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应具备的五大指向

2021-01-07王世伟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1年1期
关键词:十四五智能化深度

王世伟(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1 问题的提出

我们正在规划并即将进入的“十四五”时期(2021-2025)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这是全国公共图书馆业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因为这是制定“十四五”期间图书馆发展规划的前提和基础。2020 年8 月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判断;而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特征是“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一个对新发展阶段特征的重要概括。那么,就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而言,如何体现出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前行指向、如何着力于解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对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和当下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尚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则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并提出矛盾解决构想的命题。

笔者认为,在“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使命没有变,但使命在新发展阶段的具体指向发生了变化,即在数量增长的同时,应当更加着力于高质量的发展;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但服务的内涵和重点发生了变化,即在基本实现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应当更加着力于包容性的发展;公共图书馆提质增效赋能的发展主题没有变,但发展驱动力的源泉发生了变化,即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基础上,应当更加着力于数据化与智能化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没有变,但可持续的着力点发生了变化,即在传统绿色生态和安全维护的基础上,应当更加着力于环境保护的新挑战和总体安全观视域下的图书馆安全发展。从国家层面来看,“十四五”新发展阶段是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从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而言,则应当努力实现以下五大指向的发展,这就是深度一体化、深度均等化、深度智能化、深度绿色化、深度安全化。

2 深度一体化

进入21 世纪,我国公共图书馆展开了城乡总分馆全面发展的创新历程,这是当代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发展道路的重要模式,是实现覆盖全社会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路径,也是全球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普遍规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形态。2000-2020 年,经过四个“五年规划”的持续探索与开拓前行,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城乡一体化已取得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进展,各具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创新机制与服务模式在全国中东西部和东北地区广泛形成,特别是东部地区的上海、北京、杭州、嘉兴、苏州、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等地的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建设为全国公共图书馆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这就为公共图书馆在“十四五”期间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登高望远,“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应当在原有的一体化发展基础上实现更深程度的一体化发展。如果说,公共图书馆前20 年的发展是一体化的初级阶段的话,那么在“十四五”时期,这种一体化应当以改革创新精神,逐步实现世界公共图书馆普遍规律的深度一体化发展。这种深度的一体化,就是要破除原有的公共文化管理在体制机制上的层级藩篱,积极推进人、财、物在城乡和时空布局上的一体化的超市式布局,使公共图书馆的各类优质资源能够更彻底地实现在时空服务上的均等普惠化和就近便利性的安排。借鉴世界公共图书馆的普遍规律,在迈向世界级城市的进程中,上海图书馆于2000年推出了中心图书馆的发展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市、区县和街镇的原有文化体制局限,打破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学院图书馆之间的行业围墙,以同城一卡通和服务共同体的方式为深度均等化迈出了富有示范启示意义的第一步。深圳市的“图书馆之城”则在深度均等化上迈出了技术创新和导夫先路的新进展,实现了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的创新转型。如深圳图书馆通过统一建设、配送、服务和管理,为公共图书馆人、财、物的深度一体化发展打开了一个可操作性强的新通道。东莞图书馆、杭州图书馆、苏州图书馆、嘉兴图书馆、佛山图书馆等的总分馆建设以及近年来广州市的城市图书馆体系建设也为深度一体化的同城协调共享推出了各具特色和因地制宜的积极探索。这些全新的实践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准一体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新形态。通过中国公共图书馆人的前后持续接力前行,深度一体化的同城同质普惠均等服务已经打开了新思路,开辟了新路径。

需要指出的是,未来中国公共图书馆深度一体化的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体制机制的传统惯性和固有思维模式难以在短时间内被彻底改变,深度均等化在推进中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但是我们必须站在世界公共图书馆普遍发展规律正确的一边,积小步为大步、积小胜为大胜,在未来的发展中持续迈向深度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十四五”的发展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应当努力朝着如下的目标坚定前行:为不同时空的读者提供优质的文献资源、优秀的图书馆员服务、优良的设施环境。

3 深度均等化

“十四五”期间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而言同样适用。2020 年所发生的两起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媒体聚焦事件从侧面深刻地揭示了深度均等化对于未来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湖北籍农民工吴桂春在东莞务工期间,通过在东莞图书馆十二年的阅读,明白了如下的道理:“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今年疫情让好多产业倒闭,农民工也无事可做了,选择了回乡,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2]。而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联城街道金弄口村84 岁的朱贞元老人一早便长途跋涉,先是坐上公交车,又步行近40 分钟才来到新近落成的丽水市图书馆新馆。老人是头一回到图书馆,不熟悉流程,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挑选了借阅的图书并办理了借阅证;但第二天早上8 点多,朱贞元老人在图书馆闭馆日再次来到图书馆,而图书馆则破例打开借阅区域并将在馆阅读的期刊借出[3]。以上两个网红刷屏事件有值得点赞之处,但也暴露出当下公共图书馆事业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短板,显露出公共图书馆空间布局中就近可及性与借阅便利度发展不充分的痛点。在第一个全面小康的百年目标基本实现之后,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之后,我们需要秉持包容性发展的理念,以均等、普惠、就近、可及、便利的思路,在公共图书馆的深度均等化上下大功夫,使成千上万的“吴桂春”“朱贞元”无离城回乡之万般不舍之遗憾、无远涉公交步行去图书馆借阅之辛苦,使包括老年读者在内的各类读者群体都能有文化获得感,这是公共图书馆事业确立以读者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衡量未来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

4 深度智能化

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当代科技革命进展中经常使用的三个词汇,但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随着万物互联世界的动态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和快速迭代给经济社会和文化带来的全新改变,智能化成为更为聚焦的词汇,成为当代文化发展驱动力中最活跃的主导因素。多少年来,中国公共图书馆界始终怀着对新技术的好奇心和敏感度,在历次新技术的进展中都没有缺席,人工智能也是如此。对于智能化的更新转型而言,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具有勇当智能化应用先驱的志向才能跟上智能化不断递进的发展浪潮。就“十四五”时期而言,公共图书馆高质量的提升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技术的驱动力量和解决方案,都更需要注入全程智能的创新动力。2020 年 8 月 21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以《把阅读变得更便捷更有趣——智慧图书馆懂你的心思》为题,报道了中国公共图书馆以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最新实践。这些对新技术的积极探索创新拓展了多样化的阅读场景,丰富了人们的阅读体验,如5G 新阅读体验中心、人脸识别进馆、无感刷脸借书、VR 体感游戏、智能图书盘点机器人、全智能化24 小时自助图书馆、热感成像测温仪、自助文献消毒机、手机端“智慧条码”服务平台等[4]。在智能化的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各公共图书馆适时地把握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在服务与管理中尝试使用了一些人工智能技术,各类服务与管理创新正在不断涌现,一些智能技术应用也正在逐步趋向成熟;“忧”的是公共图书馆智能化的发展呈现碎片化、局部化、随意化的倾向,有的图书馆导入人工智能技术仅是为了炫耀显摆,对服务与管理的优化并无实质意义,也浪费了本来并不充足的图书馆经费。2020 年8 月,笔者到访延安新区位于山顶上的学习中心的阅读空间,这是社会力量筹办的公共阅读场所,进口处的咨询台内有两台废弃的咨询机器人。经了解,机器人在刚开始使用时,儿童读者出于好奇经常摆弄,致使机器人已无法使用。这样的图书馆智能化就与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南辕北辙了。因此,在“十四五”时期和2035 远景目标发展中,应当以“深度智能化”的发展理念克服当下智能化发展中的不足,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公共图书馆而言,应当按照“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将智能应用的碎片化转型为系统化和流程化,将智能赋能的局部化转型为整体化和平台化,将智能导入的随意化转型为科学化和愿景化,将系统化的图书馆大脑设计和整体化的全程智能进一步细化为全景智能、全域智能和全数智能,通过多室一体系、多库一平台的发展思路,通过面向“十四五”和2035 远景目标的智能化总体战略构想,提升深度智能化赋能公共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质量。在2020 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广泛应用了远程咨询、在线服务、云端共享、频端推送等无接触或低频接触服务的新模式和新形态,支撑起了中国图书馆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在线图书馆服务,极大地拓展了未来公共图书馆深度智能化的发展路径,为“十四五”时期的深度智能化发展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成功案例,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5 深度绿色化

绿色发展是当代中国乃至全球的重要发展战略。2012 年11 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章,作为行动纲领[5]。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其中一位的基础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将绿色作为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将污染防治作为其中的一大攻坚战。以上“四个一”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6]。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曾以《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为题发表了讲话,提出了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我们应该追求绿色发展繁荣、我们应该追求热爱自然情怀、我们应该追求科学治理精神、我们应该追求携手合作应对的“五大追求”理念,引领了全球绿色发展,也为公共图书馆深度绿色化提供了指导[7]。

在20 世纪末至21 世纪初的中国公共图书馆新建筑建设热潮中,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已普遍融入各项建筑设计和设施元素,在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服务中,绿色生态发展思想也成为普遍共识,在各个图书馆广泛实施了节水、节电、节能、节纸、垃圾分类等举措,其中上海市嘉定区图书馆将绿色发展作为战略目标进行了长期规划。尤其令人高兴的是,2020 年3 月19 日,在国际图联发布的2020 年“绿色图书馆”奖项获奖名单中,杭州图书馆参选案例“OurGreenMissionDefendthe City: Hangzhou Public Library’s Approach by Establishing Environment Branch to Get Involved”(守卫我们的城市——杭州图书馆环保分馆的绿色使命)在全球50 多个参选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国际图联2020 年绿色图书馆荣誉。国际图联在获奖评语中指出,“杭州图书馆在应对当地环境问题挑战时独辟蹊径,建立环保分馆,其所做的实践和努力具有全球意义”[8]。

“十四五”期间,公共图书馆在推动落实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拥有巨大潜力,公共图书馆需要在原有绿色生态发展的基础上予以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推进,无论是更环保的绿色建筑还是更细化的垃圾分类,无论是更广泛的绿色志愿者活动还是更有深度的绿色生态主题阅读推广,无论是图书馆数据库的多库一体还是倡导节约粮食并引导节俭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公共图书馆在深度绿色化方面有很多文章可做。按照2019 年国家推出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我们应当将“无废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深度绿色化的发展目标,即在公共图书馆内外倡导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图书馆绿色发展模式,将这样的先进城市管理理念导入公共图书馆管理[9]。在未来的发展中,公共图书馆应因地制宜、因馆制宜地落实环保措施,持续推动绿水青山建设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使绿色发展这一具有全球意义的高质量发展在图书馆中不断融入新的发展元素。

6 深度安全化

公共图书馆的安全问题始终是责任重于泰山的重大问题,但从“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所处的大环境和大背景分析,这里讨论的深度安全化应当是一个综合安全问题,必须以总体安全观来进行谋划和应对。从传统安全而言,水患、火灾、地震、盗窃、读者医疗救助、高空跌落预防等无疑是公共图书馆必须加以防范的安全问题;从近年来全球一些重要文化设施屡遭火灾而遭受重大损失的前车之鉴而言,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国家图书馆和省市公共图书馆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警示,必须引以为戒并做到未雨绸缪。随着时间流逝,公共图书馆的各类建筑安全问题也应当予以特别的重视,包括外墙脱落、电梯故障等。需要强调的是,从“十四五”时期的安全形势分析,一些非传统安全问题应当提上公共图书馆规划的议题,比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它与人类在一定时间内长期共存是大概率的发展态势,因此,读者和馆员的生命安全无疑是公共图书馆未来若干年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同时,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10]。这一大环境的变化对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传承方面的文化安全、文献采访特别是外文文献采访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都可能会带来难以预测的问题,将形成公共图书馆的安全新挑战。随着智能技术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应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特别是读者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将会越来越凸显。我们应当认真学习落实2017 年6 月已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关注2020 年7 月开始征求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跟踪2019 年8 月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并呼之欲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超前的全局思维和科学的预案设计积极主动、自信从容地应对各类安全问题。

在“十四五”的新发展阶段,我们应当以创新思维、战略思维、总体思维、底线思维、辩证思维看待未来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以深度一体化、深度均等化、深度智能化、深度绿色化、深度安全化来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催生新发展动能并形成发展新优势,以平台化、融合化与社会化激发新发展活力并拓展协同共享的新优势,秉持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初心和使命,通过富有想象力的阅读推广和知识传播,书写出高质量的发展新篇章并朝着2035 远景目标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十四五智能化深度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