁,有助于整个医学理论的发展。

4 展望

近年来,医药学界的有识之士不断讨论西药中药化,并提出了一系列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这为西药中药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可以沿着这条路,集各家之所长,开拓性地向前进步。这对于深入、全面地研究西药中药化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猜你喜欢

布洛芬西药功效
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
布洛芬真是万能止痛药?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西药联用注意事项
布洛芬能抗炎镇痛 但肠胃不好者禁用
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儿童退热还能用布洛芬吗
消炎药该怎么用?医生说了很多次,可惜少数人知道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